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我受中国电信邀请作为专业观众参观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就我本人来说,其实对工博会的兴趣并不大,因为我觉得工博会所展示的产品、技术与理念尽管会推动我们日后的产业大幅发展,但多数都与普罗大众的当下生活并无直接关系。所以常常有两件事情摆在我们眼前:
我眼中的工博会 站在3G的门槛上看4G
文/剥落の小米
2009年11月3日,我受中国电信邀请作为专业观众参观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就我本人来说,其实对工博会的兴趣并不大,因为我觉得工博会所展示的产品、技术与理念尽管会推动我们日后的产业大幅发展,但多数都与普罗大众的当下生活并无直接关系。所以常常有两件事情摆在我们眼前:是着眼当下,还是放眼未来。
比方说中国电信这次在世博会上的展台,我个人的理解主旨有四点:3G网络(CDMA2000 EVDO)在今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基于3G网络的物联网体系、世博园区内的电信LTE 4G网络应用和基于LTE 4G网络在今后可见的五到十年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3G网络(CDMA2000 EVDO)在今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便利店的“拉卡啦”?实际上刷的是手机)
在3G网络的应用上,有一个项目是比较吸引我的,就是手机付费。通过手机可以完成水、电、煤等生活费用的缴纳、信用卡支付、网上银行划账、甚至于超市积分。实际上这些也用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已经应用得相当成熟(事实上也仅限于日本)。在我们国家完成应用的话,则需要多方的支持:比如说银行的支持、水、电、煤等传统国家企业的支持、超市接口的开头等等等等,这方面就要看电信的运营能力到底可以有多强了,据我知道中国移动也在开展手机信用卡划账的业务,而中国联通已经完成了在手机上植入交通卡的工作。 但除此之外,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教育我们的国民自觉地纳入更便利的信用体系规范?——这就不是技术和运营层面的事情了。
实际上这项应用以目前三大运营商的技术能力和合作伙伴的运营上并不存在问题,问题的关键往往在别的什么地方。如果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话, 用手机支付是可以从现在就开始普及的3G应用——这倒是真的能方便我们的生活。
基于3G网络的物联网体系
名字解释——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实际上这是个听起来很科幻的事情,它的前提是在每件东西上植入射频芯片,实现所有物品的网络连接,以此完成对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东西的管理和掌控。老实说我觉得这个概念太可怕了……
而在本次展会上,电信所展示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是这样的:比如通过内置的RFID芯片记录家用水、电、煤表数据实时通过3G(CDMA2000 EVDO)无线网络发回数据中心形成账单和详单,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调阅;通过道路传感器可以实际检测整个城市各个具体位置点的实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噪音等数据,通过3G网络同步传输给数据中心,不在现场就可以完成整个城市任意位置实时的检测。
如果电信所展示的物联网技术仅限于这个层面的话,在未来的两三年内,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