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标准与国家十一五规划
如何理解开放标准
标准要让人采纳,首先应该是开放的,而且不要附加不合理的权利问题。如果一个国际标准没有不合理的权利问题,我们是可以采用的。
在这个人类不断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社会活动、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开放的标准对于保证信息的持续可获得、可靠而长期的连接、达到目的所需费用的合理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所知的开放源码软件是支持开放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实现形式,特别是对于后发展国家和后互联网时代来说,它也是能够持续发展、甚至可能后来居上的重要手段。
开放标准的主旨是提供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使得异构系统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开放标准分两大类,一种是法律标准,就是由官方组织或非官方组织明文规定的一些规范,这是法定标准;另外是一些行业标准,事实上的标准,比如像Linux操作系统,已经是事实上的标准。业界厂商照着他们所制定的技术规范来开发产品,来符合互联互通,就是开放标准。而在这个标准下,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实现方法,你可以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用开源代码方式来实现。很容易被用户所接受,比如文档标准,ODF是一种开放文档格式标准,现在正式被国际标准组织接纳。开放标准不需要支付高费用,而私有标准不公开,很容易造成行业的垄断,所以标准应该开放,而开放标准不等于免费。
开源软件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创新”相互间联系
开源软件有利于软件行业的自主创新,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多数是基于开源软件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开源软件就没有今天中国蓬勃发展的基础软件。开源软件与我国软件业的融合,显著降低了信息化的成本,为软件正版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多系统集成公司通过引入开源软件,降低了解决方案的成本,提高了利润和竞争力。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开源软件有助于提高软件人才的能力,已愈来愈多地融入培训教材和考核内容中。此外,国产CPU、超级计算机和高性能服务器也都是在开源软件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总之,开源软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软件业的自主创新,推动了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在中国各界受到了广泛欢迎。开源软件有不同于“专有软件”的商业模式,但这不是“低估”软件的价值,而是突出了“软件就是服务”。
开源软件通过开源社区创造出来,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开发人员通过互联网,在开源社区中相互协作,把自己的智慧共享出来,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软件的自主创新。开源软件,对于我国软件产业来讲,具有后发优势,由于美国软件长期处于领导地位,我们很难建立自主软件体系,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打破技术壁垒。开源软件更有利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放的东西,使人很容易得到其源代码,学习和研究别人先进的技术,通过有效吸收消化,在这基础上增加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可以创造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把这些新的技术和产品,再贡献给社区,发扬原始创新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