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G5 CCD缩水导致画质不佳?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3-07-14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本站上月推出CANON G5相机的评测报告以后,数码影象俱乐部的器材BBS前所未有的热烈起来。无数网友提出疑问,是否G5与NIKON CP5400使用的1/1.8规格CCD实际只适合做400万象素?而我们发现的G5画面出现颗粒感觉以及NIKON CP5400画面锐度降低的问题是否与厂商使用较小的CCD有关?

月亮斯坦给春卷的回信

以下是月亮斯坦给我的回信:

因为我不是从FC转过来的,所以关注镜头等方面相对少一些,更多的关注了一些电气上的东西。CCD本身的电气特性我关注了很久,它的三个最重要指标是:Saturation Signal(饱和信号量)、G Sensitivity(G感度)和Smear(噪音)。其中后两者直接决定了CCD本身噪音的大小。

当然诚如你所说,电路部分也很重要。比如ISO50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小CCD带来的噪音劣势,所以我对小CCD本身不反对。因为即使小CCD本身的噪音大,还有后天可以弥补,这种弥补甚至可以非常有效。

其实现在具备ISO100以下的低感光度的DC越来越多了,以前只有佳能的有,现在随便可以列出一大堆。松下、美能达、奥林巴斯、宾得、卡西欧、甚至尼康也有了。不管厂商是为了怎样的出发点增加这样的功能,但从效果上来看,我个人认为这些产品还是能够接受的。

当然,我其实也喜欢大CCD:)但较小的CCD可以缩小镜头的实际焦距(比如同样的广角35mm,1/2.7英寸的CCD镜头的实际焦距为5.4mm,而1/1.8的就会达到7mm左右),进而减轻镜头部分的体积重量,也能降低成本。如果CCD尺寸不变,厂商也能继续使用同一个镜头推出更高像素的产品,这对厂商的研发和销售都有利:)因此,综合成本等因素,在CCD本身的电气性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厂商会选用较小的CCD:)我个人感觉厂商不可能在消费级DC上无限增大,因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样弊大于利。你认为呢?

月亮斯坦对于CCD大小工艺的看法

对于CCD大小问题,我的意见是:

1。CCD大小,或者更准确地说,单个感光点面积的大小,不是衡量画质的唯一标准,注意我说的是唯一标准。特别是,不能看到某某CCD就开始评价DC的好坏。完全把画质跟CCD大小量化起来,是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呢?

2。CCD单个感光点面积越小,感光能力就越差。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同一时期”。厂商完全可以通过优化微透镜来获取更多的光线,增强单个像素的感光能力。

3。没有所谓的“1/1.8英寸最适合400万像素”这样的说法。

关于这点,可以看看我在无忌上的原话,原贴在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145400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有这个误区,比如说觉得1/1.8英寸的500万机不好,宁可买400万。比如说觉得对NIKON CP5400失望,因为它是1/1.8英寸的CCD,但我觉得用1/1.8英寸的500万相机只会越来越多,就跟现在用1/2.7英寸的300万越来越多一样。

比如说99-2000年左右,200万像素的标准CCD尺寸是1/2英寸。包括尼康950、索尼F505、奥林巴斯2100UZ都是使用的1/2英寸CCD,后来的200万变成1/2.7英寸了。只不过当时没有人注意到这些问题,所以也没人出来说1/2.7英寸CCD的200万(比如A40)成像会比1/2英寸的差。其实越来越小的CCD是个趋势,在能保证效果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很多成本。

DC这一路走来,相同像素的CCD也是在不断减小的。有可能明年我们会觉得,1/2.7英寸出300万是理所当然的,或者是1/1.8英寸出500万事理所当然的。就跟我们现在觉得1/2.7英寸出200万是理所当然,1/1.8出400万是理所当然的一样。”

4。抛开像素,单看CCD大小,也不科学。举个例子,我常常还见到坛子上的人说:某某机器(比如IXUS 400)优点不在于400万,而是在于CCD为1/1.8的。这就跟保证母鸡会下蛋一样。试问除了C750UZ和mju400,哪个400万的用的不是1/1.8的CCD?并不是任何大小的CCD都能造出200万-500万的像素。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