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是关键:06年MP4市场前景分析

互联网 | 编辑: 2006-02-01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回顾已经过去的2005年,MP4这类视频播放起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其实早在2003年,法国爱可视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MP4播放器Jukebox。随后的几年里,MP4一直默默无闻,很少成为市场的关注点。那么为什么MP4市场会在2005年突然成为市场的热点呢?其主要原因就是2005年MP3市场的萧

2005年MP4鸡毛飞上天

回顾已经过去的2005年,MP4这类视频播放起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其实早在2003年,法国爱可视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MP4播放器Jukebox。随后的几年里,MP4一直默默无闻,很少成为市场的关注点。那么为什么MP4市场会在2005年突然成为市场的热点呢?其主要原因就是2005年MP3市场的萧条。

MP4产品

2005年的MP3市场只能用“惨烈”二字来形容,数以百几的MP3厂商的突然倒闭,市场竞争激烈到用价格来直接拼刺刀,2005年的MP3市场已经无利可图。而MP4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2005年的下半年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由于MP4价格较高,利润巨大,技术门槛不高,所以在MP3市场倍感压力的各大厂商们纷纷进入了MP4这个市场,并做起了在MP4市场上重振雄风的打算。于是,MP4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MP4市场增幅将达到300%,产业蛋糕逼近10亿元。未来几年MP4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00亿元,这是继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影机之后消费类数码产品的第4大消费热点。

MP4产品

这些,都让2006年的MP4市场前景看其来非常的乐观。然而,MP4市场真的会和05年以前的MP3市场那样繁荣吗?MP4市场会在2006年成熟吗?在这里编者列举了MP4产品在2006年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从多个角度分析MP4市场,看看2006年的MP4市场到底怎样。

各大厂商盯住MP4这块蛋糕

MP3市场的过去的繁荣,离不开众多厂商的进入,MP4市场也是如此。MP4市场要获得快速的发展,必须要有众多厂商的进入作为根基。面对MP4市场巨大的潜力,各大厂商都盯住了MP4这块大蛋糕。而这些厂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从MP3生产转型为MP4生产的厂商:这些厂商的特点是,经历了MP3市场的洗礼,在技术生产和市场运作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它们已经意识到了MP3市场的岌岌可危,开始利用自己在MP3产品生产与销售中积累的经验,迅速的进入MP4市场。这些厂商的特点是:渠道优势明显,市场运作方案成熟,宣传广告投入不惜代价。代表品牌:爱国者;三星;iRiver;创新等。

MP4产品

2.生产能力强的厂商:这些厂商多是传统的家电或IT厂商出身,在业界有一定的口碑,生产能力强。这些厂商的特点是:生产能力强,出货量大。代表品牌:长虹;纽曼;微星等。

3.传统MP4厂商:这些是那些很早就开始尝试进入MP4生产与销售的厂商,由于进入市场较早,他们已经占据了国内MP4市场的很大一部份,并且有着丰富的MP4生产销售经验,有一定的品牌基础和使用人群。这些厂商的特点是:产品方案成熟,市场占有率高。代表品牌:元典;爱可视。

MP4产品

4.实力稍弱的二线厂商:这些都是被MP4市场可观的市场所吸引,但本身没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只能靠技术门槛较低的产品来维持的厂商。这些厂商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中低端MP4市场占有率较高。代表品牌:众多MP4小厂商。

除了这些列举的厂商外,索尼、东芝、日立、夏普和三星等国外厂商和国内一些实力派厂商也对MP4这块大蛋糕跃跃欲试。

所以,在2006年里,MP4市场会成为一个新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各大厂商会纷纷登场,为争夺MP4这块大蛋糕的市场份额上演一幕幕的“精彩”表演。

2006年MP4行业标准即将出台

上面谈到了2006年MP4市场上的众多厂商,这也引出了一个标准的问题。如果把MP4市场比喻为一个游戏,MP4厂商就是游戏的参与者。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标准,没有规则的游戏,它的游戏场面会多么混乱,而结果也一定是不欢而散。所以,MP4市场必须要出台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

MP4产品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厂商开始混淆MP4这个概念,一些具有简单视频播放能力的MP3产品被美化成了MP4产品进行销售。MP4市场的无序,马上引来了“李鬼”。如果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出现的话,“快速成长继而快速衰败”的中国式产业轮回宿命,可能会在2006年降临到MP4头上。

