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10-09 12:00:00转载-投稿

上海,2009年10月9日--今天,阿尔卡特朗讯(巴黎证交所和纽约证交所:ALU)宣布其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前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博士(Dr.

Willard Boyle)和乔治·史密斯博士(Dr.George Smith)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两位前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发明并发展了电荷耦合器件(CCD),这一技术把光栅转换成有用的数字信息,是多种形式的现代数字影像的基石。这是贝尔实验室获得的第七个诺贝尔奖,目前已经有13位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

自问世以来,这个最初仅有硬币大小的装置便开启了全新的行业和市场,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和条形码阅读器等设备以及安全监控、医疗内窥技术、现代天文学和视频会议等领域。

“我们为威拉德·博伊尔博士和乔治·史密斯博士博士所作出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他们的创新成果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贝尔试验室总裁金钟勋(Jeong Kim)表示。“他们代表了贝尔实验室的宗旨--即致力于改变人们沟通方式的世界级研发。这种精神长期以来成为贝尔实验室的核心所在--通过充分释放人类智力的自由,经由各学科、各观点的自由碰撞,成就非凡的创新。同时我们也要祝贺高锟(Charles Kao),他在纤维光学领域所取得研究成果为通信行业作出了长久不衰的贡献,使现今各种通信业务的实现成为可能。”

博伊尔博士和史密斯博士都是贝尔实验室半导体元器件研发部门的成员。早在1969年,他们就开创了针对CCD的研究工作。从1953年至1979年,博伊尔博士在光通信、卫星通信、数字和量子电子学、计算机、以及射电天文学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他也参加了1969年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为阿波罗1号登月选址的科学小组。史密斯博士于1959年至1986年在贝尔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主要领导开展了新激光发射器以及其他半导体设备的研制工作。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