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硬盘踏入黄金五十年,1956年第一块硬盘RAMAC 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存储数据的方式,历经半个世纪的蜕变,从庞然大物到轻巧移动;从存储有限信息到容量不断翻倍;从传统PC到手机、MP3等消费电子再到汽车、企业应用……硬盘的体积在缩小、存储容量在增加、应
2006年,硬盘踏入黄金五十年,1956年第一块硬盘RAMAC 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存储数据的方式,历经半个世纪的蜕变,从庞然大物到轻巧移动;从存储有限信息到容量不断翻倍;从传统PC到手机、MP3等消费电子再到汽车、企业应用……硬盘的体积在缩小、存储容量在增加、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在瞬息万变的数字信息时代,硬盘对于数据存储,对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过硬盘缔造者IBM接力棒的日立环球存储,见证了硬盘行业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日立环球存储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德克·托马斯,这个55年生人,70年代末进入硬盘业,自称与这个行当一同成长的业内"老人",在IBM和日立存储效力近30年,身临其境的感受体味到硬盘业的历史变迁。
日前,德克·托马斯因对硬盘行业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获得2006年中国"国家友谊奖" ,来京参加颁奖典礼期间,在其下榻的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德克接受了CNET的专访,从一个产业蜕变亲历者的角度,畅谈了硬盘的历史与未来。
日立环球存储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德克·托马斯
CNET:硬盘从无到有,至今已历经了50年的发展,它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硬盘在其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德克: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数据,很难想象我们怎么生活,但是所有数据都需要存储,存储就离不开硬盘。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看电视,看电视需要有内容和节目,现在内容和节目已经数字化了,电影制作也数字化了。
另外,现在很多人都用机顶盒,有了机顶盒就可以把看不到的电影录下来。比如,还有很多金融或者生意方面的交易、买卖,象机场、航空、银行、飞机票的预定,整个的系统,银行的ATM机。企业行业,包括银行开户,现金开户,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化,硬盘的应和能够更好地提高生产力。
目前,硬盘广泛应用于数码录像机和高容量的MP3播放器等消费电子产品,同时也实现了网上银行和ATM银行系统,GPS系统和互联网的功能。没有硬盘,CA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术(MRI)将因缺少经济的方法存储扫描数据而变得不那么切实可行。
超市每天扫描器和信用卡的正常操作都依赖于高容量、低成本的存储技术。一旦硬盘不存在,商务运作中将不存在电子数据表和文字处理文件,全球贸易将受到极大的限制。生产及制造效率的快速提高,迅速获取全球信息等都将是天方夜谭。
CNET:从您的角度,简单回顾一下硬盘50年来的演变历程,这其中有哪些标志性的事件?
德克:第一个阶段,1956年IBM 推出第一台硬盘RAMAC ,中文是随机计算及控制存取方式存储。这个机器特别大,看起来非常笨重,但在那个时候,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之后IBM 和其它一些公司,包括日立继续不断推动硬盘的发展,在第一阶段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大型机,主要是为了企业的应用。
70年代进入小型计算机阶段和分布计算,这时候的计算建立在开放的架构和共有的接口基础上,有一个型号是3330,实际上和这个机器相关的技术扩展了硬盘的范围,更广泛的给公司和企业使用硬盘。
在这之后不久,80年代出现了PC,当时的两个PC生产商IBM和苹果竞争非常激烈。1983年,PC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风云机器,因为它有很好的潜能,给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并提升了整个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在这段时间后,整个硬盘技术不断发生演变,首先价格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并不断开拓整个行业的范围,使它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光在家里、办公室中使用,在车上也离不开硬盘了,所以在过去十年,硬盘业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进入了消费电子市场。
CNET:消费电子给硬盘产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德克:我认为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创造的机会、创新的机会,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在技术上,通过机顶盒录下内容,带来不同的变化,电视不同的终端设备,改变了人们从商和管理企业的方式,使人们对内容有了一个更好的控制。这一切给社会、给时代带来很多新的机会,还创造了很多新的产业。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人们的私密性,一些个人数据是否应该存储也是个问题。
CNET:50年间,硬盘行业经历了兼并收购等诸多竞争力量的变化(近几年来像IBM 出售硬盘业务给日立、迈拓收购昆腾、希捷又买下迈拓),要在这个行业立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未来各个厂商竞争的焦点在哪里?
