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次来到我们PCHOME评测室的E6500K处理器,凭借惊人的表现让我们为之震撼,最终的超频结果令小编本人也感到十分惊讶。更有不少网友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这款处理器的详细信息。本次我们专门针对E6500K处理器的超频过程,列出一些心得与体会,供网友们分享。对于E6500K的规格本身
导言:惊人实力的背后
前次来到我们PCHOME评测室的E6500K处理器,凭借惊人的表现让我们为之震撼,最终的超频结果令小编本人也感到十分惊讶。更有不少网友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这款处理器的详细信息。本次我们专门针对E6500K处理器的超频过程,列出一些心得与体会,供网友们分享。对于E6500K的规格本身,我们已经无需再多做介绍,《稳超4.8G INTEL奔腾E6500K功夫评测》一文中已经罗列的非常明确,但是在这款特殊的处理器背后,还有一些并不为广大玩家所关注的细节在影响着整体的测试。 而这些细节往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 细节也决定着这款产品的来龙去脉,以及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一切。
第一款解锁倍频的K系列产品,为什么是E6500?
这个问题本身比较复杂,但是也有着基于工艺背景和处理器自身设计的原因。首先我们知道,E6500处理器归属奔腾系列,奔腾系列已经被INTEL定位为基于酷睿品牌之下,面向低端市场提供有限性能的产品。因此奔腾E6500处理器的核心设计可以比同样属于双核处理器的酷睿品牌型号节省更多的核心面积的同时,提供处于该定位之下所需的性能。
由这张CPU-Z处理器的识别信息我们可以看到:E6500K处理器,核心代号:Wolfdale,但是Wolfdale核心却有两种设计。一种是基于完整规格的45nm酷睿2双核处理器E8XXX系列,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E8400,晶体管数量约为4.01亿个核心面积约为107平方毫米。另一种是低规格的缩小版Wolfdale核心,其制造出的处理器被归入酷睿2双核处理器 E7XXX系列,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E7400。这一版本的Wolfdale小核心,晶体管数量减少到了2.28亿个,同时核心面积减小到了82平方毫米。除了物理核心的实质性区别外,基于相同核心的奔腾双核E6500K处理器与以E7400为代表的E7XXX系列处理器相比,也去除了包括VT功能,SSE4指令集单元等等部分,同时也屏蔽了1M容量的缓存,使得缓存容量缩减为2MB。
Wolfdale核心的真身 |
众所周知,在相同工艺下,基于相同架构设计的处理器,晶体管数量越少,功能单元越少,其功耗也就越低,发热量也就越低。因此在风冷条件下,晶体管数量少,功能单元少的处理器也就更有利于冲击其在特定散热条件下的物理极限。对于E6500K所处的市场区间,风冷环境是最常见的,因此也可以说,基于缩小版 Wolfdale核心制造的处理器也就是最适合进行风冷超频,冲击芯片物理极限的产品。此外相比更低端的E5XXX系列奔腾处理器,E6500K还拥有更高的1066前端总线,在冲击极限性能时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带宽的限制,因此INTEL选择了E6500K这款产品解锁倍频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Wolfdale的Wafer(晶圆) |
不过,这些有利于超频的条件也正是限制E6500K性能的原因所在,相比酷睿2 E7XXX系列,E8XXX系列处理器,缓存上的差距,SSE4指令集的缺失,VT虚拟技术的取消等等硬伤也使得其在日常的应用的性能上难以与定位更高的酷睿品牌处理器向匹敌,毕竟这些特性是无论通过怎样超频也无法弥补的。因此E6500K的最大价值,在于让玩家可以亲手触摸Intel 45nm工艺所能达到的夸张极限,从本质上说,这是一款世界范围内也难得的,专属于中国玩家的DIY“高级玩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