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架构显卡闹革命 8800GTX软件测试

互联网 | 编辑: 2006-11-09 06:00:00 返回原文

在确确实实拿到Nvidia最新GeForce 8800GTX/GTS显卡之前,即便有那许多国内国外同行媒体的报道,我依然对G80处于一种半无知状态。在没有拿到那些官方资料之前,我也并不能完全确定G80的规格和性能。但通过对其粗浅的了解之后,“革命”二字却隐隐地出现在我脑海之中。而在翻阅

讯景XFX 8800GTX/GTS,Nvidia过渡中的“革命”产品

[讯景XFX 8800GTX/GTS,Nvidia过渡中的“革命”产品]

希望获得更多G80信息?Click Here
颠覆显卡传统 G80整体及核心架构详解
统一架构显卡闹革命 8800GTX软件测试
最强渲染舍我其谁 G80游戏测试及体验
Mark06轻松1万3 8800GTX样板超频测试

在确确实实拿到Nvidia最新GeForce 8800GTX/GTS显卡之前,即便有那许多国内国外同行媒体的报道,我依然对G80处于一种半无知状态。在没有拿到那些官方资料之前,我也并不能完全确定G80的规格和性能。但通过对其粗浅的了解之后,“革命”二字却隐隐地出现在我脑海之中。而在翻阅大量与G80相关的资料,白皮书,各类PDF之后,我已经被那些冗长的介绍,华丽的修饰词藻和枯燥的说明词所困扰。或许,我们更应该从一些直观的角度去了解这款显卡。在今天这第一篇G80的文章中,我并不希望立刻抛出那些资料充斥页面,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数据来了解8800GTX,这款被Nvidia成为“世界首款DirecX 10统一架构GPU,提供空前强大的性能和画面表现”。

我们第一次接触G80的时候NV尚在未雨绸缪

非常幸运的,我们与不少国内同行拿到了国内首批Nvidia GeForce 8800GTX/GTS显卡。自Nvidia在过去几款显卡中尝到发布即上市的甜头之后,这一次的G80系列也将在11月9日如此这般登上历史舞台。而Nvidia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讯景XFX也在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了这两款如今顶尖的显卡产品。从其外包装,盒内部件等方面来看,这已经是一款正是出货版产品。虽然似乎在驱动程序方面仍旧有一些小小的问题(当然这完全是Nvidia的事情~~~笑)……我们在感叹XFX与Nvidia配合如此紧密之余,也不得不提到一下Asus。以往,Nvidia的新款官方样版显卡登场,首先将由MSI微星进行最终版本的设计以及提供样卡,然后送交各大厂商进行测试并对照生产。但这一次Nvidia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Asus。这是否也说明华硕已经成为NV的最重要核心伙伴了呢?

但更新LOGO之后的NV对于市场和技术的把握更为游刃有余

同时,我们也必须在介绍G80之前,看看对手ATI……或许我们更应该称之为AMD的ATI,她的新一代显卡产品核心早已被命名为R600。而我们手中的相关资料并不多,但不少业内人士却已经认为该系列将一扫ATI在X1000时代的颓势,不过在AMD改变整体战略以及两者整合的大潮之下,R600只能在一点点地挤牙膏状态下逐渐露出本相。未来的R600或许会是:65nm制作工艺,64条渲染管线,32个TMU单元,32个ROP单元,核心频率达到800MHz,每秒可进行1024亿渲染操作,浮点处理能力:512GFLOPs,三角形生成率:20亿个/s,像素填充率:25.6GB/s,采用256bit 512MB 1.8GHz GDDR4显存,带宽57.6 GB/s……

讯景XFX再次证明了处于Nvidia第一AIC的实力和能力

ATI并没有能在第一时间拿出R600来对抗G80,而Nvidia似乎也并不急于过早的使用80nm和GDDR4(事实上,TSMC台积电的制程转换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快,还有那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以及资金的投入;同样,80nm的GDDR4在三星的工厂的生产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顺利,良品率和成本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先提出将转入80nm的ATI并没有获得产品推出的先机,而最先于1950XTX上使用GDDR4的ATI也并没有获得多少优势。反倒是Nvidia,不急不慢不慌不忙,也不用高举“大跃进”的红旗,而是先在成熟的90nm上将这款谁都能看出是过渡版本的G80推向了市场。

DirectX已经成为最重要和最主要的API,没有之一

我们依然期待R600,但我并不希望ATI再次“冒进”。Nvidia不可否认是一家非常狡猾的厂商。在ATI有些青黄不接,同时忙着融入A+A的时候。NV抛出一款过渡产品,再次拿起“最先进架构,最强性能,最高画质”的头衔。或许真正的G80将在65nm的G81上大放异彩,这让我们不得不想起当初的7800GTX,那款核心代号G70的产品。而在G80以及之后的显卡产品中,DirectX 10又一次掌握了整个显卡世界。不是Nvidia,更不是ATI或者Intel,而是Microsoft——你可以不支持任何其他的API,你也可以尝试着不支持DirectX然后死亡。好吧……无论如何,统一着色架构也好,90nm也好,FASS+HDR同时处理也好,Shader Model 4.0也好……充斥着新名词的G80,正在扮演一个前所未有的“革命”角色。

