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微软:你更钟情于哪种用户界面

互联网 | 编辑: 潘翔城 2011-09-13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苹果和微软的UI差别(4)

简单或繁杂?

微软和苹果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大众传播出版量。在过去的五年里,微软工程师及管理人员就Windows和Office的用户界面设计和构建过程撰写了相当于好几本书的文章。

最近的就是Steven Sinofsky和这个团队在Windows 8博客中的长篇大论。Office 2007最早的Ribbon发起人Jensen Harris当时也写了长达八个部分的系列文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UI?”

我可以肯定苹果的设计师们和他们的竞争对手一样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他们并不大肆宣扬那些工作。恰恰相反,他们在宣传网页和印刷品中使用了很多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和“难以置信地简单”这样的词语。

我要说的是,那些形容词都是针对特定的产品和活动,而非用户界面整体而言。苹果在iPhone ‘11的收益上下了大工夫,比如说制作卡片、日历和书籍——每项至少29.99美元。

这些收费产品确实非常容易使用,而就这一点来说,微软没有可与之竞争的产品。

而对那些免费服务而言,微软和苹果基本上打了个平手。举个例子,从Windows Live Photo Gallery分享照片到Facebook中需要点击一下创建项,填写下列对话框:

如果你使用iPhoto的话,这个过程要简单得多——也许过于简单了,因为又一次我只是误点了一下,我的200张本地照片就上传到了一个错误的Facebook相册中。

我不同意有些人说Windows Live Photo Gallery的用户界面凌乱。我觉得我们可以将其称作“完全”——事实上,将许多命令整合到一个题项下而不致显得拥挤正是Ribbon设计的初衷。

下面两张缩略图可以让你更直观地看看整个程序的界面。

总的来说,我觉得两款程序对于非技术用户而言,在照片管理和编辑上都非常出色。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也能给用户带来一些不同的东西。

如果你看过2008年在Windows 7发布之前Windows Live Photo Gallery版本的话,你会发现它在用户界面上有非常大的变化。那个版本使用了古老的菜单和工具栏的混合样式。2009年和Windows 7 一起发布的Windows Live版本看起来好很多但是还是没有现在这个那么紧凑。

我也比较了Windows Live Photo Gallery 2011中的Ribbon和Building Windows 8博客中Windows Explorer的Ribbon截图。两个设计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从这里应该能看到Windows的发展方向了。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 上一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