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突破 2011上半年内存硬盘业回顾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1-06-16 05:2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若要以一个词来描述今年上半年DRAM行业状态,只能说“简直糟透了”;若要以一句话来概括今年上半年NAND行业趋势,只能说“遇见点小挫折但情况仍不错”;而若要以一个感叹词来形容了今年上半年硬盘行业动态,只能说“史无前例啊史无前例”。

未普及先已混乱 25nm主导SSD市场

笔者曾在去年认为2010年是固态硬盘的普及元年,从现在来看也确实如此:Windows7系统的全面应用、34nm制程的全面普及、固态硬盘主控技术的不断成熟显然催促了这一过程。当然固态硬盘要想全面爆发仍需时日,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当固态硬盘的成本下降到1美元1GB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导火索。

然而就算那个时候到来,消费者看到的会是什么呢?各大品牌与产品杂乱不堪?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产品芯片方面猫腻严重?这一切都只能归咎于固态硬盘作为闪存产品其结构实在太过简单,相比传统硬盘那种精密机械结构大有不同。因此只要你想做,都可以迈入这个市场,而且你想做成什么样的产品都任你尽情发挥,只要把握好成本和利润什么事都可以干出来。这也许也是今后固态硬盘市场变幻莫测的一大体现吧。

刚刚谈到在固态硬盘领域已经叱咤风云的OCZ,他们显然是25nm固态硬盘的推动者。固态硬盘产品因为同质化严重,因此必须以微小的性能差异和更先进的规格在竞争中占得优势,但又会产生不可知的情况出现。所以OCZ在抢先步入25nm节点时遇到容量缩水等问题,SandForce也在最新的SF-2000系列主控中遭遇严重的Bug,不得不紧急召回。

正所谓这种差异性的体现,OCZ也在不遗余力地追求自己的价值,收购Indilinx以掌控固态硬盘核心技术。所以,2010年作为普及元年,也可以说是洗牌的开始。以SandForce SF-2000和Marvell 88SS9174为首的SATA 6.0Gbps芯片仍在高端市场引领固态硬盘的发展,Intel凭借自己的技术和可靠性在消费级市场和企业级市场均有大成,JMicron则继续在中低端市场中游走,Samsung和Toshiba则稍显小众。至于其他的主控方案提供商由于性能不足只能淡出主流市场。

英特尔和镁光依然是率先导入25nm制程的厂商,并在不久之前正式宣布推出20nm制程NAND芯片。因此在这一轮的战斗上已经领先了东芝一步。虽然25nm MLC闪存的擦写次数进一步缩减至3000次,但从厂商角度来看似乎消费级用户仍不必太过担心。英特尔宣称311固态硬盘以每天写入20GB的频度可以使用5年时间。可惜的是目前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还仍未向25nm过渡。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