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搜索“竞价排名”之殇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9-28 10:18: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网络搜索中的信息若要靠是否花钱来决定排名先后,则这种排名某种程度上就要当作广告来处理,接受“广告法”的相关制约

随着网络搜索引擎的发展,“有事儿问谷歌百度”已成很多网民的思维定式。但随着一种被称为“竞价排名”的盈利模式被引入网络搜索行业,个别较早采用这一模式的搜索类网站正面临信任危机——因为网民搜索到的信息,往往是因交了推广费而排名靠前的广告信息,而不是自己想要的内容;更有甚者,一些点击开的页面居然与所搜索内容毫不相干,页面根本就是广告。

对此,针对网络搜索的抵制行为日益增多。亚洲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商圈“淘宝网”日前宣布屏蔽百度搜索,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其实,在互联网业界,网站与搜索引擎的摩擦早已不是秘密,校内网、海内网、51.COM等网站也都不同程度地屏蔽了搜索引擎对站内页面的抓取。

更重要的是,这类“唯利是图”的盈利模式不仅因推广非法网站、虚假点击面临信任危机,更引发其是否已演变为广告,需接受相关广告方面的审核和法律制约的问题。

竞价排名带来“点击欺诈”

所谓“竞价排名”,是搜索引擎商推出的一种业务。当用户搜索一些常用词语时,从搜索引擎服务商购买了服务的厂商的名字会排在搜索的前列。每当用户点击搜索的结果进入厂商的主页时,厂商就要向搜索引擎服务商缴纳一次费用,也就是搜索引擎的广告收入。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却弊端明显——只要愿意出钱,“李鬼”也可能打败“李逵”。

2007年,上海大众搬场物流有限公司发现在百度上键入“大众搬场物流有限公司”、“大众搬场”等关键字后,出现众多公司网页链接,但这些“大众搬场”公司的电话、地址和网址都各不相同。“冒牌大众搬场”充斥着搜索引擎,消费者不断上当受骗,这让正牌大众搬场公司十分愤怒。大众搬场公司调查发现,大量冒牌大众搬场的网页链接主要出现在百度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和“火爆地带”栏目网页中。于是,上海大众搬场物流公司起诉百度,状告百度侵犯其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今年6月25日,上海市二中院一审判决百度败诉,要求百度刊登声明消除影响,赔偿原告5万元并承担相应诉讼费用。

除造成上述争端外,由于采用竞价排名的网站按照点击量收费,因此也就隐藏着另外一个陷阱——点击欺诈,即人为制造非真实的用户点击,通过恶意点击敛财。国内最大的“威客”网站——猪八戒威客网CEO朱明跃告诉本刊记者,通过恶意点击,吃掉客户广告费几乎是网络广告的“潜规则”,但是很难找到证据。比如,不少网站投入大量资金做竞价排名,之后点击量可能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上升,广告消费金额也成倍增长,但是效果却越来越差,因为这背后有各种“黑手”——有的搜索引擎代理商为了提高业绩,按期花掉广告主的预付款,便制造假点击;有的广告联盟为了获得搜索引擎给予的广告分成,疯狂进行无效点击。

据一些互联网调查机构调查,当前广告主对互联网广告最为不满意的就是一些网站搞点击欺诈,在广告点击率上作假,套取广告费。有近40%的广告主表示遭受过点击欺诈,近60%的广告主认为目前广告投入有浪费成分。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