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深水区: 电子政务转入攻坚战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6-11-24 01:00:00转载

       一旦触及业务流程再造与管理变革层面,就意味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步入深水区,就意味着电子政务要打攻坚战。 

       在广西玉林市新近流传这样一件事:某新建公路水泥铺设的厚度没达到设计厚度,政府的投资却一个子儿也没少花,负责该路段建设的官员最终落马并被予以严肃查处。而这个蛀虫却怎么也没想到,最终是来自互联网上的一封电子邮件断了他的发财梦。

       玉林市政府有明确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网上群众来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答复和处理,对于群众投诉和举报线索要认真核实和追查。通过网络接受群众监督已经成为该市推行廉正建设的重要依托之一。玉林市地处西南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由于市政府一把手的高度重视,玉林市近年来大力推行政府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办事作风和办事效率的转变。

       尽管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电子政务建设的投资力度有差异,但不同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目标,应该完全一致,那就是更好地推行这样一个深得民心的强大施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世界各发达国家在此方面不遗余力地推进电子政务,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究其根本原因,不仅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替代手工作业模式,大幅度提升政府办公效率,更因其可以反过来促进政府施政理念的更新和服务模式的变革,成为政府组织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助推剂。

       类似这些变革,在制造企业、零售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早已屡见不鲜。而一旦进入这一类变革的特定时期,必然体现为对传统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而一旦触及业务流程再造与管理变革层面,就意味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步入深水区,意味着电子政务要打攻坚战。触及并力图攻克深水区难题,将是国内电子政务下一阶段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特征。所谓信息化的深水区问题,我曾在《绕不过去的深水区》一文(本报2006年1月9日第B1版)中做过解读:就是多年来遗留下来的社会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是尚未求解的疑难问题。深水区问题通常是体制、机制和法规、政策、标准等软环境范畴,一般都不是纯IT技术问题。

       事实上,整合政府流程,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重心。近年来,新加坡因其电子政务成效而著称。在其于今年上半年发布的2015年国家信息化蓝图中,更是将未来5年推行电子政务的重点,确定为政府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cess Reengineering, GPR)。即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整合政府部门,提升客户(纳税人)的满意度。为此,新加坡政府已经对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政府职能和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公诸于众。

       国务院信息办杨学山副主任最近认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要与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相结合,要服务于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电子政务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来加以推进。只有与政府的管理改革、创新相结合,电子政务才有生命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