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为何使人“发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的耳朵和听觉神经的极度敏感。在国内,有多年“烧经”的发烧友对音响器材效果的挑剔往往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哪怕是顶级名牌,听起来也会有不足之处,总欲“摩”之而后快,尽显其专业水准。而一般的发烧友,大多对“摩机”一知半解,这就使“摩机文化”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其实,摩机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当然一些基础的知识还是必要的。个人认为“摩机”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是通过DIY来实现最小成本完成自己满意音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器材的完美音质。就近来受到关注的三诺摩机大赛,笔者想三诺的初衷应该并不只是为了找寻“摩机高手”,也不是为了借鉴更多人的方案来完善自己的音箱,而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摩机文化”,从而使更多普通音乐爱好者也能享受小成本带来的实惠以及“摩机”过程的快乐。
在国内“摩机”对于很多人还是很陌生的,摩机一词是Modify的意译,意为修饰、改进。从理论上讲,无论是成品音响,还是自行DIY的组装机,都可以作为摩机对象。但是选择好摩机对象其实很重要,寻找一个有潜力的音箱会使我们的摩机事半功倍,而且会更有意义。比如三诺N-35G、N-50G这两款音箱就非常有潜质,在价格上也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能够针对现有器材的特性,在对电路和元器件有较深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和改装,挖掘潜力,从而提高器材性价比或更好地搭配其它设备而满足使用者听感应该是摩机的最高追求。摩机除了更换更高规格配置的元件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线路结构,设计者的意识和概念要有彻底的认识。才可以将原线路作修改,提升整体的性能,摩机往往是检验一个音响发烧友电路知识功底、经验和动手能力的标志。如果要想更深入的了解“摩机”,就必须要对音箱结构和构成有个基本的了解。
摩机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花费少量银子就能让自己心爱的器材性能更上一层楼,但是由于摩机需要比较专业的电路及元器件知识,使得摩机在人们眼中逐渐变得神秘起来,这也是制约“摩机文化”深入大众的最大“敌人”。希望在看过以下文章后,能够让读者心中对摩机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一般摩机粗略的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步;拆机记录数据,也就是把待摩的机器拆开,用数字三用表这样的精密仪器记录配件的数值以备下一步更换所需,在这要提醒大家,拆机后厂家一般是不保修的,所以要谨慎。如果没有线路图还要自己画一张。第二部;更改线路及选择更换零件,这一步就要看自身知识基础以及经验和想象力了,这也是摩机中最有挑战的部分,一个好的设计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这一步要格外细心。当然也不要把他看得那么繁琐,摩机不是做“大手术”,一台机器的音质其实已经定型,我们只是发挥它的潜能而已,要是什么都要改那还不如自己攒一台算了呢。在做这一步时,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书籍或者其他人的设计,了解什么品牌、型号的配件会有什么样的音质改变,对于摩机来说只要知道这些数据上的东西就足够了,至于原理那就是真正专业人士去研究的了。第三步;整合配件,其实就是把设计好的方案付诸于实际,比如焊接配件什么的,只要细心点应该没什么问题。第四步;封箱试听,之前做的都是理论上的工作,只有实际听过之后才能知道你的设计是否是最好的,对于音质来说是仁者见仁的事,所以只要自己满意就是最好的!
其实摩机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无非就是运用一定声学知识从产品的电路、元件,甚至是结构入手,挖掘器材潜力,提升效果,充分发挥DIY精神,使音箱品质在有限的投入下得到较大的提升。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摩机”只是一种提升音质的手段,它能提升器材的音质,但并不能使你的器材发生一个质的飞跃,所以在选材与设计时要合理,就像我们不会给一辆自行车安装一个飞机的发动机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