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内轻松感受"世博嘉年华"

互联网 | 编辑: 孙耀辉 2010-05-19 00:00:00转载

17日,18时,走进非洲联合馆,赶上了来自马里的内巴索罗乐队演出,非洲鼓为主的打击乐,乐手和舞者都动感十足。曾登陆卡内基音乐厅,办过全球巡回演出,这样的国际级演出,平时纵然身在大都市、舍得高价购票也是难得一见,在世博园里却是免费开放,时时可能邂逅。

不少参观者似乎充耳不闻,脚步匆促,忙着盖章、拍照、买纪念品。驻足下来的,也只伸长了脖子静静地观看着台上人蹦跳,除了听到台上有人呼唤“掌声”时的回应外,演出近半场,很少有人跟着欢快鲜明的音乐节拍而跃动、而欢笑,让人多少有些遗憾和感慨。

逛世博会,时常会有这样的感慨:明明是置身于一次全世界文化的嘉年华,但在很多国内参观者的脸上,紧张、惶急、沮丧的表情仍然多过轻松的笑容;有些人并不看馆,而满足于四处敲章盖印,不知是因为网上有人炒作盖过章的护照可以贩卖换钱,还是只想证明“我来过了”、“我知道”。

比起“来过”、“知道”,更重要的,应该还有“感受”和“感动”。

游世博固然可以“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更好的还是“深度游”。深度,未必就是凝神静气看文字或一本正经接受“低碳”再教育,也还包括唤醒我们生命深处对于自然、对于世界的独特感受和感动。

在整个社会经历了多年仅以发展速度为惟一追求的阶段后,在重重生活竞争和物质压力之下,世博会其实给了我们一次“放轻松”的契机:让我们可以放慢些脚步,享受来自生命本身的感受与感动——这享受,未必要有多么昂贵和奢侈的包装,需要的,也许只是一段唤起原始生机的非洲鼓点,只是一段“世博时光”。

非洲鼓点逐渐催动着一些人的脚步,从孩子、年轻人开始,演出的最后,空气里有轻松单纯的欢乐四下漫溢。

每个人的世博之旅都难以穷尽所有精彩,注定挂一漏万——但只要有一些展览、一些瞬间进入了我们的生命,改变了某些虚假和僵化的思维与习气,便已足够。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