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一个业余DIY爱好者的历程

互联网 | 编辑: 谢辉 2006-09-08 00:00:00转载-投稿
我出生成长在一个小古城,小城的民风淳朴,许多街道都已历尽沧桑。也正因为古城的小,所以新鲜事物也就来得迟一些。

  记得小的时候,在外面的人们都已经觉得过时了的红白机、还有那些老式的街机,载着小城里却曾经火热一时。小学的时候,我也喜欢玩游戏,当第一次发现了家里附近一家书店有卖一些游戏的杂志之后,以后每当放学总会在那逗留许久,因为书上说的游戏似乎很新很好玩,但我一直未曾见过。也是出于小孩子对游戏的迷恋,渐渐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有“电脑”这东西。

  那是98年的一天,我依旧与往常一样,来到书店看书,无意当中,我看到了一本名为《电脑爱好者》的杂志,里面讲叙了不少看似不错的游戏,同时我也发现了书里面有不少新鲜的东西,而我却不知那些是何物。出于好奇的心理,我买了这一本书。这是我买的第一本有关电脑的书,它不仅让我知道了有“电脑”这种东西的存在,同时也影响了我的以后。知道了CIH病毒,……知道了很多很多。

  从那时候开始,我便有了买杂志的习惯。当时这种功能强大的“游戏机”深深地吸引了我,总希望着自己能拥有一部,这一愿望终于在2000年春节实现了。记得那时候,杂志上介绍了AMD最新的K6-2处理器,有着诸多方面的好,让我也有些心动,在几次打电话要求表哥帮我装一台K6-2的机器。不过事与愿违,过年表哥哥给我带回来的却是一台Intel的机器,我问了表哥为何不装AMD的,表哥只是简单的跟我说,Intel的性能也不错,而且更加稳定。虽然心有不愿,不过有了机器玩,已经不考虑那么多了。

  到后来,跟两个同学的AMD机器比起来,我才暗自偷笑,当时幸好没有装K6-2的机器。记得当时XP系统刚刚出道,帮同学装系统时,还借了条256M内存加快速度,但还是比我的Celeron慢了半个小时,运行起来,更是痛苦不堪,虽然我的Celeron 333只比他的K6-2 300主频高出33MHz,但是运行起来流畅好几倍。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虽然我把Celeron 333的外频轻轻松松的由66MHz超到了100MHz,但应付起新软件的时候总是感觉吃力。正当寻求升级的时候,Tualatin出现了。作为铜矿的延续,Tualatin采用了最新的0.13um工艺,功耗更低,性能更加优异。在百般考虑之下,终于决定升级到Celeron 3 1G(Tualatin)。我之所以考虑购买这款,是因为只需要加一块转接卡便能够让我原先的主板继续使用,不用去更换主板,花费太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幸运的是,我的Celeron 3 1G可以在不加压的情况下,轻松上到133外频,并且长时间使用都相当稳定。

  从当年引起抢购风波得包超Celeron 300A,到顺利瘦身成功的Celeron II代,再到采用Tualatin核心、外频升至100MHz、二级缓存高达256KB的Celeron 3,Celeron每一代的赛扬都是缺少银两的朋友的至爱。从架构来说,赛扬系列其时就是Pentium系列的简化版本,身上流着的都是正宗的PentiumII、III血统,凭着出色的超频性能一直受到了国内用户的追捧。

  到了05年的Celeron D,依旧没让我失望。其中2.4G的 Celeron D 320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在帮同学装的10几台机当中,遇到了许多编号为SL87J的Celeron D 320,出于玩玩心态,先后对这些机器进行了超频,几乎90%以上的320都能够在不加压的情况下,轻松工作在200外频(CD标准外频为133MHz),主频高达3.6G,相比2.4G高出了50%,甚至有些降低了0.1V仍能够稳定工作,而且温度维持在40度至50度之间。更让人意外的事,起码半数以上的可以超到4G。其超强的超频性能是在让我按耐不住,换了一套Celeron D+865PE的标准平台,享受3.6G所带来的超值性能。

  当我还没来得及享受Celeron D的强大性能,Intel的另外一员大将又悄然而至了。Intel的Celeron D的出现让AMD感到了大大的不爽2.4 G的Celeron D不加一丝电压可以轻松超至3.6G。很显然AthlonXP已经不在是Intel的对手,此时过于被动的AMD为了在低端平台能够抗衡Intel, Socket 754 Sempron盛装出场,其超频能力也备受发烧友的关注,作为业界老大的Intel也按奈不住寂寞,在低端平台上Intel推出了一款廉价版本的P4处理器 P4 506。

  Pentium 4 506采用的是Prescott核心,主频为2.66GHz,拥有1MB L2缓存,533MHz前端总线,倍频20,90纳米制程,LGA 775接口,核心为E0 Stepping,支持SSE3指令集及EM64T技术,支持Intel Disable Bit防病毒功能。

  P4 506的出现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不仅在价格上出现了冰点,在性能上更是让人难以置信,与Celeron D 320一样,能够稳定的工作在200外频(前端总线800MHz)。仅在风冷的条件下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达到4GHz,相比原先默认的2.66GHz,超频幅度达到了50%。

  为了它,我不得不又再次的更换平台。不知不觉当中,Pentium 4 506已经陪伴了我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它一直保持着4GHz的高姿态,屡次与同学YY,它总是让我那些使用AMD的同学脸上无光。记得有一次与同学攀比VCD视频格式转换,结果更是让同学暴跳如雷,没想他一向看好的AMD机器,居然在消耗时间远远多过我的机器,这件事在他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总会时不时的提及此事。

  做为双核元年,早在年初开始便有不少双核处理器进入主流市场。AMD新一代的AM2接口Athlon 64 X2的上市让不少人为之一振。不过,更让人期待的是Intel的Core 2 Duo新一代处理器,采用了基于类似Pentium M架构的全新Core架构,较以前的处理器有了质的飞跃。在功耗及性能上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各项性能都优于目前市面上的处理器。桌面版的Conroe处理器较之前的双核处理器在性能上提升40%,而功耗则降低40%,一举撇除了“高频低能”的称号,即便是目前AMD所号称的高性能处理器所无法比拟的性能及功耗优势,力压风光已久的AMD K8处理器。而移动平台的Merom处理器性能可比此前的产品提高20%,而耗电量相同;面向服务器的Woodcrest在性能提高80%的同时,耗电量可减少35%。

  做为英特尔划时代的新一代产品,Core 2 Duo一直以来备受瞩目。作为一个业余DIY爱好者的我,心中自然也是满怀期待之情。随着7月27号的来临,我也心情更是难以平静。最终,8月初,我终于如愿以偿的买到了E6300,配上一块最新的965主板,开始了我的“煎肉”历程。

  起初,我总怀疑是否是夸大了Core 2 Duo,但在这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感觉Core 2 Duo确实很神奇。E6300是Core 2 Duo目前桌面最低端的产品,不过性能却不俗,功耗大大降低了,原先热烘烘的机箱,现在已经明显有了好转,即便是超了频,温度依旧较低,虽然我的这颗E6300最高只能到500外频,相比国外玩家的520极限还有差距,不过在风冷的情况下,能够接近500外频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性能的提升也是相当明显的,记得当年AMD的狂热分子总是喜欢YY它们Spuer PI的成绩,但是现在面对Core 2 Duo,AMD的处理器在Super PI成绩已经大大落后了,一些国外的玩家把X6800的成绩刷新到了9S,实在让人感到震惊。

  随着双核时代的来临,Core 2 Duo将会给我们带来更不一样双核世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感受到Core 2 Duo所带来的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