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大一点的发烧友,最早认识杜比,应当是从盒式录音机上的杜比降噪系统开始的,而现在大多数的消费者,对杜比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播放DVD开始时那个示范片段,一架直升机在屏幕上左右盘旋,环绕声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专业技术了解较深的朋友就会知道,在影视、游戏等领域
来源现代音响技术杂志:马俊杰
被访者:来启箴
主要作品包括《洗澡》、《鸦片战争》、《卧虎藏龙》、《风月》、《狂》、《古今大战秦俑情》、《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和《武林志》等,其中《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是中国第一部杜比 A 型降噪立体声的电影,《鸦片战争》是中国第一部采用杜比数字 SR-D 立体声的电影,《卧虎藏龙》获得了 MPSE 颁发的金胶卷奖( Gloden Reel Awards )中的最佳 ADR 混音师奖( Best ADR Mixer )。
记:您是国内最早应用杜比技术的专家,请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来:其实杜比技术从 1985 年开始在中国电影中应用,到现在正好 20 年,而距他们公司成立则差不多 40 年了吧?国内最早接触杜比技术的还不是电影界,最早好像是收录机上应用的杜比降噪技术,那时候我们这些录音师就已经在国外学习相关技术了,站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与杜比可以说是老朋友了。我们当时是培训去的,说的是培训杜比的技术,实际上也有机会看到了他们整个电影的后期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杜比公司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而且从杜比公司的开始也就意味着电影走向了立体声,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种立体声制式能象杜比技术这样被广泛应用。
记:就连两声道的立体声也没有吗?
来:确切地说也算有,杜比公司最早建立的是“ 424 ”,也就是杜比 A 型的立体声电影。在此之前,各种各样的立体声也有,早在 50 年代就有,但没有形成一种标准,包括苏联的那些技术。而到了杜比以后呢,才真正形成了国际标准。紧接着就是杜比的数字立体声。
记:谈谈中国的第一部立体声电影是怎么开始的吧。
来:也许是因为巧合吧,中国的两种制式的立体声电影都是由我第一来录。第一次实际上还是有点政府行为,也就是说在整个电影局讨论,究竟咱们国家用立体声,走哪一步,用什么制式,经过差不多两年论证,决定采取杜比立体声的 424 系统,所以就决定让我们出国培训,从工艺到技术,在这个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去培训的一批人中,我是唯一的一个录音师,其余的几个都是工程技术人员,回来以后制作第一部中国的立体声电影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的身上。从技术上看,我们 80 年代进了一套 RCA 的混录设备,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了,可是到了美国才发现,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们形容他们后期制作的录音棚就像进了一个图书馆一样,录音机就像书架那样多,我们就几台设备,他们少说也有几十台。可以说整个杜比的编码技术,都学得差不多了,关键就是设备,如果完全按照国外的那种方式来做,过于奢侈,国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在工艺上,先要适应国内现有的一些设备,这是当时所需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
记:我想插一个问题,杜比的设备不是提供给你们的吗?这些设备应该不会很差吧?
来:哦,这是两个概念。杜比的专利技术是编码,所以编码设备的确是杜比提供的。而日常的电影录音师用的常规设备,我们都要自备。而这种常规设备,是跟工艺走的,那我们由于过去是基于单声道的,而立体声呢,一条磁带上至少要录上两个声道,有三个声道四个声道,有时一场戏就需要几十个声道,所以设备根本不足。
记:那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来:我们电影做立体声,由于是 424 ,一个宽磁带上必须要录上四个声道。当时只有几台四声道机器,好在杜比有降噪技术,几次都利用预混,把很多工序一道一道滚,滚到终混,从工艺上克服了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们最大的就是杜比派到中国的电影声音顾问 David Watts ,他给我们的帮助不仅是编码技术上,在录音制作上,他也有他的经验,这一点,杜比公司让我们受益匪浅,所以说他对整个电影录音界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新技术引进后,总得有人去指导,你光看说明书是不行的,声音顾问指导的范围除了杜比的编码、降噪技术以外,还有很多,包括制作工艺上、录音师的观念上。我跟您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当时录《山林中的第一个女人》的时候,有很多伐木的声音,伐木的力度很大,气势恢宏,我们在录音中都很注意那些东西,而且是在现场录的,我们在混录的时候他就问,电锯在锯木,锯末掉下来的声音怎么没有,当时我就愣了,大的声音对小的声音要有个遮蔽效应,就把它盖住了,你会听不到,而 David Watts 可不这么看,当时我不瞒您说,给我的印象特别特别深,他等于把这声音解剖了,有的声音它在与不在,你也许听不出来,但是能感觉到它。后来你看美国的许多片子,它是把声音都分解开的,一层层的,尽管它是大的音量,但是细腻的成分也在里面,含在里面,正如我们听音乐,基音和泛音,泛音也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它质感就没有了。
