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争夺战开局 需合理补偿方案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2-09 09:46: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小灵通还可以进行频率迁移,其能否能够“曲线发展”现在还等待市场的检验。而7000万小灵通用户的走向也将进一步影响未来的通信产业格局。

近7000万小灵通用户将需要考虑自己的通信未来。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文件《关于1900-1920MHz频率无线接入系统相关事宜的通知》,明确要求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其所用频率无条件收回。

这意味着,在中国发展了十多年的小灵通,虽然还有三年生存的时间,但实际上已宣告它的历史使命的终结。

记者采访得知,对于这个消息,运营企业略显“措手不及”,但并无太大抵触,因为“3G上,小灵通下”已是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许多专家表示,应给小灵通运营企业合理补偿。

“香饽饽”频段

小灵通退市场的起因,无疑是3G发展对于频率的需求。

中国移动对TD-SCDMA发展是非常渴望的。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曾在公司内部指出TD-SCDMA发展频率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移动TD-SCDMA的频率只拿到了15兆,非对称的15兆,如果按照对称的来说相当于7.5×2,相当于只拿到了7.5兆的频段,对3G的全国网络是非常不够的。特别是要大规模地发展数据业务,大规模地发展上网卡,这样频率是肯定不够用,而解决频率少的方法只有多做载频,多加基站,只有通过多加基站的方式解决,这样成本就大大地增加了。

小灵通仍是中国电信很大一块收入。数据显示,目前小灵通的业务收入占中国电信总收入的17%左右。而从用户数据看来,近7000万的小灵通用户有5000万左右是中国电信的,小灵通对中国电信的重要性显然要高于中国联通。

对拿到WCDMA牌照的中国联通而言,对小灵通的热情有了稍稍减少,中国联通在1月23日发布2008年业绩报告中表示,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将小灵通资产进行一定规模减值测试,这也意味着将小灵通资产列入贬值资产。在回应这次小灵通退市一事时,中国联通市场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国联通将认真研究该频段内现有小灵通用户的转网方案,并妥善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中国联通将继续努力为小灵通用户做好服务工作,现阶段小灵通用户的使用不会受到影响。

“曲线发展”?

不管是否将消亡,但小灵通在中国通信发展史上的功绩不可磨灭,其发展路径也并非戛然而止。

对于小灵通来说,自1997年面世以来,一直在坎坷地生存,技术上并不被看好,然而这个一直不被看好的技术,却在中国的通信市场演绎了一段神话。其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两家固网运营商收入下滑的不利局面,也创造了UT斯达康的发展神话。

但另一方面,小灵通的客户规模和使用量正在不断下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12月,全国无线市话用户总数已降至6893万户,比2007年末减少1563万户,流失用户数占用户总数的18%。与此对应,小灵通的通话量累计为1546亿次,同比下降了10.7%。

虽然小灵通用户在不断流失,但运营商显然对小灵通退市一样感到突然。记者致电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10000号、100060和10010客服热线,小灵通的业务办理和服务都可以继续正常办理。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以普通用户的身份拨通广东电信10000号客服电话,54326号客服人员表示,中国电信将一如既往地给用户提供在网服务,并积极和有关部门保持沟通,也请您关注相关小灵通的后续通知。从这个角度看来,中国电信对小灵通业务仍然比较重视,而2011年尚未触手可及,小灵通的发展轨迹仍然有变化的可能。

“小灵通之父”徐福新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指出,“从技术的角度而言,小灵通还可以进行频率迁移。”小灵通是否能够“曲线发展”现在还等待市场的检验。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