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案例
春玲服饰集团是浙江一家知名的休闲服生产销售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有十多家,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前些年,靠着创始人江春玲的踏实肯干和胆识过人,春玲集团业绩骄人。
但是在2005年集团内部的总结会上,董事局主席江春玲发言时,脸色不太好看。员工们知道近来服装业行情不好,因换季而成处理品的服装堆积如山,不过,具体积压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江春玲在高层会议上披露的一串数据让大家坐立不安:2005年度,集团库存服装12万件,价值4000万元,其中半年以上的库存占60%。
库存只是表面现象,集团的问题远不止这些:40多个分公司、2000个专卖店(柜台)和3000多个合作伙伴的管理总会冒出无穷无尽的问题;在业内较早提出并付诸实施的网上定制业务也成了“做秀”,没有带来盈利;新品开发速度已经提到平均一周出一个系列,还是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集团中的生产企业面对小众化、个性化、快速生产的需求明显还不适应,经常加班加点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多家生产企业与运输公司之间的协同一直达不到最和谐的状态;集团财务控制也不够通畅。总之,一句话,春玲服饰集团在前几年所积累的优势在2005年不仅没得到发挥,似乎还有转化为劣势的趋势。
董事局商议的结果就是通过信息化来解决这些千头万绪的问题,目标是打造一个服装王国的平台,将各个企业在用的各种软件统一到同一个系统平台中来。CIO唐建国是企业的创业元老,深得领导器重。他很清楚这样战略调整的压力,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要运筹的这个新系统上。
董事局下了决心批准了1000多万元的信息化专项预算,在经营欠佳的时候,有这个预算已经是很不容易了。2005年10月份,春玲终于通过招标落实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国际背景的管理软件公司。无论是软件的技术水平、在中国本土的服务能力和在这个行业的经验都是春玲看好的。
可是两个多月过去了,项目却没有正式启动。原来,软件公司先后推荐了三个项目经理都不符合唐建国的要求。唐建国的理由很简单:我承认你们公司实力雄厚,软件产品的功能也很好,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最终还是要看项目经理,再好的原料,厨师差劲的话也做不出好菜来。这个项目需要乙方的项目经理熟悉软件,熟悉集团化管理业务,熟悉服装行业……软件公司犯了难,这些要求全部加在一个人身上,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呀。
他们只能反复跟唐建国沟通,再三说明项目经理的工作重点是控制项目质量,不是个专业的工作,不能设置这么多要求。任凭软件公司的人怎么说,唐建国就认准了一个理儿:虽然说信息化最终要企业自己负责,但是春玲集团这么大的企业现在要借助信息化实现战略转型,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提出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唐国强之所以这么坚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两年在一个子公司里面实施ERP的时候,他对软件公司指派过来的项目经理就不太满意,觉得那人除了沟通能力强、技术还不错之外,其余都不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差。唐国强尤其反感那些飞行项目经理,同时负责几个项目,来了之后,要到现场了解进度,找问题,效率奇慢。“没有一个人在这里全程负责,帮助自己带团队,建机制,信息化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唐国强慢慢得出了这个结论。
服装行业竞争激烈,容不得这样慢条斯理。现在选的这家软件公司什么都好,就是项目经理难选,唐国强郁闷不已。前两天的月度例会上,集团领导又问起项目情况,唐建国的回答让江春玲不满意,她要求,在春节后,不管选什么经理,项目必须立即启动,事情耽误不起。
唐建国叹了口气,他承认自己多少有些理想化色彩。一直以来,他都希望有一个能和他一起谈战略、梳理流程、干技术的人,像兄弟一样做事情的人做项目的搭档。现在坚持按这个标准去找,肯定是不行了,因为确实耽误不起。他准备从软件公司推荐的几个项目经理中“矬子里面拔大个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