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设是实现数字报业的重要内容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6-10-19 00:00:00转载

       中国报业在集团化、产业化的进程中,从1996年至今已陆续组建39个报业集团。报业集团的媒体结构通常为“N报N刊1网站”。

       从《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我们解读出如下信息:

       ——“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革命将导致报业市场多元化传播格局加快形成;数字报业将得到大发展,数字内容生产、传播和增值服务能力普遍提高,数字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收入显著增加;要提高报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

       ——积极探索适应数字报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内容显示技术和传播技术,实现传统纸介质出版向数字网络出版的平滑过渡。广泛利用各种数字内容显示终端和传播技术,发展“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纸”等多种数字网络出版形式。

       ——积极探索数字报业的主营业务模式,形成多种媒介形态内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能力。为广告客户和消费者提供高度定制化的网络广告产品、灵活的广告投放策略和价格组合。满足供需双方即时在线交易需求,实现报业运营对价值链的全面整合。

       ——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数字报业战略架构的全面整合,实现信息网络系统由辅助性管理手段向核心经营平台的转变,由信息技术投资向报业经营战略投资的转变。

       以上目标的实现,都与数据库息息相关。

       新闻媒体数据库——既能服务于传统媒体,又能服务于新媒体

       从根本上说报业从事的是内容产业,其运行的基本属性是内容的生产、复制和传播。因此,内容生产是报业的根本和关键;新闻内容的原创能力是报社的核心竞争力。报社所出的报纸,以及所办的网站、手机报都是内容的载体。内容是本质,载体是形态。

       从报纸PDF版阅读量这一侧面,也可以看出原创内容的重要性。近两年,不少报纸网站推出了PDF版,有的将其称为“电子报纸”,有的将其称为“宽频报纸”。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网站上,这一形式的访问量与其它栏目相比,一般都是最大的,有的甚至达到其网站访问量的60%以上。这说明,网民或受众看中的是报纸的原创内容,看中的是报纸特有的东西,看中的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把报纸的内容做得更精彩,才是要务。

       只要抓住了内容这个“纲”,就会纲举目张。

       在我国报业,特别是报业集团一般在新闻资源占有量上具有很大的优势。问题是这些新闻资源往往处于一种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只是物理上摆在一起,没有发生化学作用。可以预见,如果把我们这些新闻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形成规模效益,新闻生产力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焕发,收到倍增的效果。因此,利用新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而迫切需求。
      
       目前,尽管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但对于报社来说,报纸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新媒体代表未来,但需要较大的投入,短期内效益难以体现。这正是我们的困惑所在。有没有一条既有利于平面媒体,又有利于新媒体,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的双赢之路呢?
      
       有。答案就是新闻媒体数据库——既能服务于传统媒体,又能服务于新媒体,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关于报业数据库建设的几点设想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报业数据库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随着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标准,提供功能更完善的新闻资料数据库;报业集团内部各子报的建库工作发展不平衡,有关新闻信息资源,亟待通过数据库建设加以整合;建立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全集团统一的新闻采编管理平台的需求十分迫切。

  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思想路线,应该是从需求出发,用数据说话。在新闻技术改造、开发和引进过程中,要避免陷入从技术到技术,从产品到产品的思考方式的误区。要把满足发展新闻生产力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从需求出发;不但要做定性的分析,还要进行定量的分析,这就是要用数据说话。

  根据数字化报业的要求和技术发展的水平,就报业数据库建设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优化结构、重塑流程,打造一个全新的采编数据库平台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待编稿库,对于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受其启发,我们可以建立报业的待编稿库为核心内容的全新的采编数据库平台。所谓待编稿库就是新闻素材库,一个报社或报业集团内所有报刊的记者采写的稿子,按不同类别,分别存入待编稿库。这样就形成一个大编辑部的概念。

  在这个待编稿库的基础上,编辑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新闻选择,从待编稿库选编稿件签发到不同子报和网站的稿库。这样做的前提是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考核方法,目的是鼓励记者多写稿,既要实现新闻信息资源全方位的整合与共享,又要保证原创人员的权利。

  待编稿库的应用,打破了以往部门的界限,实现了新闻原创信息的在发布前的充分共享和互动,在新闻大战中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总编辑作为总指挥官,可以更好地掌握全局的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地调控,本报发不了,其它报可以发,报纸用不了,网站可以选用。这样就可以避免记者的工作成果,由于受版面限制,而成无效劳动的浪费现象。如此,新闻生产力就可以得到极大的开发,采编人员的创造性可以得到更好发挥。待编稿库大家看,可以避免误判,把好稿给毙了,您不用,别人可以用。

  如果机制有效,这个统一的数据库内容会很快丰富起来,越来越有价值。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稿件在不同报纸的共享,可以实现稿件的一次生成多次发布——报纸、网站、手机报等。如此,可以有效地开发集团的新闻资源,从而采编人员的价值——劳动成果——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数据库本身就是媒体,我们使用百度进行网上搜索,其实就是用的数据库功能。在统一网络,统一采编数据库平台上,报社的新闻资源得以有效地整合,数据库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的资源,也是媒体。数据库对外开放,通过网上检索、手机检索,就可以实现信息增值。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媒体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网站、手机报等只不过是不同的信息出口而已。通过资源整合,报社的内功就会大长,新媒体的开发就会纲举目张。

  新技术的应用,不应该是现有流程的模拟,应该是流程的再造,实现过去想做做不了的事。

  2、在新闻图片库的基础上建立新闻图片网(频道)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衷情于读图,同时数码相机的普及也为图片的获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报纸阅读方面,头版头条往往记不住,但一版的图片记得很清楚;在网站也是一样,图片最有冲击力,好的图片往往有很高的点击率。

  在读图时代,建立具有特色的新闻图片网是整合资源的一个有效措施,其意义是在于:一、通过发展签约摄影师以及征集社会大众来稿,可以大大扩大我们的信息渠道;二、来稿中的优秀照片可以优先为报纸采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报纸图片的质量,实现网络反哺报纸;三、签约摄师与报社摄影记者相结合,可以相互促进;四、通过图片网可以实现照片的交易(报社丰富的历史照片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经过扫描、分类、整理入库后,既可以为出报服务,也可以通过这一网站的交易实现增值);五、在吸引社会稿源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抑制内部稿源向商业图片网的外流。

  据了解,新华社有1000多名签约摄影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吉林日报也引入了这一理念,报纸图片的质量得以大大提高。

  3、建立特色资讯库

  一般来说,晚报、都市报的分类广告在报纸广告收入中,占有很大的份额,这是一个强大的信息源。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网站上建立相关资讯库。网站做分类资讯具有报纸无可比拟的优势,一可以有更大的信息量,二可以建立链接。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优势,形成相关信息汇集渠道;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报纸广告中提取相关的信息。

  利用网站海量和多媒体的优势,实现报纸广告和网站广告的联合经营、内容互补、跨媒体链接,是报纸和网站资源整合、共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4、建立读者和客户资源数据库

  随着报业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以订单管理”为核心的系统,正在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发展,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服务的质量愈显重要。

  通过对大量的客户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直接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和变化,可以更好地改善服务,科学决策,提高报社整体品牌形象和素质。

  因此,建立集团统一的呼叫中心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读者和客户资源数据库十分必要。这是服务读者、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