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E-5深入研究之异同点与iso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10-09-27 00:00:00原创

当然,三年时间过去了,大家都会问:E-5和E-3有哪些不同啊?昨天我说过新机相对上代旗舰改动并不算太大(至少比不上当年E-3比E-1的升级幅度大),这里有几张我同事小星星同学拍摄的E-5机身特写照片,让我们来看看出了型号logo外E-5还有哪些改动?

由于今天去医院做B超以及复诊的关系,所以实在没有更多时间跑出去拍摄E-5的样张(上海的天气还是很不给面子),不过我们还是有机会坐下来小小的继续深入研究一下这台奥林巴斯的最新旗舰。

当然,三年时间过去了,大家都会问:E-5和E-3有哪些不同啊?昨天我说过新机相对上代旗舰改动并不算太大(至少比不上当年E-3比E-1的升级幅度大),这里有几张我同事小星星同学拍摄的E-5机身特写照片,让我们来看看出了型号logo外E-5还有哪些改动?

机身正面其实变化不大,机背部分按键布局略作了一些调整,但功能键基本都没有增减。唯一比较明显的是原来的对焦点选择键现在还可以做摄像开关键来用。

整个机身最明显的改动当然是这款高清的大屏幕了。奥林巴斯终于在屏幕分辨率和尺寸方面达到了业界的领先水平(92万、3英寸)——说实话奥林巴斯E-30之前的DSLR屏幕效果都有些差强人意,在E-5身上使用这种档次的屏幕自然是理所应当。

机身左侧面的数据接口,丰富程度当然超过了三年前的老E-3。我本来还有一组E-5与E-3摆放在一起的对比画面,不过由于是手持而且还没有使用摄影平台,所以效果不如这张清晰。如果回想不起来E-3的接口样子,可以去翻翻我们产品库图片或者我们过往的评测什么的。

存储卡槽方面支持SD和CF两种存储介质,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设计了。不过我在菜单中只看到了简单的SD和CF存储介质的切换选项,并没有找到类似尼康所用的两张存储卡数据记录模式的选项——比如A卡记录JPG,B卡记录RAW之类的。当然了,能够支持SD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而支持SDXC格式也为未来的大容量存储留下了空间。这里可以小小的得意一下:尽管照片里的这张SDHC存储卡仅4GB容量,不过这却是一张class 10的高速卡,有机会我来测试一下它在E-5上的存储速度是否会比E-3有所提升。

提示:E-5的舱盖舍弃了E-3的水密式开关,而是直接推拉存储卡舱盖。

电池方面,BLM-5的电池容量比E-3使用的BLM-1大了100毫安(1600比1500)。由于触点不同,E-3的电池能够运用在E-5机身内,但却无法在E-5配套的充电器上进行充电,这一点也让我很郁闷。因为我特地把公司E-3上的电池手柄拆了下来给E-5使用,但不想E-3电池用完了却没有充电器可以继续充。。。

在菜单方面,我实在看不出新机和过往机型有多少差异。在DSLR系统上,奥林巴斯依然在沿用这套黑底白字黄边的老菜单,唯一有些新风味的是在具体设置菜单字母序号上多了一点“彩虹色”。。。天可怜见,我们固然不希望奥林巴斯给DSLR搞个索尼NEX-5C那样无厘头的菜单系统,但把眼前这套老花样稍微配点图标什么的真的那样难吗?

本机同样带有最近很流行的电子水平仪系统。无论是使用光学取景器还是LV状态下都可以激活这个功能。另外,由于首次具备了720p的高清视频拍摄能力,我也把视频菜单画面放在这里。本机依然采用avi格式录制视频,受到2GB容量限制,每段视频(720p 30fps)最长拍摄时间为7分钟上下——算是勉强够用了吧。在进行视频拍摄时无法连续自动对焦,但可以手动启动单次AF。不过,即使是使用了SWD超声波马达镜头,我们还是会发现视频拍摄时顺带着把镜头对焦声也录制进去了。

