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从属模式

互联网 | 编辑: 毛付俊 2006-02-23 08:00:00转载

业务流程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组连续、相互关联的活动。BPR的核心就是要连续不断的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渐进式)重组,以全面提升基于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的企业竞争力。然而,业务流程不是凭空设计重组,孤立存在的,它遵循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业务流程是否合理、高效,将取决于这个企业的业务模式,即供应链、市场营销、产品研发、产品制造、财务成本、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以及人才结构、组织机构和信息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例如,我们在对产品研发体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是继续沿用传统的企业自行研发、国内合作研发和国内委托研发模式,还是通过合资、购买和并购等模式,直接快速获取国外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研发能力。显然,这两种模式下的产品研发的策略、计划、进度、质量、费用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流程,以及流程重组的内容、方法和效果是截然不一样的。
又如,我们在对产品制造体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是继续沿用现有的小而全或大而全的传统制造模式,还是引入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和网络化制造模式。显然,不同的制造模式,其资源配置、协同商务、生产组织、物流配送和设备购置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势必影响业务流程及其重组的内容、方法和效果。
再如,我们在对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是继续沿用原有的定额成本体系或计划成本体系,还是引入标准成本体系。显然,不同的成本管理体系,其成本的核算、分摊和控制的方法、作用和效果,以及业务流程和重组的内容、方法和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
为此,我们要研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企业实行BPR,首先要立足于业务模式重组,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分析优化,为BPR创造良好的基础。换言之,企业实行BPR,一定要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策略。
企业实行BPR,要注重整个业务流程中的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两者必然是相辅相成,互为关联的关系。
企业实行BPR,其绩效评价体系不但要对组织、流程和个人有定性的评价内容,而且还要有各种用于定量分析的相关经济指标、管理指标及其指标值。只有这样才能使BPR落到实处,实现预期目标。
企业实行BPR对推进ERP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已经起到了明显和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在学习、研究和应用哈默博士提出的BPR的基本思想时,其认识不能仅停留在ERP应用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方面,而应着眼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和挑战,要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需求方面。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