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爆发 AMD三核羿龙处理器详细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陈晨 2008-06-04 00: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半个世纪前,当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与大众依然无缘的时候,一种叫做晶体管的发明改变了世界,以其为基础的半导体科技在半个世纪内取得了当初难以想象的飞速发展,由此带来了人类科技的飞速进步。从上世纪90年代起,当以硅为主要材料的半导体科技开始面临重大挑战,由于晶体管

业界领先的电源管理设计

Phenom处理器除了性能之外的重大设计改进在于其对于电源管理设计的重视,这也是AMD贯彻其致力于提升“每瓦特性能”宗旨的重要举措。Phenom的电源管理设计颇具创意,处理器核心及内存的电路层位于不同的层级之间,由此可以实现各个核心与内存控制器性能与能耗的单独控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不同,Phenom的各个核心可以根据负载不同工作在不同频率,不同电压之下,因此能耗也不相同。新增的COOLCORE技术可以使处理器自动开启或关闭无需使用的电路部分,达到充分的节能效果。

核心与内存控制器之间的动态调节

 

如上图所示,独立调节各个核心电压,频率的好处在于,当四个核心处于满负载状态时,功耗为100%,如果只有一颗核心满负载工作而其他核心只有三分之一负载时,功耗将降低50%,如果只有一颗核心满负载工作,另一颗核心只有半负载,而其他核心处于闲置状态时,整体功耗降降低至原先的37.5%。而第二代CNQ技术的应用,可以以每秒30次的频率自动侦测处理器当前的状态,无需用户调节自行完成工作及能耗状态的改变。

由此引申出的关键问题是,因为根据系统负载不同,处理器存在频繁的动态调节,所以即使TDP相同,处理器的实际功率和耗电量也并不相同。由于INTEL目前的四核心处理器由于采用双芯片封装设计,核心间无法做到分离式的动态调节,只能保持四颗核心的同步运作,因此即使CPU负载没有使用到全部的四个核心,闲置的核心也必须保持与处于工作状态的核心相同的频率,最终的耗电量水平控制依然无法达到最佳。此外,由于三核心相对四核心已经减少了一个物理核心,因此全线TDP都保持在95W以下,相对于四核心处理器来说,三核心产品的性能|能耗比会更加平衡,由此带来的静音和发热表现也会更好。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