值得欣慰的是,在2006年,MP4的行业标准即将出台。2005年11月份26家MP4产业链企业牵手在深圳成立了PMP技术专业委员会,并提出MP4标准将采取协会与政府相结合的制定方式,由协会提供信息技术参数,信息产业部等国家相关部委最终定夺,拟定于2006年6月初步建立产业标准。

MP4产品

可以想象,有了统一的产业标准,MP4的市场就不会因为没有规则而无序发展。消费者在选择MP4产品的时候,也有了权威的依据。但是,标准是否会顺利出台,标准的依据是什么,是否会对MP4市场产生好的影响,这些都是未知数。这些都要等标准出台后才有答案,而标准出台后势必会对MP4市场产生影响。标准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标准如何执行,谁来监管,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厂商如何生存等问题也会在标准出台后的一段时间里困扰MP4厂商和消费者。

2006年第三代MP4能否出现

根据业界的普遍看法,现在的主流MP4产品算是第二代的MP4产品了。而2005年底MP4行业出现的一些动向,很可能催生第三代MP4产品。

首先从第一代MP4产品说起,2003年到2004年是第一代MP4产品产生的时间。这些产品的特点是:功能单一,界面简单,操作繁琐,许多功能需要其它产品的支持,如播放的文件需要转化软件转化成低码流和可识别的媒体文件才能播放。在市场上属于高端新产品,价格昂贵,消费人群覆盖面窄,市场反应冷淡。

MP4产品

而到了2005年,第二代MP4产品出现了。这些产品的特点是:功能丰富,界面美观,操作更加人性化。由于各种符合大众口味的功能出现,媒体解码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人们开始关注第二代MP4产品,这也催生了2005年MP4市场的快速发展。

而在2006年,MP4的第三代产品很有可能出现。在2005年底,一些即将使用在MP4上的新技术已经显现。在刚刚结束的CES 2006大展上,TI即将推出的支持RM/RMVB格式的解决方案,0.85英寸的微硬盘和高达6G的闪存的同时推出,LG展示的其2.4寸屏幕的VGA (640x480)的分辨率的LCD。这些都给我们描绘了未来第三代MP4产品的轮廓。支持更多的视频格式,体积向轻薄化;小型化发展,更出色的屏幕播放效果,更快的运算速率,这些都将是第三代MP4产品的主要特征。

2006年第三代MP4能否出现,关系到MP4市场的发展。如果技术成熟,性能丰富,价格上又能够接受的第三代MP4产品在2006年顺利降生,一定会再次引起人们对与MP4市场的关注,让2006年的MP4市场继续升温。

2006年MP4市场如何定位:消费者需求是关键

现在的MP4市场上,MP4真正吸引人们的功能,倒并不是多么强大的视频播放能力,而是MP4海量的存储功能。据调查数据表明,目前购买MP4的消费者有超过37%是冲着MP4的海量存储而购买的,而并不是把当作视频播放器。许多数码相机使用者,就是冲着MP4比数码伴侣性价比更高,而选择购买了MP4产品。

MP4产品

所以,具有大容量硬盘,支持外接存储卡,可以和数码相机或数码摄象机直接连接,具备图片浏览功能,屏幕效果出色的MP4产品会是2006年MP4市场的主流产品。而插卡式的小型MP4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低,生产制造的杂牌厂商众多,新出现的朝大容量存储卡价格昂贵等因素,很可能在2006年没落,逐渐推出MP4产品舞台。

综上所述,2006年将是考验MP4市场的一年。不错的市场前景和丰厚的利润,会让更多的厂商参与MP4市场的竞争。而市场规则的不明朗,很可能引发MP4市场的又一次恶性竞争。价格战;公模;劣质产品;售后服务差;返修率高这些摧垮了MP3市场的“毒瘤”,是否会在2006年在MP4市场上产生?MP4能否击败PDA,智能手机,手提电脑等对手?这些都是2006年MP4市场面临的考验。

MP4产品

消费者的好恶决定市场,市场决定一类产品能否生存。在2005年成为市场热点的MP4,能否顺利的走过2006年呢?说到底还是要看消费者买不买MP4产品,买什么样的MP4产品。所以各大MP4生产厂商们要考虑的还是消费者的需求,而不能只一味的追求利润。只有这样,MP4市场才能在2006年顺利发展,如果MP4市场真能在2006年普及的话,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