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是个“知识迷宫”,管理是个“财富赌场”,而徜徉于这两者之间的人统称为信息化的从业者。进入了这个圈子,如同走进了“大观园”和“万花筒”,有激情、幻想和成功的诱惑,也充斥着许多淘汰、失落和迷惘。
公司和从业者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在竞争中“笑到最后”立于不败之地呢?换言之,我们如何从中保持明智而梦想成真?
小心陷阱
信息化的过程和其它事物一样, 存在着各种各样美丽的陷阱。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商业化的过程。所以,我们与其第一个“接口”是媒体信息,接着是案例, 再下来是产品与技术。由于IT被证明为高科技,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就潜意识地接受“专家”及媒体的一切说法。而市场对所有的“说法”都是免责的,因为市场的导向并不是让我们形成科学的认识,只是为了“造市”形成销售的高潮。反观我们自己,都有一个固定的逻辑前提:因为是科技的东西, 就是趋势, 就是时尚, 就是正确的。但常常忘记了任何事物都有“路径”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在两者选择上出现不定性的“盲点”时,“陷阱”就出现了。 陷阱有似是而非的特点,它会干扰我们的视线,造成误断。陷阱可以是概念上的、逻辑链上的、方向性的、方法与程序上的及商业投资上的等等。认识陷阱的重要性在于我们如何谋划我们的资源在有限的时空达到我们的目的。
IT给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能性,但究竟采取什么策略来应用IT,就是技术以外的另一个复杂的问题。那么,信息化过程中有哪些“陷阱”呢?这里简单收集一下:
——概念上的,CRM、ERP、BI、KM、RTE(实时企业)、数据“大集中”等均有认识和做法上的“陷落”,如CRM并不是一个系统而常常被说成是一个系统,服务要本地化,数据库自然也要用分布式而应用上被极端地灌输为数据大集中绝对好;
——逻辑链条上的,管理与IT关系,IT的角色是管理的外力, 还是管理中的一个要素?由此引发的问题是“管理决定系统,还是系统决定管理?”,我们经常掉入技术至上的陷阱;
——方向性,我们信息化的实质目标是什么?是全部管理的“自动化和实时”?是共享和个性化吗?信息化的解决方案的最佳经济模型是什么?偏离企业使命的技术方向是个隐蔽的陷阱;
——方法与过程, 如何做好管理信息化的产品?管理和需求驱动还是程序技术驱动?我们常常掉入“技术决定产品”的陷阱。
——表象化陷阱,人们对一些新兴行业就是奉行“红灯区”行业规则,人的价值在“青春期”。
——标准性陷阱, 对于管理信息化系统这样一种如此IT和多种学科交叉的产品,用户在选择其产品时,也在“陷阱”中观天,常以公司的广告投入、资金实力、市场销售额来选择厂商。
上述陷阱广泛的存在于IT提供商、行业管理、从业者中间,掉入陷阱会带来一些危害。
我们称之为“陷阱综合症”:
编程太累——频繁地改变程序语言; 基础太“脆”——技术、管理经验增长空间不够;变化太快——产品目标游离不定;功能太神——软件产品的功能定位不明、表述过于理想;实施太贵——付费相对于初出茅庐的管理系统实施顾问来说太贵; 管理太虚——在软件产品中很难找到企业经营者的视角;业务太少——真正有价值的过程和数据管理起来的不多;效果太慢——实施后很难从统计上证明系统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 概念太泛——理念多变,术语不断,能转化为产品实际运用的太少。
由于管理信息化的产品有多层次、多空间因素组合的特性,其发展规律性尚在探索中,其陷阱多是必然的, 但根本上说,一些陷阱与人们的思维定势有关。一个具理性、严谨而踏实的人或一个族群就可能减少掉入陷阱的机率。
戒浅戒浮
在一个新的事物中体现价值, 我们就必须检讨行为与态度,远离浅薄与浮躁。
科学的精神比科学本身更重要, 因为科学并不推崇“摸石头过河”, 首先要假设或论证可能性并预测后果,面向管理的IT从业者应有这种精神。一些现象应该共戒:
1. 迷信程序, 单纯技术化取向看待管理软件;
2. 不研究行业及产品趋势性的,没有独立思维,人云亦云;
3. 以知识当实践;以程序和文档代替管理经验;
4. 技术取向不定, 疲于跟踪开发工具的更新;
5. 沉溺于IT市场导向,热衷于概念炒作;
