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后手机游戏成“拇指”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6-11-21 11: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从2004年起,各大SP企业就已经看好手机游戏市场,关于手机游戏的并购消息也不绝于耳。在SP痛苦的转型之中,在多方的关注之下,手机游戏真的能够背负SP转型的重任,成为继手机短信之后的下一个“拇指经济”增长点吗?

1  在11月上旬召开的第五届电信增值业务国际论坛暨手机游戏产业高峰论坛上,电信增值业务委员会第一次把一个专门的业务作为议题纳入大会日程中,这就是——手机游戏。

  事实上,从2004年起,各大SP企业就已经看好手机游戏市场,关于手机游戏的并购消息也不绝于耳。

  在SP痛苦的转型之中,在多方的关注之下,手机游戏真的能够背负SP转型的重任,成为继手机短信之后的下一个“拇指经济”增长点吗?

  兴起是必然结果

  手机游戏成为最受关注的电信增值业务,得以在电信增值业务最高规格的会议上备受重视,是由其自身以及外部的双重因素决定的。一方面,随着移动运营商整顿力度的加大,SP生存空间变小,许多SP企业都在寻求突破良方,而手机游戏便成了被普遍看好的一剂良药。另一方面,手机游戏自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及其特有的移动性也决定了手机游戏的发展成为必然。

  北京中研博峰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进认为,手机游戏特别是手机网络游戏的兴起,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传统电信增值业务发展放缓的过程中,用户在传统电信增值业务上的被动消费缓慢增长甚至零增长、负增长的情况下,用户传统消费方式必然会被新的消费方式所取代。运营商和SP自然会设计新的更优惠的套餐鼓励客户使用具有发展潜力的电信增值业务,而被运营商和SP所看好的手机游戏业务势必受到重视,在运营商和SP的大力推广下,用户在手机游戏上的被动消费潜力也会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一些市场数据似乎也在证明上述的说法。据iResearch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30.9亿元,签订用户将达到3169万人。据易观国际预估,2005年,我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为14.41亿元,2008年将上升到58.62亿元。虽然iResearch与易观国际预估的数字有出入,但他们都一致看好手机游戏市场的发展潜力。

  而种种迹象也表明,广大的SP早已经磨刀霍霍杀向了“手机游戏”:2004年,盛大以数千万元收购手机游戏开发商数位红。2005年6月,空中网全资收购手机游戏开发公司天津猛犸;同年12月,华友世纪以410万美元全资收购手机游戏发行商岩浆数码。2006年初,掌上灵通180万美元收购北京奥嘉无限公司51%的股权;英国手机铃声及游戏开发商Monstermob以3000万~3500万美元全资收购杭州联梦;甚至包括网易、新浪、腾讯等传统互联网门户也已瞄上并准备伺机抢入手机游戏市场;不久前,手机巨头摩托罗拉与PC网络游戏巨头盛大强强联手,大举进军手机网游市场。

  除了运营商和SP的大力推广外,手机游戏自身的娱乐性以及手机本身特定的移动性也是手机游戏发展的驱动力。王进认为,手机游戏本身就对用户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手机的移动性也使手机游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物理限制,“娱乐性+移动性”是手机游戏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王进表示,手机游戏由于在终端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未来的游戏市场将分得很大一块蛋糕。但由于各种游戏自身的特点,也决定各种游戏形态各有特色,相互之间不存在替代的性质,因此在未来的游戏市场中,各种游戏形式还是会在自己的领域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毫无疑问,手机游戏的发展潜力是最大的。

  手机游戏优势独具

  电脑网络游戏自2001年进入中国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已在中国形成了完整的、成熟的的产业链,它的快速成长产生的极大运营效应,甚至有人说是电脑网络挽救了中国互联网。在手机游戏蠢蠢欲动、蓄势待发之时,手机游戏会对电脑网络带来怎样的冲击呢?谁会成为游戏市场的终极霸主呢?

  魔龙国际手机网游运营部总监陈洲鹏认为,手机游戏在用户量和移动性上与电脑网络游戏相比,具有绝对优势。

  王进也认为,与电脑网络游戏相比,手机游戏自其产生之日就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手机游戏是大规模群体的小消费产生的,网络游戏是小规模群体的大消费产生的。由于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手机游戏在硬件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基础,手机游戏是先做客户,后做产品,有了广泛的手机客户基础,只要有了好的手机游戏产品,在移动通信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下,迅速发展是迟早的事。

  在用户量上,陈洲鹏表示,电脑网络游戏依赖于电脑终端,与手机游戏依托的手机终端相比,手机普及率远远大于电脑,而手机的成本与电脑相比要低得多。而且手机游戏由于是要面向大众,面向所有手机用户的,与电脑网络游戏、PSP等发烧级的游戏相比,手机游戏的目标用户群要大的多,手机游戏能做到老幼皆宜,男女通吃。

  在移动性上,手机游戏的便捷是电脑网络游戏所无法比及的。如果说电脑网络游戏是占据了玩家集中的无聊时间,那么手机游戏就是占据了玩家大量的、零散的无聊时间,而在玩家大量、零散的无聊时间里,电脑网络游戏是无法发挥其所长的,“GAME ANYWHERE”是手机游戏的专利,是任何形态的游戏都望尘莫及的。

  此外,与网络游戏相比,手机游戏在政策环境上也处于优势。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网络处副处长刘强认为,电脑网络游戏的崛起,对社会的积极效果和对人们认识思想中的转变,对于政府行为、管理思路的改变,对社会发展和人认识的改变起到了先锋作用。在电脑网络游戏之后,手机游戏的发展环境,实际上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对于手机游戏而言,电脑网络游戏为手机游戏发展奠定了更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产业环境。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