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状和趋势着手,重点突出政府、运营商如何布局无线城市的建设本文将从五个层面阐述“无线城市”如何引领城市信息化发展。
无线城市需要政府引导
一.无线城市,何去何从?
北京,力争要建成全国最好世界领先的“无线城市”;上海,嘉定号称全国第一个“无线城市”;广州,借亚运会联合三大电信运营商建设“无线广州”……
时至今日,无线城市这股热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全国有将近600多个大中城市提出建设无线城市,向用户提供无线宽带公众业务和内容服务,“无线城市”在国内渐成产业链发展趋势;从现阶段来看,中国无线城市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国内大部分无线城市规划过于理想而停滞,一些先进的前瞻的无线城市理念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实施。
在国外,无线城市建设也进入到新的阶段,这种新的阶段让人忧思,一些国家的无线城市项目在大规模宣传后根本没有启动,例如近年来美国休斯敦、旧金山、芝加哥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宣布暂停各自无线城市组网计划,产业链内Wi-Fi新创的公司Cometa陷入倒闭的绝境…….
网舟咨询认为,无论政府还是运营商,都需要理清无线城市建设内涵和目标,正确把握无线城市的发展趋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服务社会、带动产业”的原则,在政府引导和多方共同努力下,聚焦产业发展,发挥运营商优势,切实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引领城市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无线城市需要政府引导
政府无疑是无线城市建设领导者,无线城市需要政府决策支持,需要付诸足够人力支撑和财力支持,同时制定相应的机制保障,提供各种政府资源支撑,推动无线宽带业务在政府部门的率先应用。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驱动:
政策驱动:建设无线城市需要政府决策支持,出台无线城市指导思路,统筹规划,“先试点再实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法规等多种手段,对“无线城市”产业链中相关企业单位给予必要的支持;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相关促进无线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各大运营商与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建设无线城市。
资源驱动:政府在可控可管的条件下开放部分市政资源,协调提供市政基础设施资源,如灯杆、管线、通信站址、地下管道等市政资源,
应用驱动:政府牵头实施,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救助指挥、公共事业方面的无线网络应用服务,在城市图书馆、市民广场等公共场所提供便民上网的服务,促进互联网普及,部署公共终端应用,消除数字鸿沟。
整体来说,政府必须主导无线城市建设,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提供和应用带动,等三个方面发挥促进和带动作用;同时,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运营商的网络优势,调动产业链内各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建设无线城市。
三.聚焦产业合作与共赢
如何形成合作与共赢是无线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产业链成员需要共同建设无线城市。
无线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靠政府,也不能脱离政府;不能仅靠运营商,也不能脱离运营商;建设无线城市应该全面考虑与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内容提供商、设备厂商等之间的合作和利益分配,在“政府主导”这种背景下调动产业链成员积极性,聚焦合作与共赢,形成政府可控、大众受益、产业共赢的格局。
网络运营商:三大电信运营商定位于无线城市综合服务提供商,拥有最大、最全的网络,提供一张“大”网,提供综合全面的服务,包括语音、数据、网络及增值业务等;同时,无线网络运营商利用自身局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无线城市建设,如中电华通;总的来说,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共同为政府、企业及大众提供最全面、最优质的高速网络综合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