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12月16日,263打破长久的沉默,高调宣布新通信版图,以并购外资的方式,将基础语音运营揽入怀中。在其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巨资入驻北美电信运营商iTalk,至此,263彻底撕破四年前的“互联网”增值电信外衣,毫不扭捏的亮出其民营电信运营的梦想。
曲径通“幽”
1999年12月16日263在北京成立,随后以占超40%互联网接入市场的身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风云人物;2004,经历互联网的躁动后263选择回归通讯本行,正式定名263网络通信,尽管期间96446、95050、263G邮局、CC电话会议等业务屡有不俗斩获,但263选择了“闷头发财”,以增值通信服务提供商的身份,面对媒体选择了长久的沉寂。
同样是12月16日,四年后263重新回到镜头前。长城饭店宴会厅上,263董事长李小龙与iTalk首席执行官赵捷举起“共铸新势力 服务海内外”十个大字,宣布两家公司的战略合作已经过中国国家商务部、汇管局、北京市发改委及等机构的审批,批复同意263以现金方式分步获取北美VoIP运营商iTalk 50%的定向增发股权。
“第一家涉足海外基础语音业务运营商”,263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针对263网络通信过亿人民币入股美国电信运营商的战略举动,中国著名电信专家陈金桥认为,263网络通信并购的意义是可能会让一批中国类似的公司效仿这样的模式,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业内分析人士则一针见血的指出,VoIP目前在中国依然属真空地带,尤其是民营资本能否进入基础语音业务并未明确。中国民营电信企业绕道海外涉足语音市场,这是当下国内“现实主义选择”监管政策环境下的一次“曲径通幽”。“取道北美,跳开雷区,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语音运营螃蟹的民营企业,263能否成功,还得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他说。
“大”梦初醒
有观点认为,蒸汽机成就了英伦辉煌,汽车成就了美国神话,互联网则有望成就中国传奇。单单回顾互联网对我国通信产业的推动上来看,就可略见一斑。传真邮件、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话会议,10年来通信行业在更自由更便捷的发展之途上,波涛澎湃。
263网络通信,就是10年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的一个影射者。
“我一直都有通信情结”,在发布会专访上,李小龙这样解释互联网给他的通讯梦想插上了翅膀。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发展之时,李小龙卖掉海诚电讯网络部的一个寻呼台,开始筹备成立263的启动资金。“263要做什么?跟百年沉淀的电讯运营商竞争显然不可能。但当时我感觉机会来了,互联网对民营企业和电讯运营商来说都是新的,用互联网的锅做通信的饭,这是263网络通信的定位,也是263电讯梦想的机会。”
目前国内与263定位类似的民营企业两万家,10年屡有斩获而未“遇难”,且规模上3亿的企业则只有263一家。更有意思的是,据263招股说明书显示,在3个财年中263的营收规模一直是3-4亿。“2万亿美金的规模,世界上没有几个像语音市场能够这么大”,李小龙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263这样的民营电信企业一直想谋求的‘大’市场就在这里”。
然而,在民营银行、民营航空公司遍地开花的当下,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还是冰冻地带,相关政策并没有丝毫的松动迹象。263不能违规,也不能一直等待,“通过与iTalk的战略合作,以VoIP绕道北美积累语音运营的经验,我们公司内部把这称作‘借船出海’”,李小龙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