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李铁军回忆录:潮起潮落 金山觉醒

互联网 | 编辑: 黄蔚 2011-04-26 1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为什么做金山毒霸

写金山的心情很复杂,我在金山毒霸工作了九年。

曾经在围脖上问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Opera,14年的历史,市场份额还不到2%?”有高人绘制了浏览器领域的历史地图,其中Opera和Safari多年来的市场占有率似乎是一条直线,似乎丝毫不为其他浏览器的份额变化所影响,就如桃花源记中所述“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为什么Opera,14年的历史,市场份额还不到2%?”——这是在问自己,问金山毒霸。金山毒霸的市场份额,也曾经多少年没怎么变。

为什么做金山毒霸

金山做毒霸之前,主要产品是WPS(当时的版本是WPS97),金山词霸(南京月亮公司出品的即时汉化专家被迫退出翻译软件市场),剑侠情缘(地位仅次于仙剑奇侠传)、地雷战、决战朝鲜(当时网吧里最受欢迎的战棋游戏)等单机版游戏。97年前后,金山已经是国内最有名的通用软件企业,做了很多产品。

但金山软件却基本上不挣钱:金山出的一大堆软件的收入加起来也顶不上王老师一个KV300。后来,杀毒市场还有了瑞星,两家企业的收益都在金山之上。原因是老百姓基本不会花钱买通用软件,而杀毒软件在当时是正版化最高的软件,个人杀毒市场一年约100万套的销量,养活了江民和瑞星两家公司,金山决定做第三家,做毒霸。

后来,我曾亲耳听到瑞星的市场专员讲,金山太讨厌了,搞了一大堆软件,还要搞杀毒,什么都想插一脚。

软件卖盒子时代的互联网尝试

我不知道那是不是软件卖盒子时代的首次互联网尝试:在金山毒霸正式上市之前,金山毒霸的测试版在互联网发布超过3个月时间,累积下载量达100万份。那个时代没多少网民,上网要靠14.4k小猫,下载一个IE得个把小时,软件的发行几乎全靠盗版CDROM。通过网络下载100万份,其实是挺不容易的成绩。

我是通过电脑报知道金山毒霸的,有一天给某个政府机关修机器的时候首次上网,偷偷下载了一个金山毒霸,然后用ARJ分卷压缩COPY回来用。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软件可以安装在win98上,界面挺酷,扫描速度比KV300快。我曾在一个朋友的打字社看到过一个正版KV300,每次使用KV300都得拿软盘启动,没见他把KV300装电脑上(忘了是哪年KV才有KVW3000的)。

在金山毒霸正式上市后,双引擎是重要卖点,和俄罗斯Dr.Web合作。现在对杀毒技术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Dr.Web就是大蜘蛛,启发式引擎比较强。

2001年,我来到北京瞎混,四处找工作,偶然跑到人大招聘会见到金山招促销,我就这么开始在几个连邦店卖毒霸,毒霸.net的售价比KV300和瑞星都要低几十块钱,瑞星对渠道的控制力更强,店员力推瑞星(据说卖一个给店员分成5-10块),江民的品牌影响力最大,许多顾客点名就要,金山毒霸却少有人问津。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