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力借IP通信实现高效集团化管理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7-10 12:00: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现今的电力行业系统,国家电网公司已将主要决策权集中至省级电网公司,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行业,因此而形成了以省级集团为主体的格局。

在省级电力集团企业中,以总分公司、母子公司为总体架构的运营方式,成为目前电力管理和运维的主要模式。由于总分公司和母子公司之间的分工差异和管运分管,因此,各省的电力集团在组织管理和业务运营方面都呈现出了集团化的整合与变革。

经历了改革之后的电力企业,都是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竞争,对各电力系统来说,在其资产与组织范围内加强集团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形成规模化经营优势、打造企业整体的综合竞争力是其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重点任务。

由于组织管理架构的需要,集团化运营的管理方式,要求电力集团内部的总分公司和母子公司之间加强内部的业务协作和管理沟通,即由原来的职能分割型的管理转向流程协同化管理。

与各自为战的分割型管理不同,流程化管理更需要较强的团队合作以及高效沟通。如果信息沟通不畅,或是因为信息传达不够到位的原因,造成各级公司/单位之间的配合失误或是配合割裂等现象,这在强调安全生产运营的电力系统内部,将很有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正因如此,电力系统这些年来一直在实现其信息化工作。在电力信息化应用中,包括电力营销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纷纷上马,典型者如ERP应用等,对电力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但众所周知,单纯依靠文字的软件系统,有时会因为操作者文字表达能力的不同或是信息传递处理效率低的原因,使一些相对复杂一些办公事务无法高效传达。因此,各电力集团内部总分公司和母子公司之间的电话沟通就成为了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和必备手段。除了大量的电话沟通之外,电网公司还建立了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目标的“客户服务呼叫中心”。

然而,由于国内通信费用的高昂,致使电力公司之间的沟通成本上涨较快,成为电力企业的一项推之不掉的负担。

为了使集团企业整体的流程化管理和运营更加高效,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为周到、及时的服务,同时为了降低相应的通信成本费用,一些省级电力集团开始使用新一代的IP语音通信系统,通过IP语音交换机等设备,将集团原有的PSTN集团电话系统与各个子公司和分公司之间进行互联互通,加强各个分支机构间的沟通,并通过IP技术降低通信成本,母子公司和总分公司之间的分机互通费用甚至为“零”。

笔者在此以刚刚竣工的河南电力司上马捷思锐的IP语音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河南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有特大型企业,主要承担河南省内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优质电力保障的责任。公司下属18个市供电公司、6个设计施工修造企业,员工总计3.47万人。受政府委托,代管107个县供电企业,农电员工10.9万人。公司承担着全省18个市、2000多个乡、9900多万人口的供电服务。公司资产总额551亿元。2008年公司售电量完成1598亿千瓦时,销售收入683亿元。

由于河南省电力公司(简称“河南电力”)需要经常分别与相隔3-4公里左右的河南电力实业集团(“河南电力”的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电力实业”)以及河南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电力实业集团的控股公司之一,以下简称“腾龙公司”)进行电话沟通,来解决电力的项目问题以及运维问题等,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等。

腾龙公司是“河南电力”属下的高科技信息技术企业,公司以电力行业为依托,专业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互联网业务开发和工程服务等工作,是河南电力的项目运维公司。

“河南电力”与“腾龙公司”和“电力实业”之间,由于分工各有不同,管理与实际施工操作分别处在不同的平台,因此,同处一个电力集团的三个单位相关部门之间,需要频繁进行项目沟通、指令下达以及共同协作等,电话沟通成为三家公司团队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使“腾龙公司”和“电力实业”能够与“河南电力”实现低成本的高效沟通,电力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员找到在IP语音领域拥有多年成功项目实施经验的美国捷思锐科技,希望能帮助该公司解决以上的所有问题,并希望在保持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系统具备电话会议功能以及小型呼叫中心的功能。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