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正在从传统通信向信息通信转变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6-11-04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电信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通信向信息通信转变。

1  在信息通信时代,价值链的裂变及利润的分割使得电信运营商的增长空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信息服务为运营商寻找新的业务空间或集中专著于特定业务领域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于是,伴随着电信产业在网络、终端、业务和服务等层面上的融合,电信运营企业纷纷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新角色转型。

  围绕运营商如何转型,本文作者发表了极具针对性的独家见解。

  标杆运营商信息化行动

  在运营商转型过程中,世界一流运营商走在了前面,起到示范和先锋的作用。虽然今天还不能确定他们一定会取得成功,但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法国电信(FT)2005年推出了为期3年的转型战略“NExT”,目标是成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全球通信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业务重点定位于新型通信服务、新型信息娱乐、新型日常生活和信息企业服务。为此FT重新梳理了组织架构,设置了个人通信服务部、家庭通信服务部和企业通信服务部,商业模式是开展固定宽带、移动、互联网全业务运营,推动FMC,为个人、家庭、商业3类客户群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且对品牌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简化和优化,从“服务于不同地域”调整为“服务于不同业务和客户”。

  德国电信(TD)则致力于以客户为导向发展市场,做电信和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的领导者。为做好信息化服务,TD设有单独的T-Systems子公司,专为集团的国际客户、重要客户、大中型商业客户提供ICT解决方案等服务,并制定了“合理利用,有效控制”的合作战略,以此来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和向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2005年,德国电信商业客户收入达到129亿欧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5.2%。

  我国运营商信息化之路

  由于我国电信产业发展与分布结构的缘故,加之运营商长期专注于传统业务,电信企业在信息服务领域长期局限于话音通信和网络基础实施提供,在信息服务市场端参与不够,近两年来,在全球电信业变革的大环境下,我国运营商也纷纷向信息服务商转型,并把信息化作为信息服务转型的突破口。具体见图1。

  中国电信提出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在原有企业大客户部的基础上向外扩展,针对中小企业联合思科、联想等9家IT企业成立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共推“商务领航”客户品牌,旨在面向中小企业客户推出可托管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以零成本打造虚拟IT部门。针对个人客户信息化业务,在原有114查号台的基础上打造“号码百事通”,拓展传统固网的语音增值服务。同时对家庭客户信息化大力探索和拓展“IPTV”业务,在多个城市开展试验并推广。

  中国移动也将原有“移动通信专家”的定位调整为“移动信息专家”。一方面加大个人移动数据业务的营销,另一方面在总部正式成立集团客户部,负责全国集团客户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以及全国性(跨省)集团客户市场的拓展,深入挖掘集团行业移动信息化应用的市场潜力。各子公司也各显神通,如广东移动围绕“八项工程”着力推动本地集团客户移动信息化工作。

  中国联通也明确提出向国际一流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通信与信息服务。中国联通借助当前C网拥有的速度和单基站覆盖范围较大的优势,在移动信息化上逐步扩大领地,特别是在移动警务与交通应用、视频和画面传输应用、海事与渔业应用等方面取得相当的成绩。

  中国网通在初步完成融合、改制、上市的任务之后,开始认真考虑公司未来向哪里去的大问题。经过多次变更,今年终于明确定位于要做“宽带通信与多媒体信息服务提供商”,将在信息服务上发力,并把网通研究院调整为“系统集成公司”,着力拓展企业法人团体客户市场。

  把信息化拓展作为向信息服务转型的突破口无疑是正确的。但这条道路也是困难重重。当前我国运营商的信息化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对运营商信息化业务认识不清晰;企业价值定位不明确;客户及需求有待进一步细分;缺乏系统有效的业务与服务;商业模式尚待探索;亟待制定信息化业务推进路径和措施以有效指导和发展信息化业务等。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