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思科四次换LOGO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11-06 13:05: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1984年,思科由斯坦福的一对教授夫妇创办,夫妇二人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用于斯坦福校园网络(SUNet),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这个联网设备被认为是联网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

1986年,思科第一台多协议路由器面市。

1987-90年,钱天白教授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标志着中国人开始使用互联网。

1989年,互联网主机数量突破100,000个。1990年,ARPANET退出历史舞台,众多网络组成了互联网(Internet),万维网(World Wide Web)开始流行。

1990年2月16日,思科上市

1994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相继启动。

1994年,思科系统公司北京办事处成立。

1994年,思科为客户机/服务器工作组推出了第一款智能交换机——Cisco Catalyst交换机

1996年,思科进入电信运营商市场。这一年,电子邮件数量于本年度超过了普通邮件。

2000年,思科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2001互联网泡沫破灭,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思科公司于年初提出了“六点计划”,以充分重视盈利,同时缩减开支,整合资源,确保每个人都关注各自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市场转折点建立优势, 以及通过电子应用(e-applications)来提高生产力来支持其“突破策略”。当时,思科对网络的未来更加具有信心,因为几乎所有的CEO们都理解生产力机会和转向电子商务的需要,所有的主要公司都将在十年后变为电子公司(e-company)。

2003年,收购Linksys,进入家庭网络市场。

未完,请翻页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