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威M3与B&W CDM1 NT对比前言
前言:
在人类电声史的发展中,双声道立体声音箱经历的时间最为漫长,其中也流传着无数传奇般的故事。从公元1941年第一部真正商业发行的立体声拷贝片《梦幻曲》开始,“立体声”逐渐为大众所认识,并逐步从电影行业走向普通的民用范畴。也许我们无法体会半个多世纪前当人们第一次听到立体声时的惊奇与兴奋,但立体声结像原理所展现出的美妙声场今天依然在我们耳边萦绕。
双声道立体声作为目前所有电声回放的基准架构应用极为广泛,从随处可闻的FM调频立体声到CD音乐的录音监听及后期的制作都在应用。而众多音响发烧友簇拥下的HiFi音响更是高保真立体声的高端应用之一,它展现了人类电声科技最常见也最为精妙之处:一对立体声音箱,竟然可以再现一个舞台或一支交响乐队:歌手的吟唱、乐器的位置,音乐的层次就这样完美的在耳前铺开,不由让人惊叹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智慧。
我们继续将目光锁定HiFi音箱,在高保真立体声音箱中有一类音箱特别专注于忠实地回放现场,展现音乐的本原和精髓,它们之中不乏世界名箱,如JBL4428、Dynaudio Audience 52SE、B&W CDM1 NT、HiVi M1等。这类音箱有很多共性,例如准确的音色,宽广而平坦的频率响应范围,优秀的低衰减指向特性,出色的动态,极低的失真与快速的瞬态响应。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顶级高保真书架音箱的精妙之处,本文将为大家带来惠威新款书架箱M3与B&W经典名器CDM1 NT的全面对比评测,相信这两款顶级产品强烈碰撞产生的火花将让您对高保真书架箱有更深入的了解。
箱体与单元配置的对比
箱体与单元配置的对比:
CDM1 NT是英国实力派音响公司B&W在CDM1和CMD1-SE大获成功后推出的后继HiFi书架箱型号,从命名上就知道CDM1 NT来历不凡,它是B&W将“鹦鹉螺”技术延伸应用的产品,这里的“NT” 就是英文“Nautilus Technology(鹦鹉螺技术)”的缩写。
B&W CDM1 NT是一款采用2分频架构的书架音箱,其箱体造型非常特殊,上面板是一个大倾角,为的是方便安装外置的“鹦鹉螺”高音单元。从外观上我们可以看到,“鹦鹉螺”高音单元被前粗后细的管状体包裹,在高音单元的背后就是消音管。CDM1 NT的高音单元采用了硬球顶金属振膜,高频有着非常出色的透明感与纯净度。
在低音单元上,CDM1 NT采用了165mm(6.5英寸)口径的锥盆中低音单元,这只单元采用黄色的Kevlar防弹布纤维编织而成,单元中央有一个子弹型相位锥。这只编织盆低音单元有着非常出色的低频下潜与极低的失真,可以说是目前书架式音箱中最为出色的中低音扬声器之一。
惠威M3是HiVi经典书架箱M1的全新系列型号,M3和M1一样采用了昂贵的原木箱体,只是容积比M1显著提升;此外M3在箱体内部采用了的矩阵增强结构设计,让箱体谐振降至更低。在电声结构上,M3采用了全新的3分频单元架构,除了秉承M1上传奇般的惠威专利等磁场带式扬声器之外,它还加入了一只素质不凡的专用球顶中音单元以及惠威新款6.5英寸黑色Kevlar防弹布纤维编织盆中低音单元,面对来势汹汹单元配置堪称豪华的对手-CDM1 NT,惠威M3在单元用料和电声特性上和对手相比不逞多让。
惠威的专利等磁场带式扬声器技术与B&W的“鹦鹉螺”导音管技术一样,同为目前世界电声领域最为领先的技术;而相比传统球顶动圈高音单元,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拥有更平坦的频率响应,更高的声压,极快的瞬态响应速度以及更小的失真,通常它只在最顶级的音响系统中被采用。HiVi M3上采用的RT1.3W高音更是融合了惠威等磁场带式高音扬声器技术精华的最新杰作。RT1.3W单元的核心为一块高精度振动芯片,振膜面积占整个振动芯片面积90%以上,振动芯片被精密安装在钕铁硼磁体矩阵中以并获得均匀驱动力。RT1.3W振膜的振动质量极轻,它的质量只有同传统球顶中高音的五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对于任何输入的瞬态信号,RT1.3W几乎可以马上作出瞬时响应,瞬态特性远远超过传统扬声器。