在迅驰的浪潮下,HP推出了最新的EVO N620C系列笔记本,外观上和原来COMPAQ的EVO系列N610C完全没有改变, 依然是全镁铝合金外壳,只是更改了内核,把P4架构换成PENTIUM-M架构。这个笔记本虽然使用了855芯片组和PENTIUM-M的CPU,但是并没有使用INTEL的无线网卡,所以并不能贴上
COMPAQ N620C的概述
EVO系列商用笔记本一直是COMPAQ的经典之作,黑褐色搭配银色的外观,红色的标志,方方正正,一丝不苟,是商务人士的首选装备之一,其中的N600C系列更是倍受欢迎。COMPAQ被HP收购后,这个系列被保存了下来。大概大家不是很了解为什么N600C是COMPAQ的经典之作吧,熟悉COMPAQ的人都知道,其实N600C系列的前身是COMPAQ的AMARDA M700,。Armada系列以前是COMPAQ的主力商用型号,有M300(N400C系列的前身),M700(N600C系列的前身),在笔记本电脑用户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从早期的M700(PII366)一直到最新的M700(PIII 1GHz),M700曾多次夺取各种评测奖项和销售奖项,成绩骄人,难得的是从最早的PII366版本到最新的PIII1GHz版本,M700的主板和机身设计都没有大的改变,即使到了N600C的时代,也可以看到ARMADA的影子,Compaq在设计这款笔记本电脑时表现出高度的前瞻性,使得M700得以在PII和PIII年代都成为高档商用笔记本电脑中的首选机种之一,自然,N600C系列也成为了经典机型。
ARMADA M700
这个是EVO N620C,两者是否很相象啊!都是四四方方的,蓝色按钮,键盘、接口和整体布局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动,音箱的位置移了上去,因为如果在前面的话会被腕托挡住影响效果。而且在顶盖上也不再是ARMADA的全黑色了,加上了银色的一块盖子,里面可以加载“MULTIPORT”无线模块,少许银白色部分和大块的黑色强烈的色彩反差使得Evo系列大气稳重,再加上COMAPQ标志性的红色LOGO,非常醒目。
N620C的外观总体评价
在HP,N600C系列被发扬光大,继续推出新的型号,外观保持一贯的风格。在迅驰的浪潮下,HP推出了最新的N620C系列笔记本,外观上和原来的N610C完全没有改变,依然是全镁铝合金外壳,只是更改了内核,把P4架构换成PENTIUM-M架构。这个笔记本虽然使用了855芯片组和PENTIUM-M的CPU,但是并没有使用INTEL的无线网卡,所以并不能贴上“迅驰”的标志。因为早在COMPAQ时代,N600C系列就开始在顶盖上银色的壳子下面预留了插槽,支持自己开发的无线网络模块“MULTI PORT”,目前HP并不打算放弃这个模块,所以没有用INTEL的网卡。这个在目前影响不大,因为目前INTEL的网卡并没有支持到54M,还是只有11M,这样的话用户只要自己买个无线网卡装上去就可以了,而且甚至可以自己装个支持54M的无线网卡,自由度很大。遗憾的是在一片轻薄的呼声中,N620C并未如T40那样使用超薄光驱等手段来把机身的厚度降低一些。它的重量倒没有上去,保持在2.2KG左右,高度为3.05cm。
这个银色的盖子下面可以加装COMPAQ的“MULTIPORT”,这个模块甚至可以支持蓝牙。不过装了以后这里会突出一块,呵呵,下面是没有加装和加装了模块的样子的对比。
N620C的接口分布及使用、扩展性能
如果把610C和N620C放在一起,不把屏幕揭开看机身上的标志,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是N620C还是N610C,吉他那时候就搞错了。N620C继承了N610C的特点,接口很丰富。