讯景XFX 8800GTX/GTS,显卡外观以及规格介绍

[讯景XFX 8800GTX/GTS,显卡外观以及规格介绍]

为了让广大关心G80的网友更为直观的了解,在这部由我制导的《G80与她的朋友们》这部影片中将分为四部分,而这仅仅是第一部分。内容将包括Nvidia GeForce 8800GTX 的硬件规格和外观介绍,以及最为直观的测试软件得分。之后的第二部分我们将放出G80核心架构介绍。第三部分当然就是游戏平台的测试和截图。而在第四部分我们将推出8800GTX的超频测试……

首先震撼我们的不是性能而是重量和体型

XFX 8800GTX采用了TSMC台积电90nm制作工艺。核心根据DirectX 10所倡导的WGF 2.0规范(Windows Graphic Foundation,视窗图形基础,原本微软打算舍弃DirectX说法并使用WGF,但现在看来WGF仅仅是DirectX中关于显示以及相关驱动的那一部分……),采用内植GigaThread技术的Nvidia统一架构设计(也就是所谓的统一着色架构)。在这个架构中,原本分离的Pixel Shader与Vertex Shader合并,成为统一着色单元并拥有其自己的频率。

在8800GTX中,因为DirectX 10输出要求提升等原因,原有的RAMDAC以及TMDS功能从核心中剥离。改由一颗外置芯片全权处理。也正因此,该显卡支持两个高达2560*1600分辨率的DVI接口,并能提供高达10bit色彩输出。G80的2D效果将得到大大提升。同时支持HDCP等功能。
G80的散热器并没有采用纯铜材料,但依然是一块硕大的纯钢底部及一次成型的多鳍散热片处理,并通过热管进行热量引导。大型涡轮散热风扇转速可自动调整。整体优秀的风道设计使其能为显卡表面几乎所有部件提供良好散热——当然我还是建议你不要用手去确认这个效果。
如果供电不足,你将听到从这个蜂鸣器所发出刺耳的尖啸声。(我承认自己被吓到过数次)而旁边那个4pin接口表示其风扇不但可测转速及温度,更可根据温度自动调节转速达到散热与温度的平衡。当然,8800GTX在复杂工作下的噪音……很大
因为整体功耗的大幅提升(拜那128个统一着色单元和768M显存所赐),8800GTX板载了两个6pin辅助供电口——必须全部插入而不是通过2in1转接。我个人建议Nvidia与电源厂商合作,推出专为显卡设计的外置电源。当初Asus在7800GTX上就这么做过。
G80自然也支持Sli双卡互联工作模式。不过8800GTX恐怖的带宽消耗使得单单一个Sli MIO桥接器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同样在ATI的1950Pro上,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G80才是一款真正完全使用到PCI-Express 16X接口的显卡么?
Play Hard By XFX——Work Hard,Play Hard。狠狠得玩,来硬的,充分投入游戏世界……好吧,不管你怎么解释这两个单词。讯景已经再一次证明他们的产品特色。并不是什么厂商都能同步发售8800GTX。
在这个LOGO下面,将是一个具有80nm制作工艺,575MHz核心工作频率,拥有7亿多晶体管,128个工作频率为1350MHz统一着色单元的核心。支持DirectX 10特别是SM 4.0以及统一着色架构是她最大的特色。

讯景XFX 8800GTX/GTS,供电部分与外包装等

[讯景XFX 8800GTX/GTS,供电部分与外包装等]

有人说过,如果你拥有两块8800GTX,你可以组SLi提升显示性能和效果,也可以用其锻炼身体提升臂力。一块完全采用公版设计的8800GTX重量在740克左右——大约1斤半左右,板砖。而其长度已经达到了27cm,如果你希望更好的容纳这个“庞然大物”,我们推荐全高ATX服务器机箱。硕大的一体化设计散热器将8800GTX正面的核心,显存,各类芯片全部包容。而你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则是两个PCI插槽位置。顺便一提的是,Nvidia认为该显卡必须获得450W的供电输入,这也意味着新一代“电老虎”已经诞生——别忘记她仍旧采用的是90nm制作工艺,但那7亿多个晶体管可都不是省电的灯……

