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骁俭:我看U9 PK SAP/Oracle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9-05-08 10:30:00原创-特约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U9 PK SAP/Oracle
  先不谈今天用友的产品和国际厂商的产品到底谁优谁劣,我看这场PK的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5年前我做这种比较的时候,没有国内的厂商提出过异议,也没有人愿意来进行比较,但今天用友敢于把自己的U9和SAP、Oracle放到一个赛场上竞技,就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我要说一句:“敢比就是赢”。
  
  这2年和国内公司有了深入的接触,也看到了他们的努力,我们不妨从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角度来看看这场PK:
  1、)客户群体的准确定位:
  我们看到,用友公司是用一个系列的产品来对应不同的市场,它的T系列产品对应的是小型的企业,U8产品对应的是中型市场中偏下的企业,U9产品对应的是中型市场中偏上的企业,NC产品对应的是高端的市场。
  再看SAP的市场对应,SAP商务套件对应的是高端市场,SAP Business All-in-One对应的是中端市场,SAP Business One对应的是小型市场。
  表面上看到的是大家都有相应的产品对应不同的市场,但实际做法上,所谓的SAP Business All-in-One是源自于SAP商务套件的同一个产品,只是通过了部分的预配置来实现快速交付,其本质并不是真正面向中端市场的产品。而用友的U8和U9则是两款完全不同的,对不同中端客户群体有准确定位的产品。所以从客户群体的准确定位而言,国内公司的更为精准。
  2、)从应用效益来看:


  
* 适应性的比较:就业务处理能力而言,对于中端客户市场,目前的U9和SAP、Oracle的产品没有差距,基本都能覆盖这类客户的应用需求;就运营决策能力而言,他们的差异也是在伯仲之间;但就战略决策能力而言,由于SAP有了Business Objects,Oracle有了hyperion之后,这个方面就强过于U9产品本身。所以整体看适应性,国外产品略占优势,U9需要有面对战略决策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赶上国外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
* 可用性的比较:无论是对用户角色的覆盖、工作内容的覆盖和易用性,U9都全面超越了国外公司的产品。SAP、Oracle,由于产品发展的时间已经很长,其基本的思路是局限在ERP领域中,而U9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比如集成了办公的思想、加入了企业搜索引擎、强调了个性化桌面,这些使得它的可用性就非常人性化。所以在可用性上,U9产品应当占据优势。
* 可扩展性的比较:就技术扩展性而言,U9产品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全面基于SOA架构体系,因此它的技术可扩展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就应用可扩展性而言,各种类型的多组织模型的出现,使得U9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和SAP、Oracle一样的结构基础。这两个变化,可以说是国内产品的一个质的飞跃,虽然从整体判断国外产品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但U9已经突破了长期阻碍国内产品成长的屏障,具备了快速赶上甚至超越的能力。
* 总拥有成本的比较:无论是产品的购置成本、实施成本、用户的应用成本和系统的运行成本,U9继续保持着国内产品的本地成本优势,这个本地成本优势并不是简单的低价格,而主要是运行维护成本适应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应该说整体的应用效益,U9和国外产品不相上下,目前在可用性和总拥有成本上强于国外厂商,在适应性上稍逊于国际产品,在可扩展性上还是弱于国际厂商。但由于U9的基础架构无论在应用上还是技术上,都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随着一定时间的积累,再加上用友强大的中国企业用户基础,U9会很快在后面两点上赶上并超越国际厂商。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