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第四季度中国外贸数据将由负转正。”曾预言“冬天”、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卫哲昨日接受记者专访时直言,尽管由寒渐暖已经发生,但乍暖还寒的现象将存在。
卫哲进一步表示,四季度中国出口形势将企稳回升,明年一季度或将大幅提升。这是继2008年年初,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预测,“全球经济冬天来了”之后,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正在继续施展自己的预测能力,以超前外贸数据公布半年的时间跨度,再次对宏观经济作出“大胆”的预言。
贸易趋势的“诺查丹玛斯”预言
今年第一季度末,根据阿里巴巴平台贸易数据,卫哲曾做出“全球经济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的判断。如同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一样,事实上,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外贸出口降幅已明显收窄。
早在2008年的7月26日,国家有关领导曾到阿里巴巴数据监控中心考察,当时7月份的上半年外贸出口增长是11%,但卫哲还是表达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的担忧,“我们预计全球四季度经济都会出现大问题,2008年四季度中国外贸肯定会出现负增长。”
到2009年1月份,阿里巴巴的预测得到数据印证,国家有关部门随即让阿里巴巴逐月上报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测。卫哲解释称,“阿里巴巴平台上有4000多万的注册用户,有过千万的采购行为可以让我们知道当前采购供给的规模和意愿,了解贸易现状之外,根据订单和询盘的变化状况,去判断未来的外贸走势,进而判断全球经济的走势。”
“让我们预测一年比较难,但是预测未来3到6个月会非常的准确。我们知道3到6个月后的‘阴晴雨雪’。”卫哲肯定地告诉记者,一般外贸的循环:报价、出样品、下订单、生产、加工、出口到海外,轻工业品3个月,重工业品如果需要定制的需要6个月。
美国复苏快,警惕欧洲
卫哲根据阿里巴巴掌握的“贸易核心数据”,进一步预测说,中国做外贸的企业家可能对未来还有一点担心,但他保证,“在未来3个月-6个月中国的外贸出口形势会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
“或许这样一个水平还是恢复得不怎么好,其实恢复到2007年已经不错了,2008年我们国家的外贸出口甚至回到2006年的水平。一旦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那么全球采购分布的格局将和2007年形成互补之势。2007年我总是警告做外贸的朋友要特别小心来自美国的订单,但今天,我反而要告诉朋友,中国外贸出口最好的地区又是美国。”
卫哲进一步给记者比喻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像年轻人得了一个急性病,来得快去得快。现在大家要小心的是来自欧洲的订单。欧洲的经济属于老年人、慢性病、会急性发作。如果全球还有一个危机没有爆发,那就是欧洲,欧洲的经济还非常的脆弱。
“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将领跑下阶段全球出口市场份额,”卫哲特别向记者强调,除了美国的恢复速度最快以外,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四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冲击非常小,他观察到这些国家在中国采购工业品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总体回暖非常迅速,但不会像05、06、07年那样以10%以上的高速增长。”卫哲最后总结说,“对我们每一个企业而言,在危机当中我们的企业如何利用危机完成自身能力的提高,是更为迫切和重要的。从今天开始做起,就能够迅速的抢占这次经济回暖所带来新的商机。”
全球采购大调整建议大小通吃
卫哲向记者列举了一个现象,全球买家采购行为在经济危机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采购总量下降幅度很小,但采购行为却分散了,每笔订单的量比原来小很多。大宗单价高的东西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而中国制造没有太多进入到一千美元以上的高单价产品。因此,劳动密集型行业依旧是中国出口增长的原动力,这是他对中国出口的判断。
他表示,目前来自海外市场的大订单处于恢复过程中,但非计划性的、分散的、小额订单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这意味着海外消费市场的需求正在逐渐复苏;但大的采购商还是比较谨慎。”现在从阿里巴巴的数据看,小订单明显增多,对于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抓住随机性订单与更灵活的小订单的增长份额是非常重要的。当经济复苏到一定程度时,这就会为外贸企业抓住大订单创造前期沟通与合作的条件。“所以,外贸型中小企业,要尽量‘大小通吃’。”卫哲说。
记者戴远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