非常具有压迫力度的外观设计

那么……XFX 8800GTX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电老虎”,而Nvidia再次为其开出了至少450W供电输入的“帐单”。对于这个恐怖的吃电大户,Nvidia又是采用怎样的供电模块和辅料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三洋Sanyo最高端的固态电容产品:SVP系列铝固体聚合物导体电容,规格为180微法,16V。
其次是Delta的高级封闭式电感。我们曾经在Nvidia上一代最高端显卡GeForce 7950GX2上见过这个扼流线圈。其产品编号为HAHA1040-1RO。
在这款公版P355的PCB板上,8800GTX采用了高端数字控制多路模块化供电设计,并配以大量高级配料。我们可以在供电模块和PCB背部看到大量钽电容,贴片电阻等优质辅料。

之后,我们再继续了解这块XFX 8800GTX的背部以及包装等方面的信息:

从背部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支撑硕大的散热器,PCB板提供了11个螺丝位。该显卡具有12个显存位,搭载了三星1.1ns GDDR3,频率高达1800MHz,位宽256bit+
128bit=384bit,容量768M(512M+256M),带宽86GB/s!
在8800GTX背面我们发现了一颗在Google上查找不到资料的芯片……8800GTX仍旧依照RoHS规范生产,从这张贴纸我们了解其型号为PV-T80F-SHF9,省产日期06年10月,产地中国。核心频率575MHz,显存768M DDR3。
大量的优质辅料及元件让我们失去了成本概念。黑色的PCB板以及密密麻麻的各类贴片元件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
或许是因为8800GTX太过于硕大,讯景并没有如往常那样采用“X”型外包装,而是正正规规的采用了普通长方形盒装,而表面介绍等都非常中规中矩。
从国外一些IT论坛我们获知,此次讯景仍旧采用全球统一外包装。但是在显卡的配件和相关售后服务方面则更具不同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们所拿到的版本中并没有提供太多高端3D游戏。

讯景XFX 8800GTX/GTS,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

[讯景XFX 8800GTX/GTS,测试平台软硬件介绍]

在进行这款显卡的测试之前,我们已经深知有几个问题将困扰着我们。首先我们需要更夸张的供电配合,XFX所提供的驱动程序并非最终通过WHQL驱动,同时现有的处理器能否真正发挥显卡的作用等。在供电方面,因为时间紧迫我们只能通过一项合作良好的TT以及FSP的协助,借到两个显卡专用电源来为8800GTX助阵,最后形成一个由TT KK450电源(详情)负责其他部分。TT 250W显卡电源(详情)以及FSP 300W显卡电源(详情)分别负责一路供电的Raid方式……

曾经一举拿下7900GT-Sli的TT 250W显卡专用电源

在驱动方面,XFX所提供的是Nvidia ForceWare 96.89,这款驱动并未通过微软WHQL认证,或许在11月9日当G80正式发售之日,Nvidia才会在其官方网站提供认证后的正式版本。同时,在这几天我们了解到,这款驱动似乎有一些小小的问题。其表现似乎并没有完全发挥8800GTX/GTS的真实性能,特别是某些游戏。当然,即便如此,我们认为至少在软件测试方面她并没有让我们失望。

与当初测试X1950XTX相同的平台

最后说到处理器,高端显卡必须搭配更高级的处理器。我想这一点已经从国外不少媒体放出的G80测试中再次获得认可。但是为了平台的标准形以及Intel Core 2 Duo Q6700处理器姗姗来迟等原因,我们仍旧采用了EW工作室标准平台:由Intel及其相关世平公司提供的Core 2 Duo E6600es处理器,华硕P5B-D主板以及威刚送测的DDR2 800内存。再次代表工作室对上述公司表示感谢。测试中,为保证公正性和可参考性,我们并未改动一切参数,当然也没有进行任何超频行为。

测试平台
CPU

Intel Core 2 Duo E6600es@266*9(2.4G,4M)

主板

华硕P5B Deluxe(Intel P965+ICH8)

显卡 XFX GeForce 8800GTX 768M GDDR3(575/1800MHz)
内存 威刚红色威龙DDR II 800 1GB*2(5-5-5-18)
硬盘 西部数据 WD2000JS
光储 先锋 DVR-111EXL
电源 TT 250W+FSP 300W+TT KK450
测试对象

XFX GeForce 8800GTX 768M GDDR3(575/1800MHz)

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 WindowsXP Pro SP2
驱动版本 Nvidia ForceWare 96.89,Intel INF 8.1.1
测试软件

3DMark 2003
3DMark 2005
3DMark 2006

我们的软硬件测试平台

首先,我们将放出3DMark的三款显卡测试软件得分。而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放出8800GTX的游戏测试项目。

讯景XFX 8800GTX/GTS,3Dmark软件测试得分

[讯景XFX 8800GTX/GTS,3Dmark软件测试得分]

