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竞技游戏平台短板面面谈

互联网 | 编辑: 2010-04-03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竞技游戏玩家们都是在国内几款游戏平台锻炼着心爱游戏技术水平。而面对着或许即将来到BN战网,这些曾经作为广大玩家“家园”的竞技游戏平台,他们准备好了么。

 

随着《星际争霸2》测试的开启,以及不间断的后续报道。让所有的玩家都觉得,“新”的时代即将到了。由于《星际2》自身不带有局域网功能,就以意味着中国大陆方面如果要引进该款游戏,势必要将暴雪下属的BATTLE NET(BN战网)一起引进。暴雪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成功的游戏公司,《星际争霸2》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亦是最受到关注的PC游戏。BN战网作为暴雪推动各款游戏的推手,也成为这份“最受关注”荣光中的一部分。也需要为更多的玩家所熟知。

2009年成都WCG总决赛,2位中国选手在魔兽争霸3决赛中的相遇。证明了中国电子竞技的水平在稳步提高。无论这些职业玩家平时是如何训练备战的。更大一部分的竞技游戏玩家们都是在国内几款游戏平台锻炼着心爱游戏技术水平。而面对着或许即将来到BN战网,这些曾经作为广大玩家“家园”的竞技游戏平台,他们准备好了么。

时下,在国内最为流行的竞技游戏平台有以下几款:浩方电竞平台,QQ对战平台,VS对战平台,175平台。笔者不才,对这几款平台进行了一番比较。也许有写得不对的地方,大家起砖轻拍- -|||另外,据传:在笔者眼中国内最为专业的电竞资讯网站:太平洋游戏网也打算打造全新的竞技游戏平台;这个,我们以后再表。

浩方电竞平台

浩方电竞平台能够为玩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多人联机游戏服务,可以进行诸如 CS ,War3 , SC , FIFA 等等流行游戏的联机对战;拥有强大的社区系统和完善的周边服务系统;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竞技联盟组织,浩方也提供了目前最为丰富的竞技游戏资讯和网游游戏资讯。

电竞平台的前身浩方对战平台(其实就是改了个名字)成立于2002年9月,在当时,的FPS游戏反恐精英CS风行全世界,而浩方对战平台及其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不同地域间,游戏玩家的对战问题,因而盛行起来。发展到今天,已经度过了8个年头。依旧是国内最大的游戏对战平台之一。

不过,老牌的浩方也存在着自己的死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问题一:广告太多,玩游戏前先被广告洗脑

由于广告是浩方的收入来源之一,平台内各处充斥着广告,想要参与一场竞技游戏,每点击一个“下一步”就要关掉一则广告。当然,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频繁发生,可以购买“免广告卡”来对广告进行屏蔽。类似霸王条款的设置对于用户体验非常不利,相信因为这一系列令人抓狂设置而选择离开的玩家更是不在少数。

问题二:VIP随时挤房,普通用户何去何从

浩方平台中每一个频道,都是为VIP用户预留10个位置以方便其进入游戏。鉴于国人天生喜欢热闹的天性,当第11位VIP也需要进入房间时,将随机产生的一名“闲置”用户,并且把其KICK出该房间。鉴于笔者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非常理解被VIP挤兑出房间的玩家。玩家的委屈无处诉说,要么自己也成为VIP,继而挤兑别的用户。要么,只能逐渐放弃浩方,选择其他平台进行游戏。

问题三:社区论坛冷淡,平台仅仅成为联机工具

浩方平台的论坛不是很活跃,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的交流比较少。大部分玩家进入浩方的目的就是联机打游戏,很多玩家是跟同学,朋友约好的,进入房间很快就开始游戏,游戏结束后就离开平台,所以,玩家们在这里的交流非常少。这对于浩方想要成为一个数字化娱乐平台的距离非常之大。

QQ对战平台

腾讯旗下的QQ对战平台在2004年浩方最为昌盛的时候开始建立,4月开始研发,7月初进入小范围的玩家内测阶段。一直到现在,这多少年来一直发展缓慢。相比较腾讯游戏在其他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可谓:“人不窝囊事窝囊”(引自易中天评刘备- -)。有着2.6亿用户腾讯,被称为山寨之王的腾讯,QQ对战平台这6年时候所交出的成绩单,实在是无法算作及格。

本该是在原野上急速奔驰的骏马,如今差点骈死于槽枥之间,QQ对战平台有着什么样的症结:

症结一:先天体弱

2004年,那时的腾讯远没有今天这么强势,浩方平台当时在竞技游戏(SC CS WAR3)的影响力几乎不可超越。QQ对战平台在这个不怎么强势的出生,却遇到相关领域上最为强大的对手。老实说,有成绩就是胜利:借由企鹅帝王的魅力,QQ平台在推出后不久真是有不少的玩家涌入其中。可惜好景不长,使用QQ对战平台无规则的掉线,异常退出。使得这部分玩家只能再度出走别处。

症结二:后天营养不良

如果说先天体弱造成了QQ对战平台的开局不利,那么在之后腾讯游戏对于其对战平台的态度更是早就了今天局面的产生——也许腾讯方面曾经做出了种种想要使得对战平台做的更好。而广大玩家则是觉得腾讯关于对战平台的态度十分冷漠——腾讯游戏更加推崇的是他的网络游戏。身处一个盲区,在一个不受到关注的地方,有谁会愿意参与其中?对战平台的人气就更加的稀薄。