记:杜比技术当时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来:有了这样的立体声,实际上是把中国电影的录音技术,提高了一大步,用现在的词来说就是国际接轨了。说实在的,我们自己都知道,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做出的立体声,与国外同样的 424 立体声,那时还没有数字声,差距还是挺大的。你看我现在做这些个东西,在声音设计上都是分解开,都是拆开来的,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剩下的就是你要去调比例,还有调声像等等。,观念上的进步 , 这是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还有第二点就是我们现在谈早期杜比技术,实际上当时有一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我这个人理解事物往往先理解一些要点的东西,细节的因为不可能一次全学到,就会以后慢慢琢磨,要点是什么呢?他讲:杜比是一个高质量的还音系统,。这句话我永远记得,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是一个“核”,高质量的还音系统,那么反过来呢,它可以造成立体声,高质量的还音系统这个概念,即便到了现在杜比已经发展到数字技术,高质量依然是重要的;第二“高质量的还音系统”还给录音师提供了一个“舞台”,这个“舞台”上设施一应俱全,但是演什么节目,演得好不好,就要看你录音师如何发挥了。可是你没有这么个舞台,那就绝对表演不出精彩的节目来
记:这么看来杜比技术对电影业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吧?
来:对,杜比技术给电影的进步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它给你搭建的平台、它给你提供操作上的可能性,和现在电影的技术进步都是分不开的。而且作为整个市场来讲,自从立体声出现以后,等于把电影市场救了一把,中国实际也是,但是不那么明显,因为在救的同时整个电影市场的衰退是由各方面原因引起的,电视、盗版等等,它把救市的成果给扯平了,国外确确实实救了起来,因为在 60 年代末期,国外的电影市场也不景气, 70 年代出现杜比技术以后,尤其是《星球大战》的出现,很明显地把市场救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现在数字立体声,我觉得这成果是不可估量的,历史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吧。
记:那么从杜比 A 到杜比 SR-D ,究竟有什么改进呢?
来:杜比数字与杜比 A 差别最主要的在技术上,实际上是一个带宽和动态的问题,频带展宽后实际上你听到的声音就更加丰富了。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呢,动态范围非常大,因为它从四个声道到六个声道,这不光是加上六个声道的问题,而且是动态增大了,最大声级能达到 105dB ,举个例子说 120dB 是人耳的痛阈,爆炸声等就是这个声级, 105 就很接近真实的声音了,所以数字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原来我把杜比技术比喻为一个舞台,现在这个舞台就更大了。另一方面,由于它是数字录音,整个噪声、失真等不会叠加,原来是多少最后还是多少,毫不含糊地还原于真实 , 这就对录音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前期录音时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对整体的制作水平会有很高的要求。举个形象的例子,你镜头如果解像力非常高,化妆时发髻的胶水就容易看出来,于是对化妆提出了高要求,录音上大体也类似于此,这又是一次飞跃。以前杜比使用降噪技术,已经让你听到了一些细小的声音,而到了数字录音以后,就不存在它所产生的本底噪声了,也就是说一切细节东西几乎都可以听到了,于是对录音师的水平要求更高,尤其在前期录音的时候。至于设备,那些素质差一点的模拟设备都不敢用了。还有就是六声道, 5.1 ,可以做出那种三维的声音,声像的移动,定位也比 424 更好,因为后方分左后、右后嘛,再加上超低音,表现力就更大了,特别适合一些激烈的场面。除战争场面,还有一些,包括空间感,如《鸦片战争》中英国议会的场景,它的空间感,用数字声表现就特别好、特别真实,要是用 424 ,它后面是一个声道,定位不好。在创作上、技术水平上, SR-D 就更上一层楼。早期录音师走过一个误区,因为它是环绕声,就可以玩,该飞的飞,不该飞的也飞,声音飞来飞去,而我们确没有这么走,因为杜比告诉我们它是个高质量的还音系统。如那时候的《金色池塘》、《为戴西小姐开车》等,不需要什么飞来飞去的立体声,那当时它为什么也用杜比呢?就是因为杜比是个高质量的还音系统,除此之外没有技术可以在影片中还原出这么细腻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