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便携,实惠之选――富士E900

互联网 | 编辑: 2006-04-19 00:00:00转载-投稿

选购数码相机,最重要的三个考虑元素当然是性能、便携性和价格。可惜在多数情况下,这三者是很难兼得的。

以性能为诉求的高端产品大都拥有高像素、高画质、大变焦比镜头以及完整的手动功能,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各品牌的“旗舰”产品,如索尼的R1、尼康的8800、奥林巴斯的C8080等。但是,这些数码相机在功能强大的同时,却又体形硕大,携带不便,高昂的价格也让人避退三舍。

相反,卡片机虽然在便携性上无可比拟,但却是以牺牲性能为代价的。以索尼著名的T系列产品为例,除了T9为600万像素外,其他均为500万像素。同时,小巧的机身也安排不下必要的控制按钮,因此这些卡片机不但缺乏有用的手动功能,在操控方面也是略显不足。 当然,在性能和体积两方面折衷的机型市场上并非没有,但是同时强调高性能和高便携性的结果就是高价格。佳能的S80一直是口碑非常好的,800万像素、3.6倍变焦、全手动功能,但是不可忽视的是,S80的售价接近4000元……

本来以为这种状况可能在几年内难以改变,但富士的FinePix E900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限制。

从性能上看,E900已经拥有了挑战高端旗舰产品的“本钱”。1/1.6英寸的超级CCD赋予E900高达900万的高像素,这一指标甚至比索尼R1以外的“旗舰”级产品更高。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片CCD的特性不仅仅是像素高,它同时还是富士划时代的“自然影像”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自然影像”技术的三个核心部件是高光学素质的镜头、第五代超级CCD和高性能的处理芯片。富士在光学镜头的研发方面拥有辉煌的历史,在专业级摄像机上拥有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E900所采用的4倍光学变焦镜头并不因其小巧而牺牲性能,32~128mm的变焦范围涵盖了最常用的焦段,最大F2.8的光圈也凸现了专业的水准。CCD方面其高像素特点前面已经介绍了,更重要的是在配合自然影像处理引擎的情况下,E900提供了最高ISO800的高感光度。需要强调一点,在以往的数码相机上,高感光度因为难以忍受的噪点出现而没有实用价值,而E900所提供的ISO800情况下,依然保持画面的干净,是真正具有实际价值的高感光度。通过这一特性,用户得到的是“自然防抖”和“自然夜景”功能,与传统的光学防抖能力不同,“自然防抖”依靠的是提高相机的快门速度,因此不仅可以防止拍摄者的手抖,更能够提高被拍摄目标高速运动下的拍摄成功率。出于满足高端用户对抓拍的需求,E900在开机速度和快门迟滞方面也有革命性的改良,0.01秒的快门迟滞使之具有接近数码单反的能力。

真正的摄影发烧友,追求的是把一台相机的性能发挥到极限。在这方面,E900能够满足最苛刻的要求,因为这是一部具备完全手动功能的相机。在机身顶部的拨盘上,A、S、P、M、AUTO模式一应俱全,另外还有自然光,肖像,运动,夜景四种预设场景。选择“自然光”模式时,相机会自动关闭闪光灯并尽可能的提高感光度,最高可提高到ISO800,这使得在昏暗光线条件下,拍摄对象与拍摄背景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定――白平衡方面,E900也体现专业的本色,在手动模式下,可选择包括自动在内针对不同色温光源的7种设定,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光源选择所需模式,或类似于使用彩色滤镜,将落日景色拍成红色,通过变幻不同色调,来丰富图像画面。当然自动白平衡和用户自定义白平衡功能也是E900标准的配置。

难得的是,拥有强大功能和丰富性能的E900依然保持了苗条的身材,从附表可以看到,比起功能相近的尼康8400和索尼V3,E900明显要小巧,重量也轻得多。这主要是由于设计出色的镜头在关机的状态下完全收藏到机身内,不仅大大减小了尺寸,更是提供了完美的镜头保护。

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E900的价格了,毕竟通过以往的经验,功能、体积、尺寸和E900差不多的佳能S80售价接近4000元,更何况在像素和变焦能力上E900都比S80胜一筹,此外E900还具备了防抖功能,不过,当你了解到E900只有不到3000元的价格时,你应该感到惊喜了。目前,富士正在进行针对E900的促销活动,2999元的价格不仅包含一台E900,还附赠一张256MB的XD卡,相当于差不多400元的价格折扣,其性价比之高,无可匹敌。

其实,全面地分析E900的优势,我们就会发现真正的关键在于它所具有富士的“自然影像”技术。它不仅带来了高感光度下的优越表现,更具有极低的功耗,因此在供电、散热等方面的设计可以更为精制,最终实现了性能、便携性、价格三方面的完美结合。其实,不仅仅是E900,如果你仔细研究富士采用自然影像技术的数码相机,如时尚机F11、卡片机Z2等,都具有类似的优势。

可以说,今天富士的FinePix系列数码相机在不同的产品线上都取得显著的优势,所依靠的就是富士励精图治所研发的“自然影像”技术。正是这项技术,将数码相机性能、便携性、价格难以协调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