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联通年内涉水二维码 移动受威胁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2-23 09:32: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3G上马后,由于能够加速数据传输,手机二维码有望成为继彩信、WAP、彩铃后三大运营商的业务新宠。

在中移动将二维码运用到几乎所有数据产品促销时,记者独家获悉,中电信与中联通将在年内涉足二维码市场。

“据我了解,中国移动在2008年发送的二维码已经超过1亿,而其中大部分都被中移动自己使用。”上海新大陆翼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林缙表示:“从某种程度,目前二维码产业仍旧由运营商主导。”所以,当三大运营商会师二维码市场后,一潭死水的市场似乎正在酝酿着变化。

扎堆路不同

据记者了解,中联通将采用与中移动类似的模式,将二维码用于自有业务的推广;中电信则会持有一个更加开放的态度,对于二维码的运用没有任何限制,具体业务将有开发公司自行决定。

信码互通总裁吴林向通信产业报记者透露,中电信的二维码将会在不久之后上线。而据记者从其他消息人士处了解,中联通涉足二维码的时限同样不会晚于年末。

虽然消息尚未得到中电信与中联通的证实。但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二维码市场开始活跃却已成为可能。在数据业务发达的日韩两国,二维码已经成为杀手级应用。据了解,二维码是日本手机的第三大应用,仅次于拍照与MP3。

据了解,虽然二维码本身并不是专门为手机设计的,但是它可以天然地和手机结合在一起。“3G上马后,由于数据传输的加快,手机二维码有可能继彩信、WAP、彩铃等后成为移动运营商的业务新宠。”相关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通过二维码的信息导航与信息承载,二维码也有望成为中国运营商未来的又一个收入增长点。在近期的3G终端定制中,三大运营商均加入了对二维码支持的要求。

“至少在3G初期,二维码对于运营商自有业务的推广效果已经被中国移动证明。”林缙表示。易观国际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10年,国内二维码市场的营收规模将达到4.8亿元。

“中电信采用的模式将是‘日式’,中联通与中移动类似,运营模式将更趋近于‘韩式’”,吴林表示。日韩在二维码产业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日本的二维码产业是开放码型,没有限制,内容公开,是运营商定制手机中的基本功能。而韩国的二维码产业则是闭码型,作为运营商的一项业务,平台运营,码型简单私有。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联通、电信的不同选择更多的源自不同的业务策略。由于中国电信更多专注于企业信息化,个人数据业务相对匮乏,因此,更愿意在业务开放的模式推动自身的平台建设。而对于拥有WCDMA的中联通而言,由于产业链比较成熟,丰富的业务无疑将成为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之一,选择利用二维码推广自有业务无疑将事半功倍。

中移动的甜头

中联通与中电信的涉足更多地源于中移动在二维码的成功。

目前,中国移动的手机二维码业务已经从2005年的4个试点城市拓展到了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而且更开始将二维码业务从试商用阶段提升到了商用阶段,

以北京移动与麦当劳的合作为例,从2007年8月份引入条码凭证,北京移动用户可以通过积分兑换、网银支付、手机银行支付、拨打12580以及参与各类活动(如奥运期间奥运相关活动)获得赠票等多种方式获得麦当劳套餐券,目前北京麦当劳平均每月的条码凭证申请量和发送量已双双超过10万条。

此前,中移动每年都要在品牌营销上投上一笔不菲的资金,同时还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往,无论是通过媒体推广,或是举办各类优惠回馈活动,通常需要用户到移动营业厅申请和办理,获得纸质凭证后,再前往移动联盟商家消费,因为申请和使用都不方便,用户参与的热情不高。不仅如此,由于受营业厅柜台业务受理能力的限制,活动的规模往往都不大。手机二维码电子券的导入,不仅仅提升了中移动的品牌宣传活动效果,同时提高了移动联盟商家的黏着度,协助移动联盟商家提升了其自有产品品牌和产品销售额,实现了多方共赢。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