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曾经主板相貌 对比五官新老更替
历史的车轮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许许多多或深或浅的印记,我们每个人所亲历的只是其中的一小段,人是感性的动物,无论是身处一个行业还是环境,都会日久生情。面对DIY产业的细微变革;面对渠道市场的格局变幻,许多拥有DIY情结的人都会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深切的感叹!而笔者也会有稍许感触,毕竟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主板的这些年来从板型从AT结构到Micro ATX和ITX的过渡,因此它通过“样貌”在不断的调整,来迎合用户需求,同时,在新旧更替的每一个关键点,我们都会看到DIYer对于老板的缅怀和不舍,但同时有充满着对新技术的渴求和欣喜。
纪念,是一种对难忘过去的洗涤,也是新生力量诞生的前兆,为了记住那些在这一时间范围内曾辛勤为人民服务的主板将士们,让我们一起来对比下“新人”与“旧人”的区别和长处,看看主板的“样貌”会发生或已经渐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板的“五官”又是分别会过渡成什么模样呢?
“耳”PCI渐隐退PCI—E成主流
耳朵成双,显卡插槽亦成双。
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主板搭载的都采用PCI—E内存插槽,自从1991年Intel推出PCI至今已有十九年之久,它在主板身上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其使命。
PCI插槽是基于PCI局部总线(Pedpherd Component Interconnect,周边元件扩展接口)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乳白色,位于主板上AGP插槽的下方,ISA插槽的上方。其位宽为32位或64位,工作频率为33MHz,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33MB/sec(32位)和266MB/sec(64位)。
PCI插槽
2002年7月23日,PCI-SIG 正式公布了PCI Express 1.0规范,并于2007年初推出2.0规范(Spec 2.0),将传输率由PCI Express 1.1的2.5GB/s提升到5GB/s;目前主流的显卡接口都支持PCI-E2.
PCI—E
PCI Express也是由英特尔提出的,很明显英特尔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标准。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PCI Express也有多种规格,从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
Mini-PCIE
目前市面上较多的SSD讯盘大多为mini-pcie插槽,为此,选购有mini-pcie插槽的主板成为了流行。
“舌” USB2.0与USB3.0和平共处
当USB接上U盘等,是不是有点像吐出来的“舌头”?
USB2.0与USB3.0在市面上和平共处着,因为后者的普及步伐较慢,因此目前主流的还是USB2.0接口。
USB2.0的最高传输速率为480Mbps,即60MB/s,而USB3.0超高速接口的实际传输速率大约是3.2Gbps(即400MB/S)。理论上的最高速率是4.8Gbps(即600MB/S)。
USB2.0接口
USB3.0通常被人们作为一个主板的亮点来进行推广,而他的普及还要等待一段时间,因为它要求移动设备同样具备USB3.0接口,这样才能将告诉的传输效率体现出来。
USB3.0接口
USB3.0 引入全双工数据传输。5根线路中2根用来发送数据,另2根用来接收数据,还有1根是地线。也就是说,USB 3.0可以同步全速地进行读写操作。以前的USB版本并不支持全双工数据传输。
USB3.0接口
USB2.0接口(上)USB3.0接口(下)
USB 2.0为各式各样的设备以及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带宽,但是,随着高清视频、TB(1000GB)级存储设备、高达千万像素数码相机、大容量的手机以及便携媒体播放器的出现,更高的带宽和传输速度就成为了必须。每秒480Mb的传输速度可能都已经不算快了,更何况没有哪个USB 2.0设备能够达到这个理论上的最高限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每秒320Mb的平均速度就已经很不错了。同样,其实USB 3.0同样达不到4.8Gb的理论值,若只能达到理论值的5成,那也是接近于USB 2.0的10倍了。
