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感动 奥林巴斯E-30创造艺术感动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9-02-27 00:30:00转载-投稿

从法国人尼塞弗尔•尼埃普斯于182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相机算起,不足200年的光景,照相器材的发展就已经翻天覆地。恐怕相机发明者的初衷不过是创造一种超越绘画的写生工具,但谁又能想到,今天的相机不仅忠实地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难忘瞬间,还把源自绘画的艺术特性完整的继承了下来。拍照和摄影,看似同意的两个词汇,代表的艺术内涵却差距甚大。今天,在专业摄影人的眼中,摄影已经升华成一种文化,一种触摸生活、抒发感怀的途径。而尽情挥洒心中的创作灵感,利用手中的数码单反相机拍出独具意境和韵味的精彩相片,就成为摄影爱好者最大的期盼,同时也是一个奢侈的梦想。

现实曾经是令人遗憾的,在奥林巴斯E-30诞生以前,即便大师级的作品,要让拍摄创意最大限度地变成现实,还是离不开各种后期处理软件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今天,凭借全新的Art Filter艺术滤镜功能,奥林巴斯E-30让这种无奈和尴尬成为了历史,它不仅能出色还原影像,还能让每个用户仅仅通过相机本身就能实现多种艺术特效,个性品味彰显无疑。

  

奥林巴斯艺术滤镜 创造最轻松自然的创意氛围

即使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很难复制出奥林巴斯E-30这样的技术奇葩,一个能够让人产生共鸣,产生创作冲动的艺术工具。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数码单反,奥林巴斯E-30可以给使用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它的核心魅力来自Art Filter艺术滤镜功能,从本质上就有别于以往任何的照片处理技术,不仅可以直接拍摄出经过艺术处理的原片,甚至在LV实时取景的过程中,拍摄者就可以预览到最终的艺术滤镜效果。这样一来比起后期电脑处理甚至一些相机自带的照片处理功能,其理念上就领先了一大步。因为E-30处理的不是拍摄后的照片,而是拍摄前的素材。不仅在效率上大大领先,而其实时的现场感受,也最易激发创意。要知道,灵感往往就如流星划过一般转瞬即逝。不需要特殊镜头和附加滤镜增加携带的麻烦和购机的支出,不需要后期处理的繁琐操作和求助于人,奥林巴斯艺术滤镜使得用户可以专心致志,把精力都投入到创作之中,用无限创意激发艺术感动。

奥林巴斯艺术滤镜 由无限创意激发的艺术感动

奥林巴斯Art Filter艺术滤镜包括了浓郁色调、柔光、淡化及增亮色调艺术滤镜,以及柔焦、照片怀旧颗粒和针孔相机效果滤镜,涵盖了不同摄影流派大部分常用的创作风格。 浓郁色调效果强化色彩,色彩表现更加浓郁而鲜明,并以流行艺术风格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会得到偏爱山水和油画风格作品的新派摄影师的青睐。而柔焦效果通过柔和的色调创建出空灵、超凡脱俗的氛围,并获得梦幻般的柔美影像,很适合营造一种静谧的环境,也是很多植物,花卉特写作品流行的后期处理手法。至于柔光效果和淡化及增亮色调效果,则力求通过光照的变化,营造一种超现实的环境,传达创作者的心灵感受,还很容易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以下照片由著名摄影师郭三省拍摄)

 

照片怀旧颗粒效果则把调整的重点指向了画质,重建怀旧颗粒状的外观和由单色画面赋予影像戏剧般生动的感观。同时也解决了一个困扰摄影人多年的难题,那就是如何让数码化的黑白照片增加“颗粒”和“质感”。如果数码相机在拍摄怀旧题材时,也能够实现黑白胶片的影调和质感,那么在数码时代,还有谁会固执的使用胶片去辛苦的创作。

至于比较另类的针孔相机效果,可以呈现出针孔相机拍摄照片所具有的周边晕映和独特彩色色调。LOMO相机文化的蔓延早已证明,偏爱这种创作的摄影人同样数量众多。

 

奥林巴斯E-30 承载艺术激发感动的始作俑者

奥林巴斯Art Filter艺术滤镜是相机的灵魂,在摄影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在感叹滤镜效果的新颖和美妙,品味其中艺术内涵的同时,也请不要忘记这一变革的先驱,Art Filter艺术滤镜的载体——奥林巴斯E-30。如果不是它出众的成像品质和众多先进的设计,也没有最终完美的作品。凭借带来优秀画质的1230万像素Live MOS传感器,新一代TruePic III+图像处理引擎,超声波马达驱动的图像稳定系统,高速图像刷新AF的实时取景系统,双轴自由旋转液晶显示屏,无线闪光与多重曝光,业内领先的超声波除尘滤镜……这一切,都在为艺术的最终升华默默奉献。

性能领先的优秀机身,涵盖多种创意流派的艺术滤镜已经摆在了摄影师的面前,为摄影人发掘影像领域的精彩,触摸摄影文化的真谛,奥林巴斯正在努力做到最好。留给摄影者的,就是摒除杂念,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表现力,轻松创造艺术感动。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