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确定性 美IT企业纷纷放弃业绩预报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9-02-02 15:02:00转载

MarketWatch 1月30日撰文称,今日伴随盈利季节逐渐深入,投资者愈来愈注意到,一家又一家的科技企业,他们发言的调子都是那么让人惊慌,这种情况2001年以来还是首次出现。

比如英特尔(INTC)最近的盈利报告的预期部分就是个例子——“由于经济方面的变数和极为有限的能见度,英特尔这一次将不提供营收预期。”

换言之,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即便是英特尔和通用电气(GE)这样的蓝筹股公司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于低迷时期将持续多久,情况将多么糟糕,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预期。因此,他们自然也就无法为投资者提供任何的财测,哪怕只是针对短短的三个月周期,生怕在三个月后因为现在的不当预期吃了臭鸡蛋。

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谁也没有指望这些公司就拥有可以未卜先知的水晶球,事实上,即便我们这个国家最在行的经济专家们,现在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这又的确让我们看到了经济成长迟缓所造成的另外一种危险,即企业会藏起自己所有的问题,将一切责任都推到宏观面,哪怕这些问题很多其实都是他们自身使然。

所谓财测,可以为这一系统缓慢地输入一些可预见性,只要投资者在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得到适当的警告,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

英特尔方面显然并不想对此大事张扬。尽管他们拒绝发布正式的财测,但是他们的确提出了所谓“内部目标”,认为公司第一财季营收将达到大约70亿美元,较前一财年同期下滑28%。

相对而言,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其表现要更加正常,但在本质上,两者的情况并没有差别。在盈利报告当中,他们表示,“考虑到当前的宏观经济条件,非常有限的能见度,以及供应链的持续整合,AMD预计2009财年第一财季将低于2008财年最后一个财季。”

沉默的蓝筹股

在这个盈利季节当中,最值得注意的还是通用电气(GE),在管理层面,该公司历来被认为是蓝筹股当中最蓝的一支。这家康涅狄格州Fairfield的综合企业在十二月中旬时对投资者表示,该公司将不再提供“具体的财季每股盈利预期”。

公司发言人威尔克森(Russell Wilkerson)在电子邮件当中表示,“为我们的长期投资者考虑,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在当今波动剧烈的环境中尤其是如此。我们相信,季度财测将为我们的股价增添不必要的变数。董事会完全支持这样一个决定。”

他还补充道,该公司其实多年以来就一直在研究这样的理念,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是公司政策面的一大变化。自然,外间就有很多人开始质疑,认为通用电气只是借了经济低迷的机会,决定永久地将自己的表现遮蔽在黑色的帘幕之后。可是,通用电气方面却强调,他们的做法是符合投资者利益的,是符合公司“清楚的运营责任”目标的。

对于半导体和芯片设备企业而言,他们之所以难以提供具体的财季业绩预期,显然是因为销售额的突然下滑,以及无法预见到情况何时可以改善。

“上一次低迷周期完全是库存因素导致的。”Collins Stewart分析师库马尔(Ashok Kumar)解释道,“这一次则不同,纯粹是需求遭到破坏使然。大家都无处可藏。”

“假如只是库存问题,底部还是很容易预见到的,可是现在,需求大幅下滑,情况就要复杂多了。”

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之下,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自然就很难做出适当的预测,而投资者也就失去了评判企业最终表现的参照。

一些人认为,这其实并非坏事,因为投资者过于看重季度表现,客观上会怂恿企业的管理层着眼于短期进行运营。

创新就有风险

在《弥合创新缺口》(Closing the Innovation Gap)一书当中,前思科系统(CSCO)首席技术官、企业家埃斯特林(Judy Estrin)强调,“华尔街着眼于短期的倾向会成为一种诅咒,让人们不敢承担风险。”

“没有风险,也就没有创新。”

事实上,互联网搜索巨头谷歌(GOOG)自从2004年上市以来,就从来不提供任何季度表现预期。

“在我们看来,外部的压力在太多的情况下都会迫使企业牺牲一些长期机会,来迎合市场做出的财测。”谷歌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在他们现在已经非常著名的那份S-1备案文件当中解释道,“有些时候,这种压力会导致企业操纵表现数字,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用巴菲特的话来说,我们不会修饰我们的季度或者年度业绩:企业的盈利数字到我们这里是怎样,到你们那里就是怎样。”

不过,对于这种看似为股东考虑得极为周全的无私姿态,并非所有分析师都是举双手赞同的。Sanford Bernstein的分析师林德赛(Jeff Lindsay)负责研究谷歌和雅虎(YHOO)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他就觉得不提供财测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我们觉得企业就是应该更勇敢一点,站出来做这样一件事情。”他补充道,对于投资大众而言,任何透明度的降低都是坏事,“谷歌其实有一系列的内部追踪讯息,他们知道很多,而我们这些分析师却知道得很少。”

林德赛强调,谷歌表面上似乎是站在了道德的高塔上,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而且他们的做法也很难说就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目前,投资者最好也只能希望一些科技公司当前的做法只是短期措施,当衰退结束时,这种做法也就会消失,而不会像通用电气或者谷歌那样,将其作为永久的标准。其实,在当前这样的艰难时世,也许企业才更应该尽可能地让股东了解更多的情况。

“我想,投资者也会更青睐那些透明度更高的企业的。”林德赛如是说。(本文作者:Therese Poletti)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