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协同运维 共同应对全业务挑战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4-07 17:18:00转载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通信业迎来了网络IP化、业务多样化以及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的大变革,全业务运营的浪潮席卷全球,如何高效、全面地运营和支撑全业务是作为传统2G移动运营商必须面对的挑战。特别是重组之后,对同时进行2G/3G双网运行的三大运营商而言,整体运维服务体系将面临调整。2G/3G的协同维护、2G/3G网络的共用共享和互操作,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运维工作的一个重点。

3G在我国刚刚起步,无论是CDMA2000、WCDMA还是TD网络,它们的成熟都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在建设初期,由于3G网络难以形成连续覆盖,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替代2G网络,需要借助2G实现漫游功能,因此,两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相互依存、协同发展。而且,从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经营状况来看,2G网络仍是当前利润的主要来源,是“现金牛”网络,继续稳固2G网络的质量仍是当前发展的主题。而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利润增长点,运营商也必须加快3G网络的建设,加快核心网、承载网等IP化改造工作,积累3G网络的优化经验。把握2G/3G协同运维的艺术,将直接影响到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感知。

如何协同运维?国内运营商纷纷推出了一些做法。中国联通实行了2G/3G协同发展的策略。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联通集团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就特别强调要继续高度重视2G网络的覆盖和完善,实现GSM网络和WCDMA网络的有效互补。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的“三不”原则,是TD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对后台运维支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数亿用户平滑转移到3G网络上,既保持原有网络运营支撑持续平稳,又能很好地支撑用户在网络间的切换或转网,促进全业务的良性发展,要求运维支撑系统必须协同发展。此前,中国移动就全面推进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运维管理,以eTOM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卓越运维流程体系”的战略目标。广东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从流程体系、人员岗位、考核衡量和系统支撑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自身最佳实践经验,打造面向全业务运营的卓越运维流程体系。从客户的业务流程入手,精确识别客户需求,从全业务经营的视角,探索一体化的服务开通流程;实现流程、组织、网络资源、IT的全面整合,构建综合性支撑平台,充实服务支撑体系的根基;建立技术支撑主动前移、发挥市场部门和技术线条的整体合力,提高支撑效率;标准化生产流程,实现网络维护的大生产作业。实施“三个前移”,推进网络维护的标准化大生产作业。“三个前移”即维护向监控前移、监控向机器前移、投诉向客服前移。通过对维护、监控、投诉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梳理,提高对投诉和故障处理的快速响应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实施标准化后,在监控、维护等生产环节将有条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处理,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建设一流的技术支援体系,培养精英人才队伍。在“三个前移”的基础上,建设一流的技术支援体系,培养一流的人才队伍。将所有涉及厂家的故障、咨询、现场服务流程均纳入技术支援流程,通过IT支撑系统对申报厂商服务的所有问题实现集中受理、集中审核和统一出口。

网络的运维支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无论2G网络的稳固还是3G网络的优化,都需要运营商的协同维护,才能保证两网的互补共赢,为用户提供完美的3G时代体验,应对全业务时代的挑战。

作者:陈欣 黄健文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