此外,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振膜面积要比普通球顶高音大数倍,使得扬声器拥有更加均匀宽广指向特性。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德国Hi-end厂商纷纷采用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原因了,因为惠威的带式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更加清晰、自然透明,结像也更富有层次。
除了新款的等磁场带式扬声器,M3比M1还采用了更先进和复杂的3分频电声结构,这就是惠威专业球顶中音单元的应用。我们知道不同材质的振膜在表现相同频率的声音时音色是有所差异的,为了让音箱的中频更符合人声以及乐器在中频段的音色特点,以单只中音单元涵盖完整中音区,表现人声、弦乐器基音,为带式高音和6.5英寸中低音作完美衔接即成为M3的设计主旨。采用一只专业球顶中音承上启下配合这个特殊频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性设计,然而增加一只中音单元将对整个系统在频率响应、阻抗与相位特性等各方面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是惠威为M3专门打造的新款DMO球顶中音单元,这只单元采用了手工制做的德国编织球顶振膜与旋转对称的振动组件,音圈采用大功率50mm铝骨架,双层矩形截面导线绕制,软引线呈180度对称引出。这只单元的采用双钕铁硼磁体设计,为悬浮其中的音圈提供了线性驱动力和有效的散热,这样的结构可以获得极低的谐波失真和很大的功率承载能力。DMO球顶中音单元频响曲线是非常平滑的,从800-8000Hz不均匀度仅为负1.5dB。惠威新款DMO球顶中音单元的加入让整套扬声器系统拥有更大的辐射空间,并让整套扬声器系统的音色更清晰、透明且接近真实。
M3的低音采用的是HiVi全新研发的单元L6-4R,这是一只采用6.5英寸的大口径中低音单元,中央采用相位塞设计。振膜采用全黑的超轻高强度Kevlar防弹布纤维编织盆,这种复合材料让声音自然准确。结合柔软的耐疲劳长冲程橡胶振膜折环能吸收多余的震动能量;内部高顺性的定心支片具有优良的阻尼特性与动力稳定性;屏蔽式磁路系统和长冲程线性位移技术提供更强劲的低音输出与瞬态特性,保证振膜大功率时的线性振动。独特的磁路系统及大型磁钢驱动单元,低频迅猛有力而且极富弹性,低频下沿响应频率轻松达到39Hz(-6dB)。这样响应速度、低频质、量兼备的超级中低音单元让惠威M3的低频提升至更高层次。
电声测量数据的全面较量
电声测量数据的全面较量:
当代音箱设计是先进的电声辅助设计、测量技术与设计师的阅历、审美共同作用的结晶。音箱作为电声回放器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可以被量化的,音箱的客观电声测量数据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一款音箱的真正素质。
“轴向频率响应曲线”是评价一款高保真音箱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可以说一款音箱是否好听从频响曲线上就可以看出个大概。也许一款音箱有好的曲线,但它不一定好听,因为还有其他重要的声学因素影响着音箱的音质。但是如果一款音箱连频响曲线凹凸不平,那么很难说它会是一款有着正确的声音、好听的音箱;要知道世界上数以百计的国内外公认名箱中98%以上的频率响应曲线都是平坦、均匀的。
这是B&W CDM1 NT在消声室内测量出的实际频率响应曲线,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CDM1 NT的曲线非常平坦,从65Hz-20kHz的不均匀度仅为±3dB,有效频率范围是40Hz-20kHz(+3dB、-6dB)。值得注意的是CDM1 NT的频响曲线在3kHz开始有一个逐步爬升的过程,在5kHz附近达到顶峰,这个延续峰直达20kHz,总的增益数在2.5dB左右,这部分的频响特性会让音箱在中高频的表现上更为突出,听感更明亮具有能量感和穿透力。