6. 技术驱动并主导产品, 缺乏需求驱动主导性开发;
7. 缺乏底层技术、中间层技术、运行环境及管理应用分层次研究并形成贯通的机制;
8. 厂商主导市场,搞一厢情愿的单方向推动,忽略客户需求的力量;
9. 一线人员只做交易,没有管理导向的信息化咨询与推广能力;
10.只能陈述产品的解决方案, 没有针对企业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11. 满足于IT厂商的“单边赢利”结果, 不注重客户的“价值应用”;
12. 产品与服务缺乏核心竞争力,企图以市场“成功”解决产品与技术问题。
舍鱼取渔
无庸置疑,IT、信息化系统都是先进手段或武器,但在系统中实现的管理模式却是由人来开发、定制的,也就是说,信息化的结果不一定就能体现“三个代表”,通过策略配置、权限、身份与角色、规则与过滤等方式照旧可以实现不公平、不对称、不透明的企业应用。所以,信息化应用的主导因素在IT环境下仍然还是人,不是程序。这在一些人机互动的游戏程序中最为直观,智能的程序可以让机器与人玩“猫腻”,执行偏向一方的游戏规则。
信息化的大方向是推动管理进步,但管理进步,首先是文化、机制与企业管理思想方面的进步,接着才是设备、手段层次的进步。正确地认识IT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舍鱼而取渔”。
什么是信息化的“鱼”和“渔”?信息化之“鱼”就是一些工具类技术及发布的一系列产品,已往我们习惯于在学习中消费, 在消费中再升级,这样总感到自己(企业)不那么前沿。显然,对IT行业和企业应用来说,过去的模式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在科技与边缘领域“玩”的依然是眼光和方法。眼光就是看透趋势的洞察力,方法之根本不是做法, 而是思维之法。这两者就是信息化之“渔”。舍“鱼”就是降低某些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性,提升应用过程的改进的重要性,亦即取信息化的“渔”。
当然,具备明察秋毫的眼光是很难的,但学得IT及信息化的思维相对就容易些。简单说, IT或信息化的思维之“渔”就是认识与解决问题的一览子框架性的方法。其中有些体现软件的开发方法中了,人们为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简单就要需要创造出一种更复杂的工具,而发明、制造出复杂工具或系统的方法却是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地一直地分离下去,直到最小的单元,找出事物最小单元的性质并对其进行分别归类、组合、聚类成更大的单元, 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规律。 笼统地说, 这种方法就是IT引入到信息化的方法。 在这个方法实体化过程中才产生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系统概念。
计算机运算再复杂,其原始的方法起于简单的“通、断”两种状态, 而把过程、事物分解的方法在硬软件中称为“组件”的方法,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问题都可以从这些方法中找到战略性解决方案。信息化的思维方法是我们文化中所缺少的,传统的思维要么是“整体一块”, 要么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甚至列举的分项体积也太大,达不到实质点。这与“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思维不可同日而喻。
计算机及其软件系统都是这种思维方法的产物, 我们首先就要更新思维系统,其后,我们才可以有后发优势,做出更好的软硬件产品, 解决好复杂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学习、介绍一些国外的开发工具,模仿一些程序方法来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永远被绑定在别人的环境中。我们需要把思想、方法、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打造自己的产品和管理的解决方案, 形成自己的信息化开发与服务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