德克:成功的重点之一就是产品线要非常宽泛,对于产品的尺寸,1 英寸、1.5 英寸、1.8 英寸、2.5 英寸再到3.5 英寸,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要有大批量的生产,有大批量的生产,才可以研发新的技术,才能得到所需要的大量投资。
另外,还要有巨大实力的研发机构作为后盾,这样才可以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当然,供应链也非常重要,但是要成功必须要强调对市场的把握,我们在竞争过程中就比较彻底、充分的了解消费电子行业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现在各个厂家、各个竞争对手对消费电子行业的理解还在不断深入,谁也没有充分的了解,恐怕和传统的IT业务竞争非常不同。而我个人确信日立在这个行业里处于一个较为优越、理想的位置,我们有很好的技术和产品,有庞大的研发方面的实力,还可以很好的利用日立母公司所给我们技术方面的支持。
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最重要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控制点。
CNET:您所说的这个控制点主要是指什么?
德克:控制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控制点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业务上的新的发展机会,使你的产品、技术有差异性,不同于其他人。
在业务方面,比如供应链,技术、产品都要依靠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一个控制点,硬盘就是一个控制点,不管什么产品都离不开硬盘。整个社会离不开计算,计算离不开软件,软件离不开存储,存储离不开硬盘,所以整个产业越来越小,但是必须要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目前,全球真正的硬盘生产厂家或者开发厂家只有六家,但是在25年以前,有90多家,所以这个行业难度非常大,你需要很好的技术,需要强有力的投资,需要很高的技能,这些的确是一个大的挑战。对日立存储来说,不管是公司的研发战略还是投资战略,都把这个行业当作是一项战略的业务。
CNET:在硬盘50年的发展和创新中,主要的技术突破在哪里?
德克:在硬盘发展的50年历程中,主要的技术突破集中在增加容量并缩小尺寸。第一块硬盘,RAMAC 两米宽,差不多一吨重,有50张2.4 英寸的磁碟,但只能存储5 兆的数据。那时,很难想象会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而且当时人们也不可能把它放在个人媒体播放器中随处走动。
现在,我们生产了1 英寸微型单碟硬盘,13克重,25毫米,能存储8GB 的数据,容量和尺寸的革变,促使一系列全新消费产品的诞生,并且推动了包罗万象的数字产品的快速发展,从图片到视频和音乐。没有这个行业推动并满足包括尺寸和容量等最基本的设计需求,以上消费类产品,还有目前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存储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CNET:硬盘容量从1956年第一块RAMAC 的5 兆发展到今天的500GB 甚至750GB ,突飞猛进的增长速度令人咋舌,具体来说,有哪些技术的突破不断推动着硬盘容量的飞速发展?
德克:从宏观角度来说,整个录写技术的系统,包括数据频道,也就是半导体数据频道,里面有一个部分,知道数据在哪儿,就可以很快的访问,提取。这就涉及到很多机械的设计问题。另外就是磁头和磁盘的技术。制造技术本身也非常重要,特别是清洁环境中的生产,做几亿的部件,整个生产技术、制造技术的准确性很重要。
如果看一些关键的里程碑式的事件,1979年,IBM 推出了第一个薄膜传导磁头技术,这是磁阻的一个很早的技术版本。磁路的密度不断上升,不断增加,一直到80年代中期,采用了刚才说的薄膜磁头。
到了1991年,IBM包括日立开始推出磁阻磁头的录写技术,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代表了硬盘整个架构方面的变化和突破。录写方面发生了变化,磁头方面发生了变化,电子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整个机械部分所有东西都变了。
由于提出了全新的、改变了一切的技术,当时在整个行业中引起了很大的骚动,有很多竞争对手由于无法再这么做下去而以破产结束,这就是硬盘行业的特点。接着在1997年,日立和IBM推出了GMR(巨磁阻技术),这是刚才说的磁阻技术的演进产品,和变化的磁头技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CNET:目前以及未来硬盘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
德克:我们不要忘了最新的历史。硬盘有读和写的功能,去年,日立推出了一个新技术,在写的功能方面有了巨大变化,叫做铱锰铬合金(IrMnCr),铱锰铬本身引入合金没有多大意义,但它对后面的技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是第一步,直接影响到和帮助我们推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垂直录写技术(PMR)。
这个技术实际上是今年在行业内广泛引入的,主要在硬盘读的方面对产业有比较大的影响。去年推出铱锰铬合金时还比较安静,没有大做文章,今年日立把这个技术和PMR结合在一起,推出了新产品像Travelstar 5K160,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威力非常巨大。
除了PMR,同时还有其他技术,一个是规则媒介(patterned media),另外一个是热辅助技术(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这些都需要很好的技术投入,需要大量的投资。所以我们在技术方面要多做选择,而且整个技术越来越复杂,难度很大,这也是我刚才说的控制点,非常重要。
CNET:垂直记录与铱锰铬合金两种硬盘读写技术的融合,目前是否已经应用在日立的产品线生产中?