这是HiVi M3在消声室内测量出的实际频率响应曲线,整体的平滑度较CDM1 NT稍高一些,48Hz-20kHz的不均匀度为±2.5dB,有效频率范围是39Hz-20kHz (+3dB、-6dB)。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两款音箱的曲线在设计风格上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是在39Hz-65Hz这个频段,M3的曲线要比CDM1 NT衰减的更缓慢一些,这部分的差异会让M3听上去低频有更好的下潜,更具包围感;二是M3的频率提升从400Hz开始一直延续到2.5kHz,总体增益为2.5dB左右,这部分的提升主要是加强了中频的能量和密度;M3在3kHz-10kHz频段是非常平坦的,一直到10kHz以上略有1.5dB左右的提升,让高频听上去更加飘逸具有空气感。
精密设计的分频网络将音箱的整个频率响应范围精确分割,让每只单元都工作在最擅长的频率范围内。
B&W CDM1 NT的分频点设计十分的传统且严谨,非常符合英国人的特点。分频点精确的落在3kHz点上,高音的分频器为3阶(18dB/oct)滤 波;低音分频器则为1阶(6dB/oct)滤波,另外加电阻和电容各1只作为低音单元阻抗的补偿。
由于采用3分频架构,HiVi M3的分频设计相比CDM1 NT要复杂,分频点分别为1.1kHz和5kHz。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独立的专业球顶中音对应的频率范围,800Hz-7kHz就是是惠威DMO球顶中音的工作频率区间,这个区域也是最为考验音箱中频音色特性的频段。
扬声器的阻抗与相位特性也是衡量一款扬声器性能的重要指标,而音箱系统的阻抗特性又要比单个扬声器的阻抗特性复杂的多,它与扬声器本身的性能、箱体结构、分频网络的设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张是B&W CDM1 NT的阻抗与相位曲线,我们可以看到CDM1 NT的阻抗曲线低频调谐频率为43Hz,阻抗双峰为26Hz和80Hz。双峰后曲线上最低阻抗是200Hz的5Ω,阻抗曲线相位变化范围为+30 /-55度。
这张是HiVi M3的阻抗与相位曲线,我们可以看到M3的阻抗曲线低频调谐频率为42Hz,阻抗双峰为28Hz和66Hz。双峰后曲线上最低阻抗是170Hz的4Ω,阻抗曲线相位变化范围为+45 /-60度。
在失真度的测量环节,我们采用了丹麦B&K专业电声仪器进行测量。从上至下分别为音箱的频率响应曲线、二次谐波失真曲线、三次谐波失真曲线以及总谐波失真曲线(淡蓝色),其中总谐波失真曲线是评价音箱失真度的重要参数。对于一般扬声器而言,总谐波失真要求小于7%,对于高保真扬声器要求小于5%。
从失真度曲线上看,CDM1 NT的表现非常抢眼,从50Hz-20kHz的总谐波失真全部小于1%,完全满足高保真音箱总谐波失真小于5%的要求。
从HiVi M3的测量结果上看,M3的成绩同样出色,从50Hz-20kHz的总谐波失真全部小于1%,也完全满足高保真音箱总谐波失真小于5%的要求。
瞬态响应特性也是考量高保真音箱良莠的重点之一,当音频讯号前沿到来时,振膜要迅速开始工作达到规定振幅,当讯号过后,振膜亦要迅速停止振动,只有这样,对于一些急促的瞬间声音讯号才能够忠实的重放出来。而当一款音箱缺乏好的瞬态响应时,声音可能变得浑浊,解析力下降,声音缺乏层次,这些都是不利于声音高保真回放的。在电声设计和测量时我们一般利用积累频谱衰减曲线来体现音箱的瞬态响应特性,特别是后沿衰减特性。影响扬声器系统瞬态响应特性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包含扬声器本身的素质以及阻尼特性,箱体的强度以及形状等等。
从CDM1 NT的积累频谱衰减曲线上来看,1kHz-3kHz频段存有略微的残留声,时间延续在2毫秒左右,10kHz附近有一个3毫秒左右的窄频带残留,但是对实际听感影响很小。
从M3的积累频谱衰减曲线上来看,采用了原木材质和矩阵增强技术的箱体在抑止谐振上确实更有优势,除了1kHz处的极少量残留声,其余频段的后沿衰减都在2毫秒以内就完成了,惠威等磁场带式扬声器的瞬态优势同样充分体现了出来。
