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选择佳能G10还是松下LX3?如果按照我的结论,考虑到目前这两款产品的国内市场售价几乎相等(脑子抽住的人才会现在去买7000大元的徕卡版本LX3),那么它们俩的最大差异就在镜头规格上
今晚放出更多佳能G10样张
今晚,是我在深圳的最后一个晚上,而这几天早上跑客户晚上写博客虽然辛苦,但我倒也是乐此不疲。恰好,客户跑的差不多了,而这几篇花费一周时间完成的佳能G10试用博客已将在今天晚上画上句号。
我已经连续几天放出了不少使用佳能G10拍摄的样张,但由于是讲解中高感光度应用的缘故,所以前面放出的样张大多偏夜景和室内场景。今天晚上,我找了一些在白天和比较良好光线条件下拍摄的G10样张,希望能够更全面的向大家展示这款产品的实际画质。
下面的这些照片都可以通过点击的方式观看原始大图,照片包含广角风景、长焦景物、微距、夜景、室内、人物等多种类型。由于我所住的酒店网络状况非常不好,所以在回到上海后,我还会陆续上传更多一些样张到本站的佳能G10产品样张库内。
上面几张图片是采用广角和中焦在不同光线下用IS0 80拍摄的佳能G10样张,可以看到这款产品在这种低感光度的设置下,画面呈现出异常丰富的细节和良好的锐度。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佳能G10的确在画质上超越了其他同类产品甚至是许多入门DSLR套装。
这几张照片是采用佳能G10的中长焦拍摄的画面。虽然有网友反映这款相机在长焦端时候画面锐度下降,但在我的实际使用中并没有明显感到这个问题,或许有一点色散,但完全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下面这张鳄鱼照片,是我在和一家客户吃饭时在深圳某家酒店的鱼缸边发现的,莫非现在鳄鱼也可以做菜吃了?这个家伙难道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吗?或者说人工养殖的鳄鱼不在受保护之列?
这张照片是打闪光灯拍摄的,佳能G10的内闪性能很强,测光也很均匀。另外我没有发现网络上流传的,佳能G10在广角端打闪光会出现镜头阴影的问题。倒是从佳能G3开始,从光学旁轴取景器里面就一直能够看到镜头遮住部分画面,这个问题倒是真的直到今天也没有能够解决。
之后,还有一些使用佳能G10拍摄的微距特写照片。并不强调突出1cm的微距,只是想说这个机器拍摄特写感觉不错。
对于佳能G10的总结意见
就在昨晚发完佳能G10与LX3的感光度对比博客后不久,我习惯性再次浏览几个网站,然后准备睡觉。这时候,我看到Dpreview已经放出了他们的佳能G10详尽评测报告——着实是详尽,前后整整25个分页,细致程度已经超过了各款消费DC评测而与DSLR评测的篇幅不相上下。我大致看了一下DPreview的结论,感觉大部分和我自己的感受差不多。
首先,佳能G10是一款在低感光度下拥有超高解析力的数码相机,它的表现在同级别产品中前所未有,甚至肯定可以超越不少入门DSLR套装的画质。我觉得这个结论没有什么问题,虽然DPreview方面也认为这款相机即使在低感光度下画面有时候也有一点小颗粒感,而且大光圈下镜头有轻微色散,但这应该都可以算是“瑕不掩瑜”。佳能G10的15mp感光元件(实际是1470万有效像素)和DIGIC4处理器以及这枚5倍光变镜头在良好光线下的表现的确很令人满意;
其次,DPreview认为这款相机在机身设计方面很有特色,比如镜头28-140mm的焦段设置很有效、1cm的微距效果不错、手动曝光补偿和手动感光度拨盘、电池性能极佳等等等等。对于这一点我带有一些保留意见:这款产品的LCD显示效果虽然很漂亮,但感觉并不真实,颇有美化原始照片的嫌疑;而那个曝光补偿拨盘,我宁可佳能提供我更加常见一点的滚轮——为了造型的复古而搞出的这种设计我并不怎么领情;
英国人还额外夸奖了这款相机镜头畸变少,菜单布局合理,IS防震性能强劲,带有热靴等等优点,而且也再次把RAW格式搭配DPP软件这个事情拿出来赞赏了一下,我觉得这些要么就是佳能多年相机设计经验积累的体现,要么就是旗舰级别产品应该具备的配置,可以算是优点但也没有什么惊人的地方。另外,让我觉得有些吃惊的是Dpreview称赞佳能G10的“movie quality EXCELLET!”但闭口不谈这款相机依然不能在视频拍摄时光变,同时也不觉得这个年代发布的新品没有HD高清拍摄能力有什么不对,我只能说这个大概是DPreview更偏重专业摄影而对相机视频能力并不太care的缘故吧。
缺点方面DPreveiw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外依然和我们一样觉得佳能G10没有能够重现我们心目中的“G”系列机身精髓是一种遗憾。没有更大光圈的镜头,没有可翻转的LCD实在令人失望。我觉得镜头这个事情或许牵涉到像素啊制造工艺等等方面因素,造不出来也就算了,但翻转LCD这种在A系列上都广泛应用的设计却从此与G系列绝缘,实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是佳能觉得专业机没有必要用翻转LCD,还是真的遇到了传说中的“专利技术”问题?
