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中国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上海)汽车电子峰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举行了两场圆桌会议,其中之一的议题是:新能源汽车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吗?
2015年11月13日,中国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上海)汽车电子峰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举行了两场圆桌会议,其中之一的议题是:新能源汽车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吗?
钟师:我们这次主要是讲新能源汽车是否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的问题。实际上前三年的时候,一直到去年新能源是所有的汽车论坛最热门的。刚才大家讲了很多,所以现在回过头来。这个题目其实还是一个老题目,通过几年来,我们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问题我们还在探讨,跟往年探讨的有所不同。
因为至今为止,我们政府为新能源补贴的力度应该是最大的,而且各个城市的补贴政策或者限购政策对于新能源车的放开也是空前的,所以政府包括配套的充电桩这些都是国务院定调的。既然这么大一个空前的表面看大好的形势之下,是不是大家就认为新能源车的爆发期是到了。今年如果做的最好的话,我估计也就是30万台左右,大概也就是这个幅度。这个爆发期到底够不够?
从庞董事长花了那么多精力,他肯定是看好这个市场,如果这个市场很低迷的话,我觉得你也不会做这件事情。同样长城华冠也是一样,花那么多钱,招募团队,招募国内外优秀的工程师来做这个事情如果没有看好未来的前景,也不会干这件事情。是吧?腾势的情况虽然我们也在看,但是我们也可以多谈一下。虽然腾势现在的起点是中高端的起点,将来你们要做大,是不是要往上扩、往下扩,把普系扩大,将来要往哪个方向再走?
我觉得关注者、投资者和市场行业分析师,可能会关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话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看一看。庞总先讲一讲!
庞大汽贸集团董事长庞庆华:大家都在探索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和最后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实际上新能源我们做,实际上有几年了。但是真正从国家政策支持应该是从今年开始。我说个实话,如果在这个政策的支持下,应该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在我所知里面,全世界支持力度最大应该排第一。一辆车,像两轮的小车补贴17000-24500元(速记建议核对此数字)。充电的问题,我认为充电的问题不是太大。
但是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政策的不平等,这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城市给上牌,有的城市不给上牌。所以这个问题呢,可能国务院也都发现了,也在发各种指示。我个人感觉现在看到外包装,还没有走出瓶颈,还差几步。
钟师:这个政策是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就象一线城市先是踩一脚刹车,限购。然后再对新能源车加一下油门。如果不限购,然后补贴还是对新能源车补贴。那种竞争,你觉得新能源在这种区域将会怎么样?因为毕竟限购的也有限,中国二三类城市有很多很多。如果靠先限再放一点,在限的前提下让新能源车加一把火,这是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的?
庞庆华:所有人都支持新能源汽车,谁不愿意啊。对吧?这个没有任何的疑问。问题的关键是“钱”。
钟师:新能源车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先普及,由他们带头向二三级城市普及也是很好的方法。对吧?
我现在问一下长城华冠董事长陆群先生,你们也在开发新能源车,也在帮很多客户做电动车。从你们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将来一般的电动车上产品应该是从比较低端一点慢慢往上爬,还是像腾势这样的中高端;或者是特斯拉这种先高端再慢慢往下走。到底是从下往上走还是从上往下走或者是从中间起步,哪一段对于他们来说对于他们将来的经济效益更好?
长城华冠董事长陆群: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到底技术路径从哪里开始做,做起来比较有机会?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需求,关键是我们的车在哪个细分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更有可能性,更有可能让消费者喜爱,在他的消费选择里面更有打动他的卖点。其实后面我会有我的答案,我希望按照我的想法来做,但是我说这个答案之前,我想先说一个观点。
现在中国几乎可以讲除了朝气蓬勃的之外,所以靠卖的都是靠政府在卖。没有政府补贴之后,几乎有很大一部分卖不出去。在我们看来,就像刚才我们讲能源补给方式的思考一样。
在我们来观察,我个人认为补贴是对行业伤害大于对它的帮助,它负面的影响深远。使得很多车厂原来有机会抓紧时间在成本、性能、可靠性、质量上,无论是电池还是整车重新进行开发,继续做创新,再把车型不是按照原来的传统车做电动化改造,而是根据电动车的基础来重新设施研发平台,设计车身结构等等,这样才能有更加合理的设计,更加有竞争力的产品。现在由于有补贴,使得大家基本上都在盯着政府补贴。
我为什么说到“补贴”这件事呢?回答您的问题,我们的答案:一定要找到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哪种消费行为最有可能实现。换句话说,最有可能使用电动车的时候,让他觉得比汽油车更划算、更舒服、更愿意。是这样的逻辑,从这样的逻辑往下分析就比较容易。你今天的电池技术、重量、体积,尤其是成本,决定了电动车今天的成本很高。成本很高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电池,这是一个现实。
我们大家都盼望着电池能够迅速的革命,迅速的能够成本降低,几年之后就变成原来几分之一的成本,这当然是大家的好愿望。但是这件事不科学。今天这样的电池和技术和它的现状,怎么样找到切入点?
