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部署SAN的五步走

互联网 | 编辑: 2003-11-12 00:00:00转载

SAN的部署分七步走,其成功的关键是技术评估、列出所需软硬件清单、建立测试环境、正确组合软硬件、测试配置。最后,在一个大范围的部署进行之前,分阶段逐步部署。

与其他任何先进技术一样,SAN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实际部署软件和硬件设备。SAN的整个部署过程划分为七个步骤: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架构设计、原型测试、已有硬件的迁移、投入生产和维护。

成功部署SAN的第一步是评估部署预期达到的目标。在做软、硬件选择和规划拓扑结构及部署方案时,关键是要一一列出部署SAN网络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存储设备的特点决定了拓扑结构选择和整体架构的规划设计对于SAN网络是至关重要的。定义目标和设计详细的技术方案是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二步,在任何技术解决方案中,SAN的部署应该伴随着大量不同软件和硬件的调查、研究。因为软件和硬件经常变动,并且每天都会有新的发明和设备出现,所以与不同的厂家交流、参加商务展览以及和现有用户的交流,都会对决定如何配置SAN网络有好的帮助。尽管绝大多数光纤通道网络设备现在已经全部可以互操作和兼容了,但对于不同配置进行查证仍然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存储阵列是SAN的基石和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设计网络时应该首先作为主要考虑的内容。当然要让网络中的所有组件协调工作在一起,必须考虑底层体系结构和HBA等网络组件。

第三步,构造网络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SAN也不例外。一个重要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是安装SAN的测试环境,为模拟实际的安装部署而建立一个SAN的原型。创建这样一个SAN的原型,就可以对最终的安装和工作环境进行测试,从而及时发现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在软件和硬件配合的实际环境中才能出现。除非已经有先例进行这样的安装,否则考虑自行安装设置一套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所有的组件在一起都能正常工作。

通常最好是建立一个拥有安装和测试设备必需的电源、线缆、硬件设备的实验室。这些设备包括足够的运行应用的主机,安装和测试HBA及软件的主机,以及安放存储设备、交换机及其他会用到的硬件的机柜和机架。实际上,对于关键应用的SAN环境,需要维护一个与生产环境并行的测试环境,这样可以在新的SAN设备交付投入生产前进行认真的调查。

第四步,在调查了各种配置选项、建立了SAN测试模型并选择看起来很合适的硬件和软件之后,就到了该测试的时候了。即使是采用预先配置好的特定配置结构,最好还是建立一个小规模的真实配置环境来帮助检验部署情况。这个配置结构应该具有即将部署在SAN里面所有组件的一个样机以及真实系统应用和具有代表性的仿真数据,并可以产生真实系统应用所需的负荷。没有任何配置结构或者软硬件的组合能保证是十分安全可靠的,所以在投入首次运行以前,在一个可以控制的环境内,进行一个真实配置下的测试,可以帮助找出实际部署会面临的问题。

SAN成功部署后的最后一步是将实际的部署逐步引入企业实际环境中。这种逐步部署的方式能够最小化风险而最大化成功的概率。与其一蹴而就,还不如先在一个可控的有限范围内部署,待一切运行正常后再逐步向整个企业扩展。一种经常使用的减小部署风险的技术就是按部就班地逐步部署技术。

成功部署一个SAN的关键是:从技术角度评估设计目标;全面调查需要购买的软件和硬件;花时间和资源建立测试环境;与厂商一起选择正确的软件和硬件组合;彻底地测试配置结构。最后,在一个大范围的部署进行之前,分阶段逐步部署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事先发现并解决问题。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