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6日起,传统纸质机票的命运进入倒计时。中国航协正式停止向机票代理人发放纸票,剩余的纸质机票仍可继续销售。到今年年底,民航将普及电子客票。
民航急于推行电子客票是为了压缩成本,据称可为航空公司节省近16亿元成本。
电子客票给乘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麻烦,涉及到支付安全、签转困难等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客票形式,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普及的电子客票要于年底在国内顺利一统江山,需要民航部门完善运行环境,让涉及环节共享利益。强行按照既定时间表推行,恐难避免行业霸权的指责,也未必能够如愿以偿。
电子客票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将传统客票电子化、虚拟化,将票面信息存储到订座系统中,实现无纸化、电子化的订票、结账和办理乘机手续等全过程。对乘客来说,电子客票快捷、方便,时空限制较小,也避免了遗失机票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航空公司来说,可以节省包括本票及印制费用以及数据录入、财务转账等大量的人力和财务成本,且资金回收速度大大加快。传统纸质机票的各类成本约为20元,而电子客票行程的成本仅为1元。以每年8000万张机票计算,电子客票将为航空公司节省近16亿元成本。去年航油价格上涨使多家航空公司出现亏损,依靠征收燃油附加费并不能使航空公司实现“脱贫”,电子客票是节约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利用信息技术培育出来的电子客票要顺利推行,需要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使用习惯,而后者的形成又取决于前者。目前看来,电子客票的运行环境并不尽如人意。电子客票本应贯穿从购票到离港的全过程,但整个运行环节并未完全打通,比如,有些机场的电子客票自助值机系统尚不充足,行李托运仍需经过人工柜台的办理,机场信息系统的滞后不能及时办理乘客的安检和离港手续等,都使电子客票的便利性“名实不符”。
使电子客票的作用“大打折扣”的因素还有很多。目前,不同航空公司间电子客票无法实现签转,在航班不正常时会给旅客造成极大不便。由于各航空公司的网站只登载自己的机票信息,如想充分了解各航空公司的价格优惠,就势必会提高寻找成本。在网络支付上,乘客又面临麻烦。如果航空公司指定了支付银行,乘客就要多备几家银行卡;网络安全问题随之而来;银行开始逐步对网银收费,又将使乘客多了额外成本。当这些种种不方便给乘客带来的麻烦大于电子客票带来的方便时,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能不坐飞机就不坐。
作为新生事物的电子客票也正被一些人“钻空子”。比如,买4折机票却让代理点开了全价票拿去报销;不良代理人向旅客开具假行程单,但实际上又不给旅客真正订机票,消费者误以为已经订好票而付钱,却无法上机造成“票财两空”。
面对种种问题,民航部门却只给了电子客票80天的适应期和改善期。减亏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操之过急,收效可能南辕北辙。民航客运旺季的春节就在三个月后,届时如果问题集中爆发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秩序混乱,改在淡季施行相信对乘客和航空公司都有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