症结三:游戏项目增添过少

如果有六年前就在使用QQ对战平台的朋友,如今回首看看,就能发现,这个对战平台在这6年间,添加的娱乐项目是少之又少。如果刨除游戏列表上的网络游戏的话,6年时间中,平均每一年增加一款竞技性游戏的频率都没有做到。现在的QQ平台,已经沦为彻彻底底的“菜鸟”集中营。

VS对战平台

“VS竞技游戏平台是由广州唯思软件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并运营的竞技游戏平台, 目前已为用户提供积分系统、战队排名系统、ID锁定等网络化服务平台功能,各种扩展功能也在开发中。”从各种数据和情况上来看,VS平台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一的竞技游戏平台。用户忠实程度高,平台设置在竞技专业性上十分到位。可是VS平台也存在这自己的短板——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VS平台以竞技游戏起家,也许也要败在竞技游戏中。

短板之一:过于倚重魔兽争霸3

谁也不能否认魔兽3的在全世界的成功,与魔兽3对于电子竞技全球化的巨大促进作用。但,就像魔兽3当年取代了星际争霸那样,如今星际争霸2卷土重来;我们无法预知星际2是否会重现当年星际的辉煌。但可以预见,星际2能够吸引走一大部分魔兽3玩家的情况。星际争霸2自身不带有局域网功能,且与BN战网绑定。这将会极大冲击VS平台在未来竞技游戏中的影响力,如果主心骨被敲掉,一时间想恢复是很困难的。

也许有人会说玩破解就可以了,以个人的情况去玩玩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当某个平台公然拿破解后的星际2来做文章时。没人会认为,WOW,SC2以及BN战网在国内的代理——网之易会默不作声的看着别人捞钱吧?

短板之二:对战平台反作弊技术有所欠缺

VS平台如今很火;在中国,越火的游戏第三方程序越多。这是一道非我天朝子民无法理解的奇特景观。VS平台有着竞技游戏平台最高的热度,当然也就有着最多的外挂。虽然 VS平台也在努力于游戏之中的反作弊,但看起来在如今“李俊”更多。如今去VS平台玩DOTA之类的游戏,不碰到一个半个的外挂,那才是奇怪事。每天都会因为外挂而离开的用户,虽然更多的用户会表示理解,但是由于口碑效应的存在,VS平台未来的路已经越来越狭窄。

短板之三:局限于竞技游戏,发展动力弱势。

VS竞技平台致力于国内外电子竞技,与之共同发展。这本是好事,可惜如今无论国内国外,都覆盖着垄断的气味。电子竞技虽说是新兴产物,但受众数量有限。这几年,除了WCG,其他系列的电竞赛事都有种难以为继之感。单一的以竞技性游戏火提供其相关服务作为生存之本。笔者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更大的娱乐性公司所吞并重组,而重组后出现的这个平台,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是否会保持一如既往的竞技游戏专业性,这些都充满了问号。

175CS平台

笔者自作主张的为175平台的名称中多打上了CS二字。有所了解老玩家都知道175的前身是迪酷,迪酷作为国内老牌CS平台支持者,在CSER中广为所知。而175平台问题的所在,在笔者看来可以算是VS平台短板所在的放大与加深,与大家一同探讨,看看是否观点相同?

问题一:CS已经过气,平台立意过于陈旧。

说CS过气或许有点不客气。可是,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像在1999到2004年间:网吧爆满,枪声四起的情况。笔者刻意走访了10家网吧,玩CS项目的人总计不到10人(刨除相关网络游戏:CF与CSOL),如此人气下的CS,已成经为明日黄花。人气虽然电子竞技项目之中它依然存在,仅仅是一个纪念意义罢了。只有像ALEX那样执着追求的人,还会朝着这个目标锲而不舍的前进吧。而175平台只是简化了输入IP地址进入约战房间这一环节。无论从立意与提供的相关游戏服务上对玩家造成的影响极其有限。

问题二:175平台经营者本身经营概念的模糊

这个标题也许有点狂妄,一个20出头的小子向别人指指点点如何经营- -笔者还不想成为赵括第二……我们来回顾下如今赞助CS比赛的厂商们,基本上都是一些硬件厂商,赞助比赛只是品牌宣传的一种行为之一。至于营收,本就无心在意。不过厂商们也分“收成”好坏的时候。一旦没有赞助,CS比赛显然会难以为继(魔兽3的情况类似,相比下会稍稍好一些)。而175平台自身并不具备大型厂商的水准。CS比赛为他们带来的收入及其有限。

玩CS的玩家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后,也许会考虑购入键鼠外设来促进自己水准的提升。然而,175平台显然也没有和相关厂商进行过合作,一位的寻找其他FPS游戏,以图替代CS继而发展。而找上的游戏却是更加莫名其妙的MKZ军魂……175平台前途堪忧。

说了这么多,都是4大游戏平台的“坏话”,如今不妨多说一些好了- -:几乎所有的竞技游戏平台都在游戏版权的问题上有所欠缺,在未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游戏公司都会更加注重这一方面,早日找到解决版权问题的核心所在是关键之一;另外,国内竞技游戏平台注定无法一直依靠竞技游戏发展壮大。如何与其他类型游戏(平台)相融合,且保持原本的竞技性成为新的课题。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