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外形都模仿 国产手机哪里来的出路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6-09-19 00:00:00转载

相比于国产手机阵营2005年的全线亏损,近期的一则新闻让许多关心国产手机命运的人舒了一口气:6家国产手机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有5家实现赢利,国产手机主流厂商回暖,初步调整见效。

相比于国产手机阵营2005年的全线亏损,近期的一则新闻让许多关心国产手机命运的人舒了一口气:6家国产手机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有5家实现赢利,国产手机主流厂商回暖,初步调整见效。

但且慢,我们就真的认为国产手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低位徘徊后,在今年能迎来转机吗?

再看另一则新闻:某国产手机厂商日前打出了上海某报刊发广告语“我不是A,我是B”,A为某国外手机厂商的一款受市场追捧的产品,B为该国产手机厂商的一款产品。无疑,B的外观与A极为神似,乍一看真以为是A。“此地无银三百两”,该国产手机厂商的含义很清楚——B和A是“双胞胎”,消费者花大价钱买A,不如少花钱买我的B。

靠模仿国外手机厂商产品生存的国内手机厂商不止这一家。但起码先前那些模仿者还有个底线,那就是从不主动交代自己的产品是“克隆”的,说到底,还是有羞耻心的。而这一次却要赤裸裸地宣传“克隆”,明目张胆地告诉消费者我们的机型就是模仿名牌,真是让人开眼。

国产手机厂商为什么要模仿?原因很明显,几乎为零的外观设计成本,让本土手机有了降低总体成本的优势,而许多消费者就是被模仿机型价格所惑,选择了售价低廉的模仿品。

随着手机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手机厂商之间不光是功能的竞争,外观设计也成为你争我夺的一个重点。对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外观设计更显得弥足珍贵。令人存疑的是,我们虽成天高举“自主创新”的大旗,却连人家的外观都要模仿,何来的自主创新呢?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