由于本机没有模式拨盘(和E-3一样),因此我们也就不用指望在机顶上看到一个标着ART的拨盘或者按键了。用户可以直接在相机内的影像模式菜单下选择各种艺术滤镜效果。如果你嫌弃选择太多的话,奥林巴斯E-5允许你在菜单中设定某项或者某几项不会用到的效果平时不显示在菜单上。E-5当然集过去多款带有艺术滤镜相机大成,一共有10种不同的艺术滤镜模式出现在菜单内,其中“戏剧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DR”功能是首次出现在奥林巴斯相机机身内。

下图即为启用了“戏剧效果”的照片实例——个人感觉效果不错但略显的有些过头。画面中天空部分弄得有些显得脏了,不过你要知道这种HDR效果仅仅是机身内软件调整出来的,而并非类似索尼α系列那样通过连续拍摄两张或者三张照片再叠加而成。所以,我们只能称之为伪HDR,用来表现带有天空云彩元素的场景时倒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另外,我必须赞扬一下,由于采用了新的处理引擎,本机在使用各种艺术滤镜时照片存储几乎无需等待,速度非常快。在liveview和视频拍摄时如果套用某种艺术滤镜,感觉画面延迟问题也比过往机型要轻微不少。其中只有“针孔相机”、“立体效果”的延迟还比较明显,其他各种艺术滤镜的画面流畅度还都能接受。

我打算在明后天去公司时对比测试一下E-3和E-5的不同感光度画质,同时也想看一下在打开和关闭降噪系统后,两款相机的画质会有怎样的差距。不过今天我手头还有一点昨天拍摄的E-5各档iso 测试图。这套图片是在降噪系统设置为“自动”模式下拍摄的,由于现场环境光线相对较好,因此和后来我拍摄的一组“关闭”降噪的画面在画质上差异不明显。

在噪声问题上,我依然觉得本机在iso 1250这一档上表现还是很不错,但靠近iso 1600后伪色杂讯已经比较容易观察的到了。当然,虽然还没有和E-3做过对比,但我相信E-5的整体噪声控制能力还是强于前代旗舰的。至少对于一款4/3机型来说,iso 1600“基本可以放心使用”这一点在以往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也必须坦率的说,如果你指望E-5的降噪能力真的就能达到怎样的高度甚至如一些热心网友所说可以拿去和佳能5D markII做对比,我个人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下面有两张除了缩小外未做过任何后期的E-5样张。第一张照片是在我们拍摄平台上用最低感光度和小光圈(F13)配合引闪灯拍摄的。可以观察一下下面的100%局部裁剪中画面的细节部分;

另外一张就是我所说的iso 1250感光度下的小猫“小白”的照片。我感觉如果你认为iso 1600的画面依然还有一些不太希望看到的杂讯伪色的话,那么E-5在iso 1250下的画面还是足够纯净的。

另外,昨天有4/3网上的朋友提醒我说看看E-5的RAW画面质量,可能会比JPEG直出好上很多。于是我按照朋友的建议,下载安装了Olympus Master 2.2版本并升级到2.3(升级过程真是一个‘慢’字了得!居然还没有下载进度显示,真是不人性化!),果然软件可以正确的读取E-5拍摄的RAW格式文件。下图中,左侧画面为jpeg直出,中间画面为Olympus Master按照默认设置输出的TIFF,右侧则是将降噪和锐度分别提升到最高后输出的TIFF。

上一张照片是在机身打开降噪系统的默认状态下拍摄的iso 500下照片。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我按照网友提供的方法,关闭了机身降噪,在iso 3200上拍摄了下面这张照片,色彩模式为“自然”。其中RAW格式文件在OM2.3中转化输出时同样关闭了降噪,可以看到左右两者画面的噪声程度差异不大,且在色纯度方面似乎还是JPEG直出更好一些。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 我并没有能够明显的观察到E-5相机直出JPEG与经过OM2.3版本从RAW转成的TIFF在画质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我也不太理解网友所说的将转出的TIFF再送入到PS内用ACR进行调整的方法具体步骤是怎样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需要向大家请教一下。否则我的确不能赞同有关E-5的RAW质量相对直出JPEG有很大提升的说法,另外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我在E-5证实发布前对其画质所下的“肯定会有提升,但不会有巨大的改善”的判断。

很遗憾,奥林巴斯E-5没有能够等到松下用在GH2上的那块感光元件,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杯具。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