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硬盘在发热量、抗震性、耗电上要求的使用条件非常苛刻,上笔记本硬盘中的学问可不少,这次介绍希望能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笔记本硬盘技术和在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笔记本硬盘存在的先天缺陷
转速的限制
在主轴转速上,桌面系统上是7200RPM大行其道,至少也得是5400RPM。而可怜的笔记本硬盘因为体积、能耗、散热的原因,没办法用高速电机,大部分转速还在5400RPM以下,5400RPM还一直是大多数笔记本发烧友们追求的目标。不过最近有消息称,日立公司已经推出了7200转/秒的笔记本专用硬盘(型号是Travelstar 7K60,容量是60GB,主轴转速是每分钟7200转,采用了ATA-6磁盘接口,它的磁盘密度达到了50Gbits/sq),而且Travelstar 7K60把磁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了518Mbits/s,已经接近了台式机硬盘的水准,而新技术的采用使它在抗震和节能方面都表现突出,看来广大的笔记本爱好者又可以开始攒钱升级了。
(日立最新公布的7200转/秒硬盘)
缓存的限制
接触到一些朋友,一提到硬盘首先提到的就是转速,其他的一概不提。在他们的心里,转速已经是硬盘性能的衡量标准。在他们的心里,在性能上”7200>5400“在他们的心里已经深深的打上了烙印。转速对于笔记本硬盘必然是重要的,但我们也不要忽视缓存在硬盘性能上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硬盘的数据缓存只有128KB甚至更小,而那时2MB的数据只能在高端的SCSI硬盘上看到。在接口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时,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512KB和2MB等几种。其类型一般是EDO DRAM或SDRAM,目前一般以SDRAM为主。
(笔记本硬盘的控制电路和缓存)
接口的限制
硬盘接口一直是人们关心的技术,随着笔记本电脑其它配件(如CPU、内存、显示等子系统)性能的大步迈进,硬盘的接口传输率越来越体现出它在整个电脑系统的瓶颈效应,硬盘接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笔记本内部空间太小,基本上可以说连插一个手指头的地方都没有,所以笔记本硬盘和主板就不能采用象台式机硬盘那样拉长长的数据线,所以它不得不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相对简单,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生产的硬盘控制器的兼容性,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我们只要拧开笔记本后面的螺丝,直接就可以把硬盘抽出来,不用拆机,前前后后不到1分钟就可以完成。
现在的笔记本硬盘采用的都是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技术,实际上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现在PC机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兼容的,而笔记本更是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IDE接口不断推出各种新的技术指标ATA-1---ATA-4直到最新的Serial ATA接口新的Serial ATA(即串行ATA),各家也纷纷推出笔记本用产品,如IBM的Travelstar 48GH(属于IBM首款采用FDB(液态轴承)技术的5400转硬盘),富士通的MHM2xxxAT系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