作为最常规以及最直观的测试方式,3DMark依然是最主要的测试软件。特别在3DMark '06中,为了体现Direct X9.0c所支持的SM 3.0、HDR等技术,专门设置了该单项得分。而主流高端3D游戏也对此纷纷支持,以体现更逼真的显示效果。曾经,只有ATI的X1000系列显卡可以做到HDR+AA的处理模式,而最高端的X1950XTX显卡在打开HDR的情况下,同时打开全屏抗锯齿等功能后,保证游戏高速运行下并提供高质游戏画面。而现在,8800GTX将作的更好。

3DMark '03仅仅是一个过场,在ATI X1000以及Nvidia G71系列显卡时代,这款软件的得分已经不再具备更多参考价值。OK,跑个分数来看看8800GTX到底有多少夸张。03默认成绩突破3万,相当不错。

而在3DMark '05的测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被不少网友戏称为A卡跑分专用软件的'05似乎对8800GTX并不友好,这个得分竟然与我们曾经测试的X1950XTX相仿……或许Nvidia该考虑在G80的正式版驱动中加入对05的优化~~~笑

而在3DMark '06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8800GTX的强劲。这一次我们直接从1280起跳进行测试……不过对于8800GTX来说,只有1600*1200以上的分辨率才是其真正发挥的场所吧。我们发现,在06的测试中,8800GTX已经能完全执行AA+HDR模式,而且其得分也较为令人满意。

06的在1280默认模式下没有破万,如果我们换成Q6700等处理器,相信将有更多的提升。同时,Nvidia的驱动似乎也不如以前那么“完美”,至少在这款8800GTX的测试中,发生了不少次花屏和死机的问题,希望这只是每个新生儿所必需经历的初期阵痛。同时,我们发现,以往Nvidia高端显卡在高分辨率或打开AA等项目中,得分大幅降低的现象几乎一去不复返,这似乎也意味着8800GTX的成熟以及大有潜力的预兆。或许对于G80来说,支持DirectX 10以及统一着色架构的核心,使得他并不适合这三款基于DirectX 9的显卡测试软件。或许我们更应该等待微软Vista正式版+3DMark '07,到那个时候,ATI的R600也应该登场。而在那个时候,我们将在真正能体现下一代显卡的战场上完全了解她们的性能。

希望获得更多G80信息?Click Here
颠覆显卡传统 G80整体及核心架构详解
统一架构显卡闹革命 8800GTX软件测试
最强渲染舍我其谁 G80游戏测试及体验
Mark06轻松1万3 8800GTX样板超频测试

 

更多精彩的最新配件资讯,请点击进入PChome

大家如果对本栏目有任何建议、意见或任何IT配件资讯的投稿,欢迎发邮件到cityrat@staff.pchome.net,我们会尽快给予回复。最后,硬件频道全体同仁感谢大家对PChome一贯的关注和支持!

讯景XFX 8800GTX/GTS,附录:3Dmark得分明细列表

[讯景XFX 8800GTX/GTS,附录:3Dmark得分明细列表]

3DMark '03
 
Overall
Wings of Fury
Battle of Proxycon
Troll's Lair
Mother Nature
1024*768  NoAA
31824
673.8
263.7
204.6
194.1
1024*768  4xAA
19878
573.6
117.9
101.8
168.8
1280*1024 NoAA
25266
596.1
191.3
153.5
170.8
1280*1024 4xAA
17534
474.7
112.1
92.1
144.3
1600*1200 NoAA
20743
535.9
145.5
119.5
150.5
1600*1200 4xAA
12404
381.4
60.6
55.4
123.3
1920*1200 NoAA
18654
453.4
129.8
107.9
141
1920*1200 4xAA
12209
326.3
71.5
60.6
111.9

3DMark '03各子项目的分明细列表

3DMark '05
 
Overall
Return To Proxycon
Firefly Forest
Canyon Flight
1024*768  NoAA
14633
52.3
40.8
94.8
1024*768  4xAA
13799
50.9
39.8
83
1280*1024 NoAA
13990
51.6
40.1
84.8
1280*1024 4xAA
13046
50.7
38.4
72.9
1600*1200 NoAA
13455
51.4
40.1
84.8
1600*1200 4xAA
12014
49.4
35.1
63.9
1920*1200 NoAA
13018
50.4
39.1
71.6
1920*1200 4xAA
11292
48.3
32.3
59

3DMark '05各子项目的分明细列表

3DMark '06
 
Overall
SM 2.0
HDR/SM 3.0
CPU
1024*768  NoAA
n/a
n/a
n/a
n/a
1024*768  4xAA
n/a
n/a
n/a
n/a
1280*1024 NoAA
9920
4684
4811
2056
1280*1024 4xAA
8097
3785
3431
2050
1600*1200 NoAA
8995
4210
4083
2057
1600*1200 4xAA
7025
3222
2797
2042
1920*1200 NoAA
8458
3946
3707
2042
1920*1200 4xAA
6412
2895
2457
2044

3DMark '06各子项目的分明细列表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