“眼”SATA2.0主流SATA3.0高端
SATA接口是“看到”数据的窗口。
在SATA2.0扩展规范中,3Gb/s被提到的频率最高。由于SATA使用8bit/10bit编码,所以3Gb/s等同于375MB/s的接口速率。不过,从性能角度看,3Gb/s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提升,即便是RAID应用的场合,性能提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硬盘内部传输速率还达不到与接口速率等同的程度,而且接口速率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在大多数应用中硬盘是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寻道上,而不是传输上。
SATA2.0接口
正式名称为“SATARevision3.0”,是串行ATA国际组织(SATA-IO)在2009年5月份发布的新版规范,主要是传输速度翻番达到6Gbps,同时向下兼容旧版规范“SATARevision2.6”(也就是现在俗称的SATA3Gbps),接口、数据线都没有变动。SATA3.0接口技术标准是2007上半年同样是由英特尔公司提出的。
SATA3.0接口
SATA3.0的特性包括可在存储单元、磁盘驱动器、光学和磁带驱动器、主机总线适配器(HBA)之间提供6Gbps速度的链路速度,并保证新的网络性能水平。当然,6Gbps(750MB/s)只是理论值,事实上SATA接口发送信息的速度为600MB/s,而受制于系统各部件的影响,实际速度会更低一些,而且不同环境差异会很大。
“口”触点式CPU接口走上舞台
CPU插槽外形为一“口”字。
AMD将在下一代处理器中采用LGA接口规格,那么也就意味着触点式CPU接口将逐渐普及,取代市面上常见的针脚式接口。目前市面上AMD主要有AM2、AM2+和AM3三种接口,Intel主要有LGA1156、LGA1336和LGA775等接口类型。
AM3接口
AM3的全称是Socket AM3,它是一个CPU接口规格。所有的AMD桌面级45纳米处理器均采用了新的Socket-AM3插座,它有938针的物理引脚,这也就意味着AM3的CPU可以与旧有Socket-AM2+插座甚至是更早的Socket-AM2插座在物理上是兼容的,因为后两者的物理引脚数均为940针,事实上Socket-AM3处理器也完全能够直接工作在Socket-AM2+主板上(BIOS支持),不过940针的Socket-AM2+处理器不能在938针的Socket-AM3主板上使用。
LGA 1155接口
LGA 1156接口
目前颇具争议的Intel LGA 1155接口是新一代处理器Sandy Bridge的“御用”插槽,因此想要升级新处理器的朋友,主板是不得不更换的硬件了。
“鼻”DDR2为DDR3让路
鼻子有两个孔,内存插槽也是成对出现的哦。
DDR2与DDR3插槽已经共存很长时间了,伴随着DDR2内存的普及以及单纯DDR2插槽主板的淘汰,目前已经进入DDR3大面积普及的时代。
DDR2内存插槽
出于兼容性的考虑,DDR2标准在制定之初似乎显得有些缩手缩脚,这也直接导致其各方面表现比起DDR没有长足进步。新一代的DDR3采用了ODT(核心整合终结器)技术以及用于优化性能的EMRS技术,同时也允许输入时钟异步。在针脚定义方面,DDR3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甚至敢于彻底抛弃TSOPII与mBGA封装形式,采用更为先进的FBGA封装。DDR3内存用了0.08微米制造工艺制造,将工作在1.5V的电压下。
DDR3内存插槽
DDR2和DDR3混搭主板
DDR3相比起DDR2有更低的工作电压, 从DDR2的1.8V降落到1.5V,性能更好更为省电;DDR2的4bit预读升级为8bit预读。DDR3目前最高能够达到2000Mhz的速度,尽管目前最为快速的DDR2内存速度已经提升到800Mhz/1066Mhz的速度,但是DDR3内存模组仍会从1066Mhz起跳。
写在最后:主板新旧部件的更替,推动了整个主板行业的发展进步,相比过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进步的脚步在放缓,但其细节的不断优化,让用户能够享受到运行更加稳定,性能更加强悍的电脑平台,在新旧的更替中,或许大家能得到一点启发的同时,还能记住那些曾经存在于计算机发展史中的主板形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