德克:已经融合到我们的生产线当中了。PMR与铱锰铬的结合,在电子机制方面也重新设计,加在一起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两种技术的融合代表了架构的飞跃,其重要性不亚于1991年我们推出的磁阻磁头技术,实际上比当时推出的磁阻更加复杂,因为我们对专业技术知识要求得更高。
CNET:提到垂直记录,除日立外,像希捷等其它硬盘厂商也都在这上面下了很大功夫,大家都在研究推广,日立的优势在哪里?垂直记录技术对硬盘业的竞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德克:要在这个行当里面获得成功,就必须过渡到PMR(垂直记录技术),这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必须要这么做。PMR是我们能力的组成部分,需要工程方面的水平,还需要强有力的产品设计方面的东西,把所有的生产线重新组装起来,这些日立都已经做到了。
另外,我们跨越的范围要再看广一点,日立在下一代的技术发展方面,全球搞研发的专业人员数量有1500多名。不仅日立存储自己有1500个高级研发人员,同时还得到日立集团的支持,整个集团全球研发实验室我们都可以利用,因为日立集团把硬盘发展作为战略投资点。
硬盘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消费电子行业,一个在技术方面,一个是供应链方面,所以得到整个日立集团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已经过渡到了PMR,但看谁到底能成功,不是靠某个公司最先推出技术,而是看谁能用最好的办法把这个技术实现商业化。 CNET:随着硬盘容量、磁录密度的不断增加,会不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例如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我们有什么技术改进的方法?硬盘是否会遇到一个技术发展的瓶颈?
德克:日立存储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延伸目前最新的硬盘技术,像垂直记录技术、规则媒介和热辅助记录技术以确保磁录密度在未来十年里保持持续增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磁录密度和容量不会达到极限。
而容量的增加也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磁录密度和容量的增加是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实现的,例如垂直记录技术和其他能够提高硬盘稳定性和质量的技术突破。同时,日立引入了新的技术,比如下落特别感应保护技术(ESP)。该项技术能感应到硬盘的掉落,并且迅速收起读取磁头,防止数据丢失。
CNET: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存储、在线软件等应用的增加,未来存储方式会有一个怎样的发展?谈谈硬盘与闪存等其它存储媒介的竞争,有观点称闪存将在笔记本电脑等某些领域的应用中取代硬盘?
德克:无论是在网络存储,在线存储领域,还是在个人使用的家庭多媒体服务器、便携式设备或电脑等领域,所有的存储形式都将最终使用硬盘,所以我认为多样化的存储方式,将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于数码内容需求的增长,对数码产品容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们预期未来闪存和硬盘将各展所长,各应其需。
闪存能够以稳定的价格和一定的容量满足低端需求。而硬盘则能以单位存储成本最低的优势,让产品设计者能够向消费者推出大容量且价格更易让人接受的硬盘产品。
CNET:如今硬盘已走过了整整50年,下一个50年又将如何演进?PC行业遵循的摩尔定律在硬盘产业也适用吗?
德克: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的硬盘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行业的整合和更强劲的市场需求带来了一个更健康的商业环境。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一共制造出30亿部硬盘,但是再过五年就又会生产出30亿,跟过去50年一样,我们所有人都要更加卖力气的工作。
硬盘业的发展是每两年浮动率就会翻一番,这就需要很多的投资,需要很多的生产,但我们整个行业必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才行。
CNET:谈一谈中国市场在日立存储全球业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克:回顾历史,日立所有的制造、开发一开始都在美国、日本、欧洲进行,而现在很少留在欧洲了,主要的制造都在东南亚。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的战略重点都会移到东南亚来,特别是中国。
实际上我们正在把这个战略重心移到这边来。日立在深圳建立了一个超级硬盘生产中心,50%的硬盘生产都在中国南部进行。实际上我们在深圳不光有硬盘,还有磁头组装,日立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薄膜磁头的生产厂家,每年都会把产量翻一番。日立在深圳的基地不仅对当地市场增长非常重要,同时对日立整个生产、供应链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CNET:深圳基地目前的运作状况如何?这里主要负责日立哪部分硬盘的生产吗?
德克:深圳的生产基地,一方面正在建,一方面也在投产。日立深圳超级硬盘生产中心是2004年6月开工的,今年1月份我们已经出产了第100万台硬盘,而到年底产能就将饱和了,所以还要扩产。
除了我们自身之外,日立一直都在鼓励供货厂商也尽量扎根到深圳,现在日立硬盘全部用料70%的供货厂商都已经落户深圳。
深圳基地现在生产制造的是3.5英寸硬盘,包括单磁盘和多磁盘,此外还有2.5英寸的,我们有进一步整合的打算。日立有这样双重适应调整的能力,根据用户的需要和我们的生产能力,既可以制造3.5英寸,也可以生产2.5英寸的硬盘,不管是单磁盘还是多磁盘。
CNET:除了中国深圳外,日立在全球还有哪些生产中心?