双声道高保真音箱需要再现歌手吟唱的凝聚感,交响乐恢弘的场面与乐器层次,因此水平指向特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它关系到音箱在立体声回放时声场规模、宽阔度与纵深感,声像的结实程度、声音层次、细节定位等诸多方面,同样是评价一款音箱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
从CDM1 NT的水平正负60指向性曲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名器确实名不虚传,在极为关键的中高频段CDM1 NT一直到40度角时依旧保持了极为出色的指向特性,曲线的衰减很小,保持了非常高的一致性。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CDM1 NT拥有那令人过耳难忘的立体音场感。
M3的水平正负60度指向特性同样让人赞叹,在正负20度角时所有频段的衰减极小,与0度角时曲线形状几乎没有变化。而从20度到40度,最容易受到辐射角影响的高频段也仅有少量衰减,这个时候惠威等磁场带式高音扬声器大振动面积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因为在偏离轴向30度左右时,它几乎不受指向特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听音时尽管您移动了位置达30度之多,但是声音的变化依旧很小。
主观听感的正面交锋
主观听感的正面交锋:
有了单元配置和电声测量这两组客观评价之后,对于两款音箱主观听音的对比当然必不可少。我们在一间专业听音室进行了这场主观听感的正面交锋,驱动两款音箱的是ROTEL 971前后级功率放大器,试听软件为《柏林之声2》和《德国高级音响会示范CD.VOL.5》。
在初听之时,B&W CDM1 NT在听感上很明显较惠威M3更亮一些,这主要是由于CDM1 NT在中高频段那个2.5dB的增益所致,而惠威M3的听感则要温顺柔和一些,少了一点CDM1 NT那种光芒四射的刺激。就各频段而言,CDM1 NT的中频段具有饱满密实的质感,音色表现基本趋向中性,略带一丝淡淡的甜味;而“鹦鹉螺”高音的素质也绝对值得赞赏,高频有足够的延伸,听感亮丽开扬;低频的量感充沛,下潜对于一款采用6.5英寸低音的书架箱来说已经足够。在聆听大规模交响乐时,CDM1 NT能很好的表现出乐队的层次,乐器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声场的立体感很强。
HiVi M3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全频段精确平顺的表现,包括高频细致密实,感觉非常平实自然。由于采用了等磁场带式高音,M3拥有比普通音箱更圆润的高频,泛音充足而细节缜密,无论弦乐的色泽与铜管的光辉都非常逼真。中频的凝聚感和质感非常出色,人声结实而充满肌肉,在表现弦乐和人声时能带来胸腔的共鸣,也许这就是独立的球顶中音优势所在吧。在AB对比中M3的低频似乎下潜更深,低音丰满,鼓皮振动与贝斯拨弹被出色的低频分析力刻画地非常真实。在声场方面,M3还原的声场相当宽广、深远,声象定位准确,播放爵士乐有非常强烈的临场感与鲜活的味道。从听感上很难评判这两款音箱孰优孰劣,因为它们表现出的声音趋向并不完全相同,CDM1 NT像一个英国绅士,彬彬有礼但又少了一分亲切;而M3则像是一个邻家的阳光男孩多了一份亲和与宽容。
结语:
目前B&W CDM1 NT的售价在万元左右,惠威M3也在同一个价位。从箱体材料上看CDM1 NT采用的是MDF板,而M3采用了原木箱体要更为豪华,对音质确有提升。从声学结构上对比,CDM1 NT采用2分频,M3采用的是3分频;我们不能从声学结构上判定哪种分频更优秀,这只是设计理念上的差异。而在最重要的主观听感方面,可以说在这个价位上的HiFi箱已经很难再区分出谁更优秀,它们在保证出色回放音质的同时都带着自己独有的声音特点,这些差异也许不能用优劣来权衡,只能从不同文化属性之间异同来理解品味,就像每个人都不尽相同的人生轨迹,需要自己去思考和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