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博客:佳能G10与松下LX3的首次对决

互联网 | 编辑: 2008-11-26 00: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今晚我打算和大家聊聊佳能G10的菜单系统。厄,不过我觉得没有必要再把所有菜单都一层层的翻出来了,那样的结果只会把这篇文章搞成彩色版本的佳能G10说明书(这类所谓的‘评测’其实还真不少),我就挑选几样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和大家共享一下吧。

从善如流的佳能在菜单内加花样

按照老规矩,在说完机身以后,今晚我打算和大家聊聊佳能G10的菜单系统。厄,不过我觉得没有必要再把所有菜单都一层层的翻出来了,那样的结果只会把这篇文章搞成彩色版本的佳能G10说明书(这类所谓的‘评测’其实还真不少),我就挑选几样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和大家共享一下吧。

首先来看看佳能G10的FUNC菜单,这个也是佳能常年来一直坚守的功能键。从按键功能来看,似乎和以往没有太多不一样,白平衡、色彩模式、包围曝光、闪光灯指数、ND滤镜以及画面分辨率以及画质一路排开。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稍微提一下ND滤镜,这是从早年的G系列相机就出现的,可以算作是佳能一个独家配备的功能。使用ND滤镜可以有效降低画面的进光量,考虑到消费类数码相机的最小光圈一般也就F8上下,所以这个滤镜在白天长时间曝光时会有实际作用。可惜的是,我这几天还没有找到在白天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机会(实际上在城市里面一般用来拍摄喷泉),大家如果有机会跑去九寨沟摄影就会体会到ND滤镜的好处了。

佳能G10给出了很多种“我的色彩”模式,不过我通常只用鲜艳模式。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这张对比图,上面一半是使用佳能G10的默认色彩模式,下图则为鲜艳模式。很显然,尽管在机背LCD上观看“鲜艳模式”拍摄的照片有些过饱和,但实际对于风光照片来说采用这个模式其实比默认的色彩更适宜。佳能还在这个选项中加入了诸如“鲜艳蓝色”、“鲜艳红色”等独立突出某种色彩的选项,我会在以后的样张篇中详细介绍。

今天下午我是带着佳能G10和松下LX3一起路过滨海路的,在停车休息时看到前方的湿地里有几只白鹭。此时我只恨自己手头没有一台长焦距的相机,可怜的松下LX3区区60mm的长焦端面对这种画面实在是有心无力,而佳能G10的表现则稍微强一点。

当然,我也不能指望5倍光变的140mm镜头能够带来怎样的特写画面(见下图),但请别忘记我手上的这款相机拥有1500万有效像素——所以既然光学变焦拍不到,我们还可以用数码变焦裁么!

5倍光学变焦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把佳能G10达到20倍光学变焦后的产物,点击后可以看大图(我稍微做了一点后期处理并缩小到2百万像素)。当然,如此的数码变焦会导致画质上的下降,但如果要求不是很高的话,我想这样的画面至少也能满足网络贴图或者5寸照片冲印的需求了。

20倍数码变焦并后期处理 点击放大

佳能G10另外一个比较“重大”的新特性就是首次采用以往只有DSLR才搭配的DPP软件解压机身RAW格式。至于我为什么在“重大”两个字上加上双引号是因为我根本不像某些媒体朋友那样对这个改进充满欣喜。我在昨天的博客里已经说过,我认为到目前位置任何一款消费级别数码相机(不管你是旗舰也好,专业设计也好)的RAW格式都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只是相机厂商的一种噱头:让你感觉你真的很专业(因为是在用RAW嘛,全程效果都由你来掌控嘛),顺带着促进了存储卡厂商和硬盘厂商的销量(三倍的存储容量需求)。

事实上,有几家领先一步“全国首发”的媒体朋友最终也承认佳能G10的RAW输出画面与机身直出JPG的效果相差不大,肉眼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有媒体朋友指出佳能G10的RAW在DPP下输出,可以稍微减少相机在ISO 1600下的噪点水平——欧买糕!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将会把它牢记在心,尽管我这辈子估计也不会用这种机器在如此高的感光度下拍摄RAW照片。。。

上面两张画面则是表现佳能G10在对焦方面的特性。佳能G10不但允许用户手工调节对焦点位置,还能自行改变对焦框体的大小。另外,直接在机背四方向键上按下上键就能激活佳能G10的手动对焦模式。对那些眼神不好的用户,佳能G10同样很贴心的能将对焦框区域局部放大以实现精确对焦。这些功能并不稀奇,但佳能G10在菜单结构、按键位置等操作性设计上显得很人性,至少我非常喜欢使用佳能G10的手动对焦功能拍摄一些微距照片,同时我也喜欢把G10架在三脚架上然后靠先构图,然后手动移动对焦点的方式进行拍摄。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