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焦相机选购注意事项
高倍变焦的数码相机,一直以来都比较受欢迎,理由有很多:对于入门级别的摄影爱好者而言,它可以实现很多接近专业相机的功能,而价格却仅仅在2000至3000元左右;5倍、10倍、15倍不等的变焦能力适用性广;很多厂家在消费级别的高倍变焦数码相机里也搭载了人性化操作功能,使得相机也适合于一个家庭中拍摄水平层次不奇的成员轻松使用。
但是相比于一般的傻瓜机和时尚卡片机,高倍变焦数码相机在挑选的时候有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下一一举例,以供大家参考:
要点一:镜头
一台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是人的眼睛,专业摄影师都知道镜头比机身更重要,决定性的影响着成像效果。我们看自己拍的照片,有的中央清晰,但边缘模糊;有的大楼不是笔直的,而是弧形;有的暗部看不清楚,细节丢失;有的夜景照片有光斑,这些都是由于镜头的素质差导致的。
我们常看到消费级DC的镜头上标着一行小字,例如下图的标志“Schneider”,不夸张地说,这些小字直接决定了这台相机的灵魂——也就是他的镜头品质。
目前世界上顶尖的三大镜头厂商——施耐德、莱卡和卡尔蔡司都来自德国,如果你看到那款数码相机上有“Schneider”等字样,别的不说,光学性能尽可以放心。德意志民族血液里的严谨滋养出世界一流的光学镜头产品,并将其他品牌远远甩在后面。如果说这三家的镜头算是劳斯莱斯的话,那别家的镜头不说是吉利,差不多也就是东风HONDA………
一般DC厂家都会非常谨慎的选择镜头,比如说柯达就长期和施耐德合作差不多有70余年的历史,所有高倍变焦类,也就是“Z”打头的数码相机镜头上都可以看到施耐德的字样。
名牌镜头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焦不准、色散、光斑等问题,当然是需要留意关注的要点。
要点二:防抖系统
防抖在高倍变焦相机中尤为重要,从大类来分,现在主要的防抖技术有光学防抖和数码防抖,前者通过光学镜头组的移动来补偿由于相机晃动而导致的画面模糊,比较典型的就是IS光学防抖技术,它的全称是移相型光学图像稳定技术(shift-type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technology,简称IS)。这个也是各大DC厂家技术比拼的领域之一,目前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品牌都基于这个原理,比如尼康的VR防抖,索尼的Super Sturdy Shot等, 并另有深度开发,比如柯达的双重光学影像稳定功能,在照片防抖的同时,解决了消费级DC录像功能的防抖。
要点三: 准专业功能
对很多用户来说,高倍变焦的数码相机的性价比一大体现就是可以用2000-3000元的价格享受一把专业相机的功能,过过瘾也练练手,比较受青睐的有RAW格式和P/A/S/M功能等。
RAW格式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底片”,一般只有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DC或者说专业单反数码相机才提供这种格式的输出,是真正的“贵族”配置。它直接取自CCD或者CMOS的影像数据,包含了原图片文件在传感器产生后,进入照相机图像处理器之前的一切照片信息,用户可以利用PC上的某些特定软件对RAW格式的图片进行处理。
P/A/S/M格式也是专业高端机型中常用的,P是程序模式(Program AE),侦测拍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整至最佳的快门、光圈值,拍出理想画面;A是 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可自行设定光圈数值大小,决定快门速度,让使用者拍出特殊效果的照片; T 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可设定快门速度,相机自动决定最适合光圈,使用者可轻易拍出专业级照片;M 是手动模式(Manual Mode):这个模式可自由设定快门和光圈值,让使用者根据不同需求创造出各种拍摄效果。让照片衍生出更多的变化,增加摄影乐趣。
要点四: 人性化设置
作为消费类机型,高倍变焦往往还要承担家庭用机的角色,所以易操作的人性化设置也很重要。比如说各种拍摄模式的预设,比如说后期色彩的优化处理等等,这也是这两年来各个DC厂家技术出彩的地方,一些在相机研发方面积累颇深的厂商还索性做起了功能的整合,比如说柯达的智能拍摄模式,就融合了自动选择场景、自动拍摄控制和自动影像处理等三步,更加全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