德克:实际上日立最大的硬盘生产中心就是在中国,我们准备把3.5英寸台式机的硬盘生产中心放在中国,此外比较大的生产中心在泰国,企业级应用的硬盘在新加坡,都在东南亚。
CNET:生产制造重心在向东南亚转移,那目前日立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这方面有没有向中国等亚洲市场转移的计划?
德克:日立基本的研究和开发活动都在日本和美国,实际上我自己多年来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把我们的研发也慢慢转向东南亚。有的厂商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但是多数都是转到新加坡,因为这样做起来难度很大,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CNET:这个难度主要在哪里?
现在录写技术,包括硬盘的发展,不仅需要有科学研究、学术方面的知识,工程方面的技能,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有经验,要从很多遇见的问题里学习到经验教训,最后才能理解这个行当究竟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种研发资源,不管你在哪里进行研发,在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要花五到十年时间才能学到解决问题的经验教训。当然还有其它做法,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知识或者雇佣一些有经验的人,但是日立的做法是加强技术支持,加强提升生产工程方面的支持,跟大学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从长远来讲,提高我们的关联知识和技能。此外,这些还要和中国的知识产权政策很好地平衡起来。
CNET:日立未来在中国的竞争和发展战略是什么?
德克:我们准备在三个方面计划进行竞争,第一,雄心勃勃进军消费电子行业,中国的消费电子行业发展非常迅速,日立在给它们大量支持的同时,也找到了有很好的用武之地。第二,技术方面将继续进行大量的投资,保住领先地位,不光在磁头、磁盘方面,在整个技术方面都要保持。刚才我们讲了控制点,我们要不断增加这方面的能力,扩大它、加强它,保持优势。
第三,我们主要的竞争优势是在供应链方面,现在的供应链越来越小,越来越紧凑,对整个市场的变化、市场需求做出的反映速度也越来越快,整个供应链效率非常高,特别是在消费电子业。日立的生产制造集中在中国华南(深圳),不光我们的磁头、磁盘生产、组装在这里、日立多数的供应商,各种原料来源,也都落户在深圳,所以我们的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反映速度非常快,没有任何竞争对手能够做到这一点。
日立环球存储在中国有很好的声誉和口碑,我们在深圳有非常牢固,强有力的制造基地,当地的运营主要都是由中国的管理人员和团队来负责。日立扎根深圳差不多有十年时间了,建起了配套的生产、制作、研发基地,而且有非常强的后端服务能力,这对我们的库存管理、技术支持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这些对公司战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石。
CNET:今年您获得了中国国家友谊奖,能否谈谈您的感受?
德克:我是从深圳市人民政府得到通知,今年我获得中国国家友谊奖。全国共有50个专家得到这个奖,我感到很荣幸能够代表很多人来领这个奖。同时也反映出多年以来,在我的工作中,我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这些支持来自于我的同事,来自于日立公司,来自于IBM的同事,来自于我们的商业伙伴,还有深圳市政府和整个日立集团,他们让我现在做非常好的事情。
德克·托马斯简历
德克.托马斯现任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负责领导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包括三家生产基地的运营,以及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及台北的客户服务及支持中心的各项业务。同时,他还被任命为生产硬盘的日立环球存储产品(深圳)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以及合资公司深圳海量存储设备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在任职于中国前,托马斯为日立环球存储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拓展及战略副总裁,他开发了整体业务战略并建立了公司的长期目标以优化公司资源和资产,并在IBM与日立的全球硬盘业务合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还负责包括公司架构、战略规划,业务拓展和政府关系等职责。
托马斯曾效力IBM达26年之久,期间曾担任多个行政及高层管理职务。在2003年1月加入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前,他曾出任IBM的科技集团及存储技术事业部的副总裁,负责技术销售、生产线管理及发展、生产、品质及公司发展等多项职能。
此外,他还出任过IBM全球磁头事业部及IBM在中国的首家全资生产子公司的总经理,以及业务拓展及战略副总裁、营运战略副总裁及硬盘机业务营运总监。1992至1998年间,托马斯亦曾在IBM美国纽约总公司任职,领导硬盘机业务重组事务。
托马斯毕业于加州圣达嘉娜大学,主修机械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并分别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及加州圣达嘉娜大学取得生产系统工程科学硕士及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