从最左边的侧面是MODEM的接口,可惜没有用个橡胶罩子把它盖起来,很多笔记本都有这个设计的。然后几乎所有的接口都集中在机器背后,除了常见的并口、两个USB2.0接口、千兆网卡接口(吉他测试的这台机器是配备了千兆网卡的),外接显示器接口和S-VIDEO输出以外,还带了已经不多见的PS/2接口,虽然已经用处不大,但是对某些耗电特别大的USB设备例如外接硬盘,如果供电不足就可以通过这个接口来取电了。还有一个对工程人员非常有用的就是串口,很多工业设备的调试都是通过串口来接连的,例如路由器的配置,有时候出于安全的原因,只允许在console控制台修改配置,这时就需要用到传口了,而在轻薄的潮流下,很多机器不得不把串口去掉,N620C保留了这个接口无疑增加了它的商务应用性。但是同时,N620C也保持了N600系列一直以来的一个令人惋惜的缺点,就是没有1394接口,吉他记得COMPAQ很多笔记本后面的接口都用橡胶盖子盖上,是个不错的设计,N620C也没有了。
在N620C前端面板,继续保留了声音控制按钮,旁边是电源、充电、硬盘操作和光驱等读写操作的指示灯。指示灯下面有红外线发射口。耳机和音频输入接口也在面板前面,在两者中间是麦克风。
键盘方面,手感只能说一般,行程有2MM,短了一点,刚使用的时候有点不习惯,19.3毫米的按键,并没有缩水。采用的是指点杆和触摸屏双鼠标的形式,适合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音箱放在键盘前端,声音效果方面由于没有使用JBL的音箱,略差一筹,但是效果比一般的笔记本还是要好,这个是COMPAQ的优良传统。最左边是大小写切换灯等键盘操作指示灯。COMPAQ的笔记本一直有个特点就是有两个电源开关,注意到下面的图吗?左上方有个蓝色的按键电源开关,而右上方还有个拨动式的黑色开关,可以把蓝色的设置为等待,按下去就进入待机状态,还有一个是休眠,两个一起按是马上关机,这个是COMPAQ的笔记本一贯的特点,虽然意义不大,在中间是四个快捷键。
Evo N620c只有一个扩展模块插槽,它却有非常丰富的备选设备,比如说光驱、软驱、硬盘或者第二块电池都可以使用这个槽,如果接上第二块电池,使用时间将达到10小时,完全足够了。
与IBM的T30进行一些外观上的对比
从整体外观来说,N620C没有任何改变,这多少让吉他有点失望,因为别的厂商新一代的迅驰架构笔记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而COMPAQ的笔记本却“顽固不化”。吉他把一台IBM的T30和它放在一起做做比较,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这两款笔记本是不同年代的东西,本来应该和T40一起对比的,但是如果放上来,恐怕大家要失望了,因为T40要比N620C要薄。
看了这些对比的图片,大家应该对这个机器的大小有一些概念了吧。无论是厚度还是体形,N620C都不小,没有能够做薄一些。
总体性能测试(一)
大家都很关心N620C的性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笔记本的性能测试部分吧。这台测试用的N620C的配置单如下:
处理器类型 |
PENTIUM-M |
时钟频率(MHz) |
1.5 GHz |
已安装内存(MB) |
512 MB 单条 |
内存技术 |
DDR SDRAM |
硬盘容量(GB) |
60 GB 5400转,TOSHIBA MK6022GAX |
CD / DVD驱动器类型 |
TOSHIBA CD-RW / DVD-ROM |
几何尺寸(宽×深×高)/重量 |
12×9.8×1.4英寸/2.2KG |
显示屏尺寸(英寸) |
14.1英寸 TFT SXGA+ TFT |
显示芯片 |
ATI Mobility Radeon 7500 32M显存 |
键盘/鼠标 | 标准键盘/指点杆、触摸屏 |
调制解调器类型 |
内置Fax / modem |
接口 | USB 2.0 接口(2)
红外线接口;麦克风接入 立体声扬声器/耳机输出 S-Video输出 直流接入 并口,串口 外接显示器端子,扩展坞接口(Docking) |
网卡 |
10/100/1000 千兆网卡 |
从配置上看,亮点不少,单条512M的内存,这样要升级到1G也有空槽添加,使用硬盘是TOSHIBA的5400转硬盘,无疑能给笔记本的性能带来提升。显示芯片使用的只是ATI 的MOBILITY RADEON 7500,属于上一代的产品,相对梢弱,但是做不是太高要求的工作也已经足够,甚至还配备了千兆网卡。尽管没有带无线网卡,在前面我们也提过了,要升级非常容易。
