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发布2006财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财务报告

互联网 | 编辑: 2006-05-08 00:00:00转载-投稿

2006年4月26日德国慕尼黑讯——2006财年第二季度,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NYSE:IFX)营收环比增长19%, 达到19.9亿欧元,这主要归功于内存产品及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业务的增长。正如公司所预计的,通信解决方案部门的营收较前一个季度稍有下滑。

2006财年第二季度,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息税前收益较上一季度大幅增长,这主要归功于内存产品业务领域息税前收益增长(该业务领域第一季度净亏,本季度实现扭亏为盈)。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市场业务领域息税前收益增幅较大,高于通信解决方案业务领域的息税前收益的亏损额度。

“上一季度我们取得了出色的业绩。继连续四个季度亏损后,我们现在又开始盈利。”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Wolfgang Ziebart博士说。

2006财年第三季度展望

2006财年第二季度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业务领域增长显著,对比之下,英飞凌预计,2006财年第三季度两个逻辑业务领域的营收和息税前收益将有所降低。英飞凌计划于2006年5月1日完成内存产品业务领域的剥离。Qimonda公司自剥离之日开始营业。有关第三季度展望的具体数据,请参见各业务领域的展望。

“第二季度财务数据表明,内存产品业务和逻辑业务在分拆之后,各自作为独立的公司一定能够取得成功。”Wolfgang Ziebart博士说。

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市场

2006财年第二季度,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市场业务领域营收较上一季度显著增长,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各业务部门业绩的提高,其中最主要的是功率半导体和专用集成电路与设计解决方案业务部门生产的用于计算机外设的产品销量增加。此外,该增长还应归功于市场对安全芯片卡系列产品的强劲需求。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业务领域相比上一季度息税前收益大幅增长,这主要归功于安全芯片卡销量显著提高,扭转了该业务领域的亏损。总而言之,尽管慕尼黑别拉奇工厂停产以及马来西亚居林新厂建设需要大量费用支出,但该业务领域息税前收益占销售额的比例仍然达到10%。

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市场业务领域2006财年第三季度展望
相对于上一季度超出预期并且有背于季节变化规律的高增长率,英飞凌预计,2006财年第三季度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市场业务领域的营收增长将恢复正常,绝对值将和第二季度基本持平。公司预计汽车、工业及多元化电子业务领域的营收将保持第二季度的较高水平,而安全芯片卡业务领域的销量与上季度相比将稍稍回落,恢复到更加正常的水平。鉴于该业务领域下一季度的营收与本季度基本相同,公司预计,其息税前收益也将和本季度基本持平。该业务领域的息税前收益预期值,没有考虑内存产品业务剥离后对两个逻辑部门管理费用的影响。目前实际数值还无法确定。

通信解决方案部门

通信解决方案部门本季度的销售额低于前一季度,主要是因为基带组件需求降低,而宽带接入业务营收的大幅增长又无法完全抵消基带元件销售额的下滑。销售额的下滑导致本部门亏损相比上一季度进一步增长。第二季度,宽带接入业务又一次实现增长。

通信解决方案部门2006财年第三季度展望

英飞凌预计,2006财年第三季度,通信解决方案部门业务领域营收将低于本季度。一方面,出售光纤业务后,公司将失去部分收入。另一方面,公司预计,宽带接入业务营收将恢复到更加正常的水平。由于利润主要由营收增长情况决定,因此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该业务领域息税前亏损将进一步加大。该业务领域息税前收益展望值,没有考虑内存产品业务剥离对两个逻辑业务部门管理成本的影响。目前实际数额还无法确定。

内存产品部

2006年财年第二季度,内存产品业务领域营收增幅较大,这归功于按比特计算的发货量大幅增长和平均售价略微提高。与上一季度相比,平均售价的提高主要是因为销售的产品为DDR2内存;产品定价更高且在按比特计算的发货量中专用产品所占份额加大。第二季度,英飞凌实现扭亏为盈(息税前收益由亏损1.18亿欧元变为盈利0.3亿欧元),这主要归功于内存产品每比特成本的大幅降低,按比特计算的发货量大幅提高及产品平均售价的轻微上扬。

内存产品部2006财年第三季度展望

英飞凌预计,2006财年第三季度,内存产量(按比特计算)涨幅约为10%。第三季度的息税前收益将受到内存产品业务剥离(导致两个逻辑内核部门管理成本下降)的正面影响,但所降低的管理费用,将被设立奇梦达(Qimonda)公司的建设成本部分抵消。目前实际数额还无法确定。第三季度,该部门将从2006年3月华亚科技的首发中获得约0.3亿欧元的稀释后收益。该笔收入将被列入该部门的营业外收入,并被计入息税前收益。

其它业务部门

2006财年第二季度,其它业务领域营收实现环比增长,这主要归因于2006财年第一季度末英飞凌与IBM的合资公司(ALTIS)的销售额首次被并入公司财务报表。本季度,其他业务领域的息税前收益与第一季度基本持平。
公司内部调整

2006财年第二季度,内部交易调整业务领域息税前亏损环比增长,主要是因为剥离内存产品业务和进驻英飞凌新建总部Campeon所发生的成本。

英飞凌预计,2006财年第三季度,内部交易调整业务领域的息税前亏损额度将高于第二季度,主要归因于和剥离内存产品业务相关的成本。

2006年3月17日,英飞凌和台湾南亚科技的合资企业——华亚科技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成功实现首发,发行价格为每股33台币元。通过这次首发,该公司获得了约0.3亿欧元的稀释后收益。该笔收入将被列入该部门的营业外收入,并被计入息税前收益。首发之后,英飞凌在该合资公司的股权为41.4%。

除稀释后收益外,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公司还将支付相应费用,主要用于英飞凌与IBM合资公司ALTIS的重组以及其它事项。除上述事项外,公司认为没有其它事项可对公司利润造成重大影响。

欲了解英飞凌各业务部门2006财年第二季度的主要业务活动,敬请录: http://www.infineon.com/cn.

媒体及分析师电话会议

英飞凌科技公司将于2006年4月26日中欧标准时间上午10:00点(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上午4:00)举行由分析师和投资者参加的电话会议(仅使用英语),讨论英飞凌2006财年第二季度的经营业绩。此外,英飞凌管理层在中欧标准时间上午11:30点(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上午5:30点)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发布会将使用德语和英语在网上直播。上述两次会议都将通过网络直播,会议内容均可下载,请登录英飞凌的网站http://www.infineon.com.。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