电池既然很贵,如果说你还要追求续时里程。基本上续时里程过大。怎么能多跑?多加电池。多加了电池怎么办呢?首先你要把车做的足够贵,这样更多的电池所占的含量、比例就会相对少一点,大家对这一点成本增加的敏感度就会降低一点,这就是特斯拉。
假如我们说这个电池20万块钱整个车,如果你这个车本来是20万现在忽然40万没有人会买。但是如果说是一个60万块钱的车加20万块钱变成80万块钱,OK啊,这就是特斯拉。但是如果买80万的车,这个车要足够好,让人家愿意花这个钱。
当然,即使如此,也是有钱人的玩具,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它贵,你就要少装,既然贵就别装那么多电池,就把续时里程满足一部分人的基本出行需求。既然贵少装跑不了那么远就要把车做轻,要做轻就要用新材料,要做小啊。我可以用新的材料、现代化的材料做轻,做轻大幅度的降低电耗量,降低电耗量不是为了省电而是为了减少电池。这种车一定是引起爆发式增长的。
腾势汽车市场总监胡晓庆女士:腾势是从中间切入了。各家企业有自己不同的战略,恰恰我也负责企业的产品规划,包括整个未来的产品策略。我们的看法是现在行业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富人玩具类的特斯拉的或者是轿跑的,也有A8200万价格的。也有很多起步阶段的电动汽车,大家的意取不一样。
因为我觉得还要回到讲产品,工程师、理工男就是这样的,我是学文的,但是我在这个企业学到最多的就是“跟产品要有关系”。你能做出来什么东西能够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第一个,产品。第二个,消费者跟你的产品之间是不是匹配。已经不再是我做的东西卖给别人,而是他们想要什么。所以我们认为最大众的人群是中产阶级。当然,入门级的量一定是最大的。
有一句话讲,买的没有卖的精。“卖的”是谁?我们,庞总也是卖车出身的。为什么现在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以让你选择?大家现在想买车的时候,你能像燃油车一样同级别的SUV有20多个产品挑去吧。没有,这就说明这个市场并没有到真正要爆发的时候。主机厂为什么没有拿出好产品出来?做不出来吗?做的出来。技术的储备已经很深厚了。我们认为还没有到来,因为快了,因为大家现在要上很多产品了。
大众也好,奥迪也好,宝马也好,奔驰也好,沃尔沃也好,你们见过的牌子都说:我们要上什么什么战略,什么什么中国计划。快了,所以我觉得它现在处于一个快要爆发的时候,所以各家都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涌入进来了。但是这一切对于用户来讲,或者回到自己作为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现在好的思维,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想一想他想要什么。现在一些互联网企业进来,我相信他们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潮流和不一样的造车的看法,所以我们的观点是这样。
凯翼汽车研究院院长卢礼华:凯翼是行业的新兵,虽然是“新兵”但是我们也是从传统进军来的。关于新能源汽车会不会有爆发式增长?我个人的观点,一定不会。
有几个方面的考量:
1.从国家政策来说。我们知道比德.德鲁克管理大师讲的一句话:“非常好管理,没有惊心动魄的事。”我觉得国家是把“新能源”作为一个事件来管理,因为在推进不管是排放、大气污染等等方面。
所以说在这个事情上面,国家有非常强有力的政策来推动新能源的发展。这个政策本身一方面不太好的方面,确实我们觉得新能源的政策不管是国补、地补、退出机制都会对电池企业或者主机厂企业在整个投入方面是不是能够持续都存在很多的犹豫不前。
2.技术的成熟度。应该说技术有成熟度,但是实际上满足日常的大众消费对电池技术的需求,以及整车其它几个我觉得还存在差距。对于像石墨烯这种新的电池,至少在十年之内没有可能实现量产化。要实现爆发式增长的时候,确实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3.从消费者的心理来讲。刚才两位领导都提到了,不管是从中档、低档还是高档。包括互联网企业,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也进入了新能源造车的大军里面去。
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或者普通的老百姓,心里能接受的产品应该就是等同于目前的汽油车的这种价位的形式。因为他们对于日常的出行需求所花费的东西,希望也是等同于汽车车当前的花费。我们新能源是提供一个更绿色的出行方式,这个绿色的出行方式前提是要满足大众对于出行费用的考量。
基于这三条考虑,我觉得新能源应该不会有爆发式的增长。所以说,凯翼在整个新能源的策略方面是先有传统汽车,明年会有凯翼的两款新品上市。两款新品上市同时也会在后半年会上混合动力。从传统的汽油车转向纯粹的EOA的过程,还有48伏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你会发现出现那种非常高峰的波峰和波谷的时候一定不属于正常的状态。所以从凯翼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新能源应该会逐步逐步的缓慢增长。
钟师:现在就这个价格的电动车,你非得让很多用户去买下它,人家是有心理障碍的。但是如果通过商业模式,通过其它的一些手段来使得用户不买下来,但是有很多的使用者在用这个,总体上你新能源的产销也在慢慢的推向前。我可能有兴趣使用,但是不一定要占有。这可能是推进的辅助爆发期到来早一点好的办法,是不是?