按照惯例,测试用的系统是WINDOWSXP PROFESSIONAL+SP1,硬盘只做一个FAT32分区,安装必要的驱动,所有COMPAQ自带的软件都不装,以免引起干扰。
测试软件:SiSoft Sandra 2003 Pro,Intel Processor Frequency ID Utility,Intel Chipset Indentification Utility,WinBench99,CC Winstone2002,Business Winstone2002,SysMark2002和Mobilemark2002, 3D Mark2001SE和Quake III Time Demo,Battery Mark4.01。
为了让读者有所对比,我们把前段时间测试的ACER的TM800LCI的结果放在一起做比较,TM800LCI在配置上和N620C非常相似,内存完全一样,都是512M,而硬盘则完全是同一个型号,就是TOSHIBA的6022GAX,5400转60G的硬盘。不同的地方就是N620C采用的是1.5G的CPU,M7的显示芯片,而TM8000LCI采用的1.6G的CPU,显示芯片是M9;两者是使用同一套测试软件平台进行的测试。
首先是Processor Frequency ID Utility,Intel Chipset Indentification Utility检测的结果。都正确显示出该机所用CPU和芯片组的信息。
总体性能测试(二)
接下来是SiSoft Sandra 2003 Pro检测的结果。
这些结果反映出N620C在各部分设计都没有缺陷,和别的级别的配件比较的成绩都达到应有的测试数值。
多种测试软件性能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接下来是来自Ziff Davids公司的几个测试软件的结果,使用了ACER的TRAVELMATE800LCI来进行对比。
首先是著名的WINBENCH99,尽管年代比较久远,但是在综合测试上它给出的成绩还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在DISKWINMARK的两项测试中,尽管N620C的CPU主频稍低,但是凭借良好的整机性能,成绩反而超过了TM800LCI,而在GRAPHICSWINMARK的两项测试中,N620C落败是正常的,因为这两项测试对显卡性能要求比较高,而TM800LCI使用的是ATI最新的MOBILITY RADEON9000,N620C使用的只是7500,所以成绩落后属于正常现象。
接下来是BUSINESSWINSTONE2002、CCWINSTONE2002的测试结果对比。
CC Winstone2002是针对综合应用性能的测试程序,测试的子项目包括常用的办公软件、网页的制作和浏览,以及视频编码,所以CCWinStone测试对整机的性能要求很高,内存速度和容量、硬盘速度、CPU主频和运算效率,甚至CPUL2 Cache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在最终的测试结果上体现出来。而Business Winstone进行的测试项目基本上都跟传统的办公商用软件相关。这个项目的测试结果对于那些电脑应用集中在Office软件和网络软件的Office一族具有较针对性的参考价值。与CC WinStone2002类似,Business Winstone也对内存速度和容量、硬盘速度、CPU主频和运算效率、L2 Cache非常依赖。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TM800LCI的RADEON9000给它带来了胜利,尤其是在CCWINSTONE2002中,由于有视频编码操作,这个是非常考验显示芯片的。但是比较发现,两项测试成绩拉得不是十分开,因为在综合性能上来说,这些笔记本用来处理办公软件、网页的制作和浏览,以及视频编码这些软件的运行都绰绰有余,对于BW2002来说更是了,办公用这个机器,太足够了,所以在BW2002中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