然后大家开始集体抱怨ISO 400以上的噪点问题。老外觉得G10虽然相对G9有改进,但ISO 800和1600依然是“SO NOISY”,至于更高的靠PUSH上去的ISO 3200更是直通通的说用这种感光度纯粹是“WASTE OF TIME”。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其实是看的很淡的,反正从来没有指望过消费DC能够在这个方面达到怎样的高度,曾经有个叫做富士F30的妖怪机器靠着区区6百万像素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后来大家像素都上到千万级别后我也就彻底对消费DC的高感光度画质死了心。别说ISO 800你看不过去,我觉得ISO 400的画质就很悬了,而佳能在高感光度下的自动降噪也实在做的狠了一点。其实,我倒是宁可象松下LX3那样噪点多点就多点,至少画面还有足够细节和锐度;
最后,还是回到色散问题上,的确是在各焦段各光圈上都遇到这个问题。尽管相对于佳能G10如此高的像素来说这点色散并不严重,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对"G"的要求比平常机器更高一点呢?
选择佳能G10还是松下LX3?
有意思的是,DPreveiw在最终结论页上对佳能G10的整体评价只给出了一个保守的“Recommended”,而前一段时间完成的松下LX3评测则给出了“Highly Recommended”的结论。英国人觉得佳能G10的优点在于机身工艺、手感等方面,而在光学品质、表现(主要指速度)等方面与松下LX3打成平手。在最为关键的画面品质上,像素更高的佳能G10要比松下LX3低了0.5分(8分对8.5分),这个成绩在消费旗舰级别DC评测中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异了。另外,老外还觉得佳能G10的价格太高,所以从性价比方面不如松下LX3。
我对于世界第一数码相机评测站的这个结论多少有些个人意见。首先我并不觉得这两款相机在制造工艺、手感或者机身设计方面有什么差异。或许老外的大手会觉得佳能G10把握起来更舒适安全一点,但我自己显然更喜欢小巧便携的松下LX3。两款相机在功能设计方面各有千秋,你可以说佳能的3寸大屏幕与手动拨盘看起来很顺眼,我也可以说松下的真16:9模式与徕卡造型更讨人喜欢。光学方面两款相机的确各有所长,松下广角和光圈更大而佳能的焦段适用范围更广阔。我往往在用松下拍飞鸟却够不着的时候想念佳能的五倍光变镜头,而等到晚上带着佳能G10出门扫街的时候又觉得还是有个F2.0的大光圈镜头更好。
我很疑惑英国人为什么最后还是认为佳能G10的画面品质不如松下LX3。依照我这两天的测试,这两款产品实际在画质方面各有千秋。佳能G10在低感光度下拍摄的广角照片所呈现出来的锐度与细节的确明显超过松下LX3,而在诸如镜头边缘品质控制以及色散控制等方面又不如松下使用的徕卡镜头出色。
在中高感光度下,两款相机的表现实际是半斤八两,只是佳能G10的降噪程序在ISO 800和更高感光度下反而有帮倒忙之嫌——DPreview的画质测试环节中佳能G10的高感画面因为降噪程序而细节全无,而松下LX3则索性把细节连同大量噪点一同赤裸裸的展现出来。我想,有经验的用户的确会更欣赏松下的做法,毕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画面细节信息,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实还是佳能G10的画面看起来更“纯净”,更好看一点。由于我自己实际已经把这两款相机在ISO 400以上的画质统统宣判了死刑,所以我还是坚持这两款产品在感光度画质这个环节上的表现打个平手——反正都不够好。
这里需要说一个题外话,前不久我看到有媒体朋友做了佳能G10与尼康P6000的对比测试,按照他们的说法尼康P6000在各个层面上都全面超越了佳能G10。我当时对这个结论就有些怀疑,而这次DPreivew的佳能G10评测中也动用了不少尼康P6000的测试数据,看起来尼康的新旗舰画质与我手上的这两款相机也没有什么明显超越的地方,大家表现都在伯仲之间。说实在的,我现在心里对这个英国人的这个结果是有些失望的,但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等我们自己的横评出来后才能确定。
到底是选择佳能G10还是松下LX3?如果按照我的结论,考虑到目前这两款产品的国内市场售价几乎相等(脑子抽住的人才会现在去买7000大元的徕卡版本LX3),那么它们俩的最大差异就在镜头规格上:选择佳能G10还是选择松下LX3的关键点就变成了选择超广角大光圈镜头还是选择广角少一点,光圈小一点但焦段更长的镜头?