庞庆华:是。我们在跟腾势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在探索这样的方式。我们叫“先座后买”,去年电动车牌照没人要。你如果有顾虑,没关系,你先开走,开一段时间如果好了,你买,不好,你给我。分车租赁其实也是一种商业的模式,你可以完全自由,这个非常好。
钟师:陆董事长,刚才看到您的概念车是类似于特斯拉的那种大的跑车型的那种。到一定程度,你觉得对包括大电量的使用电动车会不会也会限制。因为特斯拉七八百公斤的电背着让个人玩耍,跟平民消费差很多,这样国家也不提倡,你也是自然资源消耗。您认为将来会不会有“高消费税”之类的限制大容量电池的车会提高它的税收,或者限制它的消费?您觉得将来会不会有可能有这种趋势?这个您怎么看?
陆群:我觉得是这样。现在对于电动汽车,我想无论是哪一种电动汽车,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面,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各地应该都是处在“鼓励期”。而不会说现在就把它当做奢侈品进行限制,有可能鼓励的力度不太一样。并不能因为一个人吃龙虾,你就惩罚他,我觉得这个不太符合逻辑。这个我觉得可以预见,一段时间这不会是一个问题。
我还想补充一点,刚才可能有点误解。对于您最早的问题,能不能迎来爆发?我讲一讲我的观点,其实我也不主张现在就要爆发。看您怎么理解“爆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它的增长,整个汽车产业在各个市场的增长都是一个漫长的启动期,然后快速增长,然后进入平稳发展。所以如果说进入到这个,我们认为现在中国的电动车已经进入到过去漫长的启动期开始进行发力和发展的通道,这是我们看到的。
但是如果说把这件事看成是大起大落的话,很多冲动我觉得是不利于这个产业的发展。其实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天的突然的爆发,我们希望是有一个稳定的健康增长。无论是从技术、可靠、工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充电设施的建设等等方方面面,都需要一个互相支持的过程。我不认为用“爆发”这个词来形容。
钟师:现在目前有一批互联网企业,或者是外国的企业携大量资金进入到这个市场也往智能、电动、互联领域发展。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外来入侵者。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
庞庆华:我觉得应该期待国家继续大力的支持。另一方面,靠自己努力,降低成本。同时,这个市场应该说无论从经营、社会责任,我觉得都需要不断的需要。
陆群:我觉得是好事。大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做,取长补短,不要互相鄙视。对于新的电动车,大家都是新军。如果说我们有竞争,那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传统。所以我觉得大家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所长,大家取长补短。我们要合作,合作,合作,大家一起合作来做这件事。
卢礼华:凯翼实际上属于中间人。我们来自于传统的汽车行业,但是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开发车型,以及造出车型、卖出车型。对于互联网的一些力量,参与造车的行业,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看不看好?我个人的观点,我不太看好。
当然,我不否认刚才说,可能有两千个互联网企业都在造车,或者说有20个。目前还有看朋友圈数一数,有多少个互联网企业在造车。我们给他们的生存打打指数。我从传统行业,我自己同时是搞技术、搞研发的,所以说我对互联网企业做车子,我是报有更多的怀疑态度。但是不可否认他们有资金能够购买到技术、人才、管理。
我们不否认互联网汽车造车会有成功的,但是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应该属于比较少部分的人会成功。但是我们对于用互联网的模式和思维去造车,我认为这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因为互联网带给传统行业的冲击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拥抱的。
凯翼的品牌也是致力于打造年轻人喜欢的智能互联汽车,不管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的汽车都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我想在这种互联网的冲击和浪潮之下,我相信互联网一定会成为传统汽车迈向未来不管是新能源还是什么的一个非常良好的途径。
胡晓庆:我简单说一下,因为时间已经快到结束了。大家都来做,不坏。但是想提醒一点,我们觉得对于用户首批尝试新能源的用户要珍视、要保护、要敬畏。不能因为互联网带进了一些思维之后,让这个行业变成了快速、浮躁、廉价、不安全。这些如果能做的好,好事情。我唯一的建议,我们一起要把消费者真正放在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