接下来是目前最权威的电池测试软件BATTERYMARK4.01测试的结果。在CONDITIONINGRUN这个环节中,是把笔记本设置为最高性能,屏幕开到全亮,LFIETEST则是设置成便携/移动模式,屏幕亮度开到一半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N620C使用的是14.4V,4400mAH的电池,和TM800LCI一模一样。在CONDITIONINGRUN中,N620C以微弱的差距落后,但是在LIFETEST中,N620C要比TM800LCI长了8分钟,达到294分钟,几乎达到5个小时的使用寿命,原来的N610C也只有3个小时左右的电池使用时间而已,延长了差不多2个小时,而且在测试中都没有装自带电源管理软件进行。如果配合COMPAQ的管理软件,应该还可以增加一些时间,如此长的电池使用寿命,移动办公不成问题,而且还有前面提到的可以加装第二块电池的模块,如果多加一块电池,那么很容易就达到10个小时的使用时间,真的是完全无线,连电源线都不用了。
接下来是SYSMARK2002测试结果。这项项测试都是评估笔记本的综合性能的重要测试。
在这项测试中,N620C各项都要落后于TM800LCI,大概在10分左右,这个很大程度来自于显示芯片的影响,毕竟RADEON7500已经是上一代的产品,在SYSMARK2002高强度的测试中,和RADEON9000差距就体现出来了。而且TM800LCI的显存是64M,而N620C是32M,这也是一个影响显示性能很重要的因素。不知道为什么N620C没有采用最新的RADEON9000做芯片呢。呵呵,实在可惜。当然,这个分数在迅驰架构的笔记本中相当不俗,因为TM800LCI号称是目前性能最强悍的迅驰笔记本,而N620C几乎是和它并驾齐驱。
最后是MOBILEMARK2002的测试。这个测试和SYSMARK2002类似,也是模拟进行大量的软件运作,但是MOBILEMARK2002会模拟使用者的使用、停顿、休息的过程,而且负荷的强度也不断调整,还要加上对电池的测试,对笔记本来说意义更大。在这项测试中,把笔记本设置为移动模式。
在该项测试中,N620C的性能测试和电池测试成绩都非常优秀。尽管比TM800LCI差一点,也是完全正常的,还是因为CPU主频和显示芯片的原因。而且,在显示芯片相差一代,显存少了一半的情况下,两者的分数也没有拉开很大的距离,这个说明N620C的整体水平相当不错,301分钟的时间已经达到5个小时,完全足够应付任何的场合使用。
显示性能、磁盘性能等的测试结果
N620C的3D性能同样也非常出色,N620C使用的是ATI的MOBILERADEON7500,32M的显存,下面给出它3DMARKSE2001SE和QUAKE3 DEMO的测试成绩,因为TM800LCI使用的是M9,不是用一级别的显卡,就不做对比,遗憾的是N620C没有装备M9,要不性能肯定更加强大。在QUAKE3测试中,由于QUAKE3不支持1400*1050的分辨率,所以我们没有做这个分辨率的测试,只做到1280*1040。测试的结果成绩还算不错,3DMARK2001SE在默认的1024*768 16bit中达到4522的高分,7500虽然老了,但是要运行不是太强大的3D游戏完全没有问题,至于什么CS之类,不在话下。
3DMARK2001SE | 1024*768 16bit | 4522 |
1024*768 32bit | 3763 | |
1400*1050 16bit | 2968 | |
1400*1050 32bit | 2396 | |
Quake3 Demo | 800*600 16bit | 118.2fps |
800*600 32bit | 100.4fps | |
1024*768 16bit | 79.2fps | |
1024*768 32bit | 66.1fps | |
1280*1040 16bit | 51.5fps | |
1280*1040 32bit | 43.6fps |
磁盘系统和光驱性能测试。
这张是N620C用WINBECH做的磁盘测试图,TOSHIBA的MK6022GAX在这里大放异彩,起始速度超过30,但是不太平稳,在中间有点锯齿状的小波动,不过幅度不大。总的来说这款5400转的硬盘性能非常超卓,给N620C的总体性能带来了很大的提升。硬盘声音比较响,MK6022GAX噪音大了一点,尤其整理硬盘的时候。