作为一个已经拥有了大型专业DSLR的摄影者,我将会选择松下LX3。对我来说,我用这款相机就是为了随身记录生活点滴和扫街用的。所以,更大的广角以及能够应对更多复杂光线条件的F2.0大光圈镜头就显得格外有用。我可以使用松下LX3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放心的按下快门拍摄纪实照片,而智能ISO感光度的上限可以始终封顶在ISO 200。当然,如果遇到了对画质(尤其是像素)要求更高,对焦段同样有需求的场合(比如拍摄舞台、人像或者远方的景物),我肯定会动用DSLR而非松下LX3。此外,相比佳能G10更为轻巧的造型也便于我随身携带LX3,同时作为高清爱好者的我会格外青睐松下LX3的真16:9模式以及720p视频拍摄能力也是在情理之中。
这张照片。。。调整下色阶后感觉不错哦。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打算购买一台消费旗舰DC作为摄影主力器材使用,而且在近期内也不会考虑上DSLR的用户,那佳能G10显然要比松下LX3更适合你。松下LX3的镜头规格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佳能G10的5倍光变镜头显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对于那些追求画面品质,尤其是对大幅照片中所呈现出来的异常丰富的细节情有独钟的朋友,肯定也会选择佳能G10而非松下LX3。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佳能G10的通用性和适用范围明显胜过比较注重个性的松下LX3,这几天有不少有钱又有闲的朋友向我询问有关佳能G10是否值得入手的问题,而我通常情况下都会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答复。不过,说实在的,如果你不是急着要买机器的话,还是等待更多(包括本站在内)佳能G10/松下LX3/尼康P6000/理光GX200横评报告出笼后再决定到底购买哪一款产品。
当然,不管这几款机器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也不管谁将最终从横评中脱颖而出,我都觉得这几款机器将会成为继长焦EVF消费旗舰DC逐渐消失之后,最后一代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旗舰DC”了。无论是佳能G10还是松下LX3,对于厂商来说,它们的设计和生产成本都不低,但却又无法象DSLR那样带来镜头等后续收入;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旗舰DC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入门DSLR的报价,但在画质上始终不能与真正采用大型感光元件的器材相比。所以,除了体积小巧外,我们几乎已经找不到消费旗舰DC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
真正成为这类机器掘墓人的角色正是这些产品自己的同门兄弟们:松下正在和奥林巴斯一起开发M4/3系统,虽然松下G1看起来外观还太DSLR了一些,但至少奥林巴斯的那款M4/3原型体积就和松下LX3差不多大;索尼有过R1,而适马已经发布了DP1和改进版本的DP2,相信未来这种把APS-C规格感光元件塞入消费机身的机型也会越来越多;另外,有传言说三星和佳能都在研发类似M4/3思路的取消反光板而采用EVF取景的小型可换头产品,如果这个传言能够在2009年的PMA上被证实,那么佳能G10和松下LX3恐怕真的会成为这类产品的绝唱。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出于收藏的角度而去买个佳能G10回家玩玩?^_^
-全文完-
延展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