N620C使用的同样是TOSHIBA的DVD/CDRW,和前面测试过的ASUS的M2N是同一款,由于时间的关系,吉他没有没有能够用CD SPEED进行测试,但是在测试中用来读盘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
系统恢复功能及保修条例的介绍
系统恢复功能的介绍
COMPAQ笔记本的系统恢复功能非常方便简单,在首次开机使用的时候系统没有解包,而且通常都会整合了几种语言版本,国内一般是英文和中文,选择以后执行其中一种语言的解包过程,并且把另外一个自动删除,相应地会随机赠送这两种语言单独的恢复光盘。在这里吉他想强调的是这个选择语言解包的过程只有在真正的首次开机时才能见到,永远都还原不出来的,用恢复盘只能恢复到其中一种语言的状态,没有了选择这个选项,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机器是否样机重新封装系统的参考依据,具体可以参考说明书,如果是配的是单语言版本的系统,那么就没有可以选择语言的选项了。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恢复系统的过程。首先放进恢复光盘的第一张,并且要把电源接上,如果不接电源是不能进行恢复过程的,防止在恢复的过程中突然断电而失败,影响到硬盘,COMPAQ在这些地方想得很周到,值得学习。
放进第一张恢复盘,在BIOS设置由光驱启动以后,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恢复界面,根据自己的恢复盘的语言进行选择,然后就会进入下一步了。
这时,系统回提示你是否接上了AC电源,如果没有接上将不能继续,而且还提醒你备份数据。
然后就是恢复系统的过程了,中间还要换第二张盘。这个过程将把系统恢复到出厂状态的其中一个语言版本,要看你的恢复盘是什么语言的了,而且将不会出现选择语言的提示。
售后维修服务:COMPAQ的笔记本对不同的型号实行不同的维修政策,N620C是三年全球联保,只要有相关的证明文件,能够查询到你的笔记本电脑的资料还在保修期内,就可以在全球所有COMPAQ的金牌服务中心获得相关的保修服务。
在升级方面,N620C的内存升级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并没有如一般的笔记本那样在底部有个盖子,是需要先把键盘拆开,然后把腕托取下来,内存插槽就在那里,吉他不建议非专业用户自行升级,最好是拿到维修中心或者找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
最终评价
总评:N620C作为N610C的后续产品,保持了在COMPAQ时期EVO系列笔记本一贯良好的水准,性能稳定,功能强大,接口齐全(可惜还是没有1394火线接口)。整机散热系统做得很好,腕托部分没有发热现象,只在底部中间部分发热,左边排出的热风很厉害,这个是当然的,热量都散发出来了。整个测试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持久稳定性测试的过程,因为在三天的测试过程中,N620C没有停过,只在中途装测试软件的时候重启过数次,在这样高强度的操作中,并没有出现不稳定、死机的现象,证明它的稳定性非常好。采用的1400*1050分辨率的屏幕,5400转硬盘和千兆网卡这些配置都能够为商业应用带来良好的使用性能,RADEON7500显卡3D性能对于商务应用也足够强大,你总不会指望可以在笔记本上运行极品飞车6这些如此大型的3D游戏吧。而且N620C对比起类似配置和市场定位非常相似的IBM的T40系列,价格要便宜一些,性价比非常高,如果大家不介意少了一迅驰的标志的话,N620C不失为商用笔记本又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如大家想多了解一些该笔记本的内容,或者想对该笔记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论,请